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72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成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反应釜,包括釜体,进料口,导料管,旋转电机,搅拌机构,多层搅拌翅,且釜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一端通过螺栓密封连接的方式设置有导料管;所述釜体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的下方连接有搅拌机构,该搅拌机构的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多层搅拌翅;所述导料管包括螺旋下料管,出料孔,且螺旋下料管的面上设置有出料孔;所述多层搅拌翅包括连接轴,搅拌叶,且连接轴的底端面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搅拌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料管,多层搅拌翅,多层搅拌翅和波浪杆的设置,便于进行下料工作,且下料分散不容易结块,搅拌效果好,底部不容易沉淀,反应效率高,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反应釜
本技术为反应釜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成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三元前驱体材料则是镍钴锰氢氧化物NixCoyMn(1-x-y)(OH)2,三元复合正极材料前驱体产品,是以镍盐、钴盐、锰盐为原料,里面镍钴锰的比例(x:y:z)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三元材料前驱体在合成时需要反应釜进行合成,但是现有的电采暖炉依然存在着合成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反应釜依然存在着不便于进行下料工作,且下料不分散容易结块,搅拌效果差,底部容易沉淀影响反应效率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合成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反应釜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合成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反应釜,以解决现有的合成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反应釜依然存在着不便于进行下料工作,且下料不分散容易结块,搅拌效果差,底部容易沉淀影响反应效率的问题。一种合成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反应釜,包括釜体,进料口,导料管,旋转电机,搅拌机构,多层搅拌翅,且釜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一端通过螺栓密封连接的方式设置有导料管;所述釜体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的下方连接有搅拌机构,该搅拌机构的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多层搅拌翅;所述导料管包括螺旋下料管,出料孔,且螺旋下料管的面上设置有出料孔;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升降搅拌杆,C字搅拌板,波浪杆,且升降搅拌杆的中部外围面上设置有C字搅拌板,该C字搅拌板的内侧中部安装有波浪杆;所述多层搅拌翅包括连接轴,搅拌叶,且连接轴的底端面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搅拌叶。所述导料管采用不锈钢且聚四氟乙烯支撑的螺旋管,且螺旋下料管的内外围面上均设置有一层聚四氟乙烯层,该螺旋下料管的外围面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出料孔,且出料孔的孔内均设置有一层聚四氟乙烯层。所述搅拌机构采用不锈钢制成的中字形结构,且升降搅拌杆采用型号为TG的电推杆,该升降搅拌杆通过旋转电机连接后带动进行转动。所述多层搅拌翅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工字结构,且搅拌叶设置有两层,该搅拌叶的两层长短不同,且搅拌叶为圆柱弧形结构。所述波浪杆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波浪圆柱结构,且波浪杆的外围均为弧形波浪结构,该波浪杆设置有多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导料管的设置,有利于便于向反应釜内部进行上料工作,且上料方便,能够使原料均匀流进反应釜的内部,有利于快速将料进行快速进行分散,使物料液分散均匀。2.本技术搅拌机构的设置,有利于便于将物料液进行搅拌均匀,加快物料和液体的混合,加快了物料和液体的反应效率,提高生产效率。3.本技术多层搅拌翅的设置,有利于将沉淀在底部的物料和液体进行搅拌,防止沉淀影响反应效果,有利于加快反应效率,搅拌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螺旋下料管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搅拌机构和多层搅拌翅结构示意图。图中:1-釜体,2-进料口,3-导料管,31-螺旋下料管,32-出料孔,4-旋转电机,5-搅拌机构,51-升降搅拌杆,52-C字搅拌板,53-波浪杆,6-多层搅拌翅,61-连接轴,62-搅拌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合成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进料口2,导料管3,旋转电机4,搅拌机构5,多层搅拌翅6;所述导料管3包括螺旋下料管31,出料孔32;所述搅拌机构5包括升降搅拌杆51,C字搅拌板52,波浪杆53;所述多层搅拌翅6包括连接轴61,搅拌叶62,在使用时,将反应釜通电启动,将三元材料前驱体合成的材料通过进料口2灌入,三元材料前驱体合成的材料进入导料管3的内部,在导料管3的内部进行旋转,旋转时通过移动的力通过出料孔32分散出来,启动型号为5IK120RGN-CF的旋转电机4,使旋转电机4带动搅拌机构5转动,在转动时带动多层搅拌翅6转动,启动型号为TG的升降搅拌杆51,升降搅拌杆51进行上升和下降工作,下降时,搅拌叶62将釜体1内部的三元材料前驱体合成的材料进行搅拌防止沉淀,且C字搅拌板52对分散出来的三元材料前驱体合成的材料进行搅拌,波浪杆53将三元材料前驱体合成的材料进行打散,通过搅拌,使釜体1内部的三元材料前驱体合成的材料能够搅拌均匀,导料管,多层搅拌翅,多层搅拌翅和波浪杆的设置,便于进行下料工作,且下料分散不容易结块,搅拌效果好,底部不容易沉淀,反应效率高,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利用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成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进料口(2),导料管(3),旋转电机(4),搅拌机构(5),多层搅拌翅(6),且釜体(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进料口(2),且进料口(2)的一端通过螺栓密封连接的方式设置有导料管(3);所述釜体(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旋转电机(4),且旋转电机(4)的下方连接有搅拌机构(5),该搅拌机构(5)的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多层搅拌翅(6);所述导料管(3)包括螺旋下料管(31),出料孔(32),且螺旋下料管(31)的面上设置有出料孔(32);所述搅拌机构(5)包括升降搅拌杆(51),C字搅拌板(52),波浪杆(53),且升降搅拌杆(51)的中部外围面上设置有C字搅拌板(52),该C字搅拌板(52)的内侧中部安装有波浪杆(53);所述多层搅拌翅(6)包括连接轴(61),搅拌叶(62),且连接轴(61)的底端面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搅拌叶(6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进料口(2),导料管(3),旋转电机(4),搅拌机构(5),多层搅拌翅(6),且釜体(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进料口(2),且进料口(2)的一端通过螺栓密封连接的方式设置有导料管(3);所述釜体(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旋转电机(4),且旋转电机(4)的下方连接有搅拌机构(5),该搅拌机构(5)的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多层搅拌翅(6);所述导料管(3)包括螺旋下料管(31),出料孔(32),且螺旋下料管(31)的面上设置有出料孔(32);所述搅拌机构(5)包括升降搅拌杆(51),C字搅拌板(52),波浪杆(53),且升降搅拌杆(51)的中部外围面上设置有C字搅拌板(52),该C字搅拌板(52)的内侧中部安装有波浪杆(53);所述多层搅拌翅(6)包括连接轴(61),搅拌叶(62),且连接轴(61)的底端面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搅拌叶(6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志强林亚庆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比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