一种用于真空高温设备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75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高温设备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该进气分布器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气流入口通道和进气流通通道,以及位于进气流通通道两侧的对称分布的双列叶片气流通道。气流入口通道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法兰Ⅰ和圆管;进气气流通道为左右对称的前端截面面积大、后端截面面积小的梯形通道,进气气流通道包括位于上方的上封板、位于下方的下封板、以及位于后端面的密封板,进气气流通道的前端与气流入口通道连通;双列叶片气流通道包括左右对称等间距的从前至后并列固定在上封板与下封板之间的双列叶片。该进气分布器结构简单、入口阻力小、气体分布效果好、气体通径大、抗气体冲击力、组装和安装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真空高温设备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洞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真空高温设备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
技术介绍
在真空高温设备试验过程中,进入冷凝器的气体具有较高的温度,同时受压力的影响,气体的流动速度也较高,通常在50m/s~70m/s,如不采取措施,高温高速气流将直接冲进进气口的对面侧壁,并沿侧壁向出口方向流动,导致冷凝器的工作效率严重下降,换热效果大大降低。有必要设计一种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使得进入冷凝器的气体均匀的布满整个冷凝器内腔,从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当前,亟需发展一种用于真空高温设备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真空高温设备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真空高温设备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其特点是:所述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气流入口通道和进气气流通道,以及位于进气气流通道两侧的对称分布的双列叶片气流通道;气流入口通道、进气气流通道和双列叶片气流通道同轴;所述的气流入口通道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法兰Ⅰ和圆管,法兰Ⅰ固定在进气管路上,圆管密封固定在位于进气气流通道前端的设备壳体圆形开孔上;所述的进气气流通道为左右对称的前端截面面积大、后端截面面积小的梯形通道,进气气流通道包括位于上方的上封板、位于下方的下封板、以及位于后端面的密封板,进气气流通道的前端与气流入口通道连通;所述的双列叶片气流通道包括左右对称等间距从前至后并列固定在上封板与下封板之间的双列叶片;所述的双列叶片的每个叶片分为三段,以轴为内侧,从内自外,包括顺序连接的直段Ⅰ、原弧段和直段Ⅱ;每个叶片高度为L,相邻叶片之间的距离为D,L:D=(1.1~1.3):1。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封板和下封板上焊接有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列叶片通过法兰Ⅱ固定在上封板与下封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列叶片通过螺栓螺帽固定在上封板与下封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列叶片的每列叶片数量为4片~10片。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列叶片的每个叶片的导流弯曲角度相同,叶片的导流弯曲角度范围为65°~75°。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列叶片的直段Ⅰ和直段Ⅱ的长度相同,原弧段的半径范围为100mm~480mm。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真空高温设备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进气管路的介质气体从气流入口通道流入进气气流通道,再经双列叶片气流通道分流后进入到真空高温设备中。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真空高温设备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可根据所使用设备的口径,每列叶片数量为4片~10片,具有普适性。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真空高温设备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中的双列叶片之间距离相等,且沿中心轴对称分布,能够保证进气气流分布的对称性和均匀性。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真空高温设备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中的双列叶片的高度大于气流入口通道的直径,可保证气流有效的流通面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真空高温设备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中的双列叶片采用螺栓或者法兰固定,具有组装和安装便捷的特性。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真空高温设备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结构简单、入口阻力小、气体分布效果好、气体通径大、抗气体冲击力、组装和安装简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真空高温设备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真空高温设备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真空高温设备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的剖视图。图中,1.气流入口通道2.进气气流通道3.双列叶片气流通道;101.法兰Ⅰ102.圆管;201.上封板202.下封板203.密封板;301.双列叶片302.法兰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双列叶片301每列的数量为5个,半径为350mm,直段Ⅰ和直段Ⅱ的长度为250mm,叶片的导流弯曲角度为70°。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真空高温设备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气流入口通道1和进气气流通道2,以及位于进气气流通道2两侧的对称分布的双列叶片气流通道3;气流入口通道1、进气气流通道2和双列叶片气流通道3同轴;所述的气流入口通道1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法兰Ⅰ101和圆管102,法兰Ⅰ101固定在进气管路上,圆管102密封固定在位于进气气流通道2前端的设备壳体圆形开孔上;所述的进气气流通道2为左右对称的前端截面面积大、后端截面面积小的梯形通道,进气气流通道2包括位于上方的上封板201、位于下方的下封板202、以及位于后端面的密封板203,进气气流通道2的前端与气流入口通道1连通;所述的双列叶片气流通道3包括左右对称等间距从前至后并列固定在上封板201与下封板202之间的双列叶片301;所述的双列叶片301的每个叶片分为三段,以轴为内侧,从内自外,包括顺序连接的直段Ⅰ、原弧段和直段Ⅱ;每个叶片高度为L,相邻叶片之间的距离为D,L:D=(1.1~1.3):1。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封板201和下封板202上焊接有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列叶片301通过法兰Ⅱ302固定在上封板201与下封板202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列叶片301通过螺栓螺帽固定在上封板201与下封板202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列叶片301的每列叶片数量为4片~10片。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列叶片301的每个叶片的导流弯曲角度相同,叶片的导流弯曲角度范围为65°~75°。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列叶片301的直段Ⅰ和直段Ⅱ的长度相同,原弧段的半径范围为100mm~480mm。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专利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改进和润饰,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真空高温设备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气流入口通道(1)和进气气流通道(2),以及位于进气气流通道(2)两侧的对称分布的双列叶片气流通道(3);气流入口通道(1)、进气气流通道(2)和双列叶片气流通道(3)同轴;/n所述的气流入口通道(1)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法兰Ⅰ(101)和圆管(102),法兰Ⅰ(101)固定在进气管路上,圆管(102)密封固定在位于进气气流通道(2)前端的设备壳体圆形开孔上;/n所述的进气气流通道(2)为左右对称的前端截面面积大、后端截面面积小的梯形通道,进气气流通道(2)包括位于上方的上封板(201)、位于下方的下封板(202)、以及位于后端面的密封板(203),进气气流通道(2)的前端与气流入口通道(1)连通;/n所述的双列叶片气流通道(3)包括左右对称等间距从前至后并列固定在上封板(201)与下封板(202)之间的双列叶片(301);/n所述的双列叶片(301)的每个叶片分为三段,以轴为内侧,从内自外,包括顺序连接的直段Ⅰ、原弧段和直段Ⅱ;每个叶片高度为L,相邻叶片之间的距离为D,L:D=(1.1~1.3):1;/n所述的双列叶片(301)的每个叶片的导流弯曲角度相同,叶片的导流弯曲角度范围为65°~7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真空高温设备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列叶片进气分布器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气流入口通道(1)和进气气流通道(2),以及位于进气气流通道(2)两侧的对称分布的双列叶片气流通道(3);气流入口通道(1)、进气气流通道(2)和双列叶片气流通道(3)同轴;
所述的气流入口通道(1)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法兰Ⅰ(101)和圆管(102),法兰Ⅰ(101)固定在进气管路上,圆管(102)密封固定在位于进气气流通道(2)前端的设备壳体圆形开孔上;
所述的进气气流通道(2)为左右对称的前端截面面积大、后端截面面积小的梯形通道,进气气流通道(2)包括位于上方的上封板(201)、位于下方的下封板(202)、以及位于后端面的密封板(203),进气气流通道(2)的前端与气流入口通道(1)连通;
所述的双列叶片气流通道(3)包括左右对称等间距从前至后并列固定在上封板(201)与下封板(202)之间的双列叶片(301);
所述的双列叶片(301)的每个叶片分为三段,以轴为内侧,从内自外,包括顺序连接的直段Ⅰ、原弧段和直段Ⅱ;每个叶片高度为L,相邻叶片之间的距离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大伟吴斌陈德江唐志共许开平李伟吕德润李泽龙曾令国周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