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球机排料回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552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磨球机,具体是一种磨球机排料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布置在工作平台边沿上竖立的积料板,四个所述积料板与工作平台之间形成积料槽,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磨盘,所述磨盘顶层的上表面布置带有进液泵的进液管口,其技术要点是:所述积料板顶部搭接有挡板,所述积料板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外接出料管,所述出料管正下方布置有一级过滤槽,所述一级过滤槽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一级下料口和一级出液口,所述一级出液口通过出液软管与二级过滤槽连通,所述二级过滤槽底部开设有二级下料口,所述二级过滤槽顶部布置有抽液泵。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对排料进行固液分离,实现了对含碎屑固体的收集和液体的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球机排料回收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磨球机,具体是一种磨球机排料回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磨球机在磨削时需要添加水和磨削剂辅助作业,磨削过程中毛坯会产生碎屑,经过磨盘的高速旋转,水、磨削剂和碎屑等混合在一起构成排料。其中碎屑与毛坯材质相同,具有极大的回收再利用价值,现有的对排料回收处理装置存在一些问题:1.排料经由高速旋转的磨盘飞溅而出,容易飞落至工作平台之外,处理起来十分麻烦。2.有些磨球机会在出料处设置排料装置对排料进行集中回收,但是无法进行后续处理使其固液分离等;也有些出料装置内布置了筛网来进行简单的分离,排料中的颗粒经过筛网孔隙时容易卡住造成堵塞堆积,影响正常排料效率,处理效果不好,清理起来也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磨球机排料回收处理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对排料进行固液分离,实现了对含碎屑固体的收集和液体的再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磨球机排料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布置在工作平台边沿上竖立的积料板,四个所述积料板与工作平台之间形成积料槽,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磨盘,所述磨盘顶层的上表面布置带有进液泵的进液管口,其技术要点是:所述积料板顶部搭接有挡板,所述积料板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外接出料管,所述出料管正下方布置有一级过滤槽,所述一级过滤槽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一级下料口和一级出液口,所述一级出液口通过出液软管与二级过滤槽连通,所述二级过滤槽底部开设有二级下料口,所述二级过滤槽顶部布置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通过抽液软管与进液管口连接,所述一级下料口和二级下料口均分别外接有一级下料管和二级下料管,所述一级下料管和二级下料管的正下方布置有收集槽。上述的一种磨球机排料回收处理装置,所述出液软管、一级下料管和二级下料管在流动方向的始端均布置有阀门。上述的一种磨球机排料回收处理装置,所述出液软管与二级过滤槽的连接口位于二级过滤槽的上部,在竖直方向上出液软管末端的高度不高于出液软管始端的高度。上述的一种磨球机排料回收处理装置,所述挡板的上边沿在竖直方向上置于磨盘顶层的下表面之上。上述的一种磨球机排料回收处理装置,所述一级过滤槽和二级过滤槽均通过可调节高度的支架支撑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高度的支架和对出液软管始末两端高度的限制,使排料可以顺利下落至各个工作单元,保证了整个装置作业的连贯性。2.挡板的设置有效地防止了排料飞溅出工作平台以外,排料受重力全部收集在积料槽内,便于集中收集处理,避免造成浪费。3.将排料经过二次过滤,实现了固液分离且效果好,分离后的固体全部放置在收集槽中,收集槽可以自由移动,便于对固体进行下一步处理,如倾倒后晾晒、过筛等。4.经过二次过滤分离后的液体由抽液泵抽出,再次回流至磨盘的进液管口处,不仅不需要处理后排放,又可以在后续的磨削作业中可以继续辅助作业,极大地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液管口、2.出料口、3.抽液软管、4.出料管、5.一级过滤槽、6.一级出液口、7.阀门、8.出液软管、9.二级下料口、10.抽液泵、11.二级过滤槽、12.支架、13.二级下料管、14.收集槽、15.一级下料管、16.一级下料口、17.工作平台、18.积料板、19.挡板、20.磨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该磨球机排料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7、布置在工作平台17边沿上竖立的积料板18,四个所述积料板18与工作平台17之间形成积料槽,所述工作平台17上设有磨盘20,所述磨盘20顶层的上表面布置带有进液泵的进液管口1。其中,所述积料板18顶部搭接有挡板19,所述积料板18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2,所述出料口2外接出料管4,所述出料管4正下方布置有一级过滤槽5,所述一级过滤槽5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一级下料口16和一级出液口6,所述一级出液口6通过出液软管8与二级过滤槽11连通,所述二级过滤槽11底部开设有二级下料口9,所述二级过滤槽11顶部布置有抽液泵10,所述抽液泵10通过抽液软管3与进液管口1连接,所述一级下料口16和二级下料口9均分别外接有一级下料管15和二级下料管13,所述一级下料管15和二级下料管13的正下方布置有收集槽14。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液软管8、一级下料管15和二级下料管13的始端均布置有阀门7。所述出液软管8与二级过滤槽11的连接口位于二级过滤槽11的上部,在竖直方向上出液软管8末端的高度不高于出液软管8始端的高度。所述挡板19的上边沿在竖直方向上置于磨盘20顶层的下表面之上。所述一级过滤槽5和二级过滤槽11均通过可调节高度的支架12支撑固定。工作原理:工作前,阀门7均处于关闭状态,调整好支架12的高度。在磨削过程中,经由高速旋转的磨盘20飞溅出的排料,全部集中在积料槽内,受重力作用排料通过出料口2进入一级过滤槽5内,通过静止沉淀对排料进行一级过滤,槽内液面位于槽高度的三分之二或以上时,打开一级下料管15上的阀门7,将过滤后沉淀的固体排放至收集槽14内,接着关闭一级下料管15上的阀门7,打开出液软管8上的阀门7,将上部分的固液混合物排入二级过滤槽11内,排净后关闭出液软管8上的阀门7,此时一级过滤槽5继续对后续进入的排料进行静置过滤;进入到二级过滤槽11内的固液混合物进行二次静置沉淀过滤,包含有水和磨削剂的上层液体由抽液泵10送至磨盘20的进液管口1内进行回流再利用,打开二级下料管13上的阀门7将底层沉淀后的固体也排放至收集槽14内,收集槽14收集满后可更换新的收集槽14,其内的固体可以集中进行后续处理,如晾晒、敲碎、过筛等回收固体中的碎屑进行再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球机排料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布置在工作平台边沿上竖立的积料板,四个所述积料板与工作平台之间形成积料槽,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磨盘,所述磨盘顶层的上表面布置带有进液泵的进液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料板顶部搭接有挡板,所述积料板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外接出料管,所述出料管正下方布置有一级过滤槽,所述一级过滤槽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一级下料口和一级出液口,所述一级出液口通过出液软管与二级过滤槽连通,所述二级过滤槽底部开设有二级下料口,所述二级过滤槽顶部布置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通过抽液软管与进液管口连接,所述一级下料口和二级下料口均分别外接有一级下料管和二级下料管,所述一级下料管和二级下料管的正下方布置有收集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球机排料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布置在工作平台边沿上竖立的积料板,四个所述积料板与工作平台之间形成积料槽,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磨盘,所述磨盘顶层的上表面布置带有进液泵的进液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料板顶部搭接有挡板,所述积料板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外接出料管,所述出料管正下方布置有一级过滤槽,所述一级过滤槽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一级下料口和一级出液口,所述一级出液口通过出液软管与二级过滤槽连通,所述二级过滤槽底部开设有二级下料口,所述二级过滤槽顶部布置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通过抽液软管与进液管口连接,所述一级下料口和二级下料口均分别外接有一级下料管和二级下料管,所述一级下料管和二级下料管的正下方布置有收集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哲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含能金属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