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冻机制冷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42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速冻机制冷组件,包括底板、制冷面板、设置于底板和制冷面板之间的密封空腔、冷气输入口和冷气输出口,所述冷气输入口和冷气输出口与密封空腔联通,所述密封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制冷面板及底板的内壁连接,所述加强筋将密封空腔分隔为蛇形腔体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速冻机制冷组件,通过在底板和制冷面板之间设置密封空腔,通过密封空腔进行冷气传递,极大的提高冷气与制冷面板的接触面积,提高速冻效率,同时,通过加强筋将密封腔分隔成蛇形腔体结构,确保冷气的流通效率,从而确保密封空腔内低温温度能够得到持续保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速冻机制冷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速冻
,特别涉及一种速冻机制冷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血浆速冻机通常为平板接触式速冻机,在使用过程中,将血浆袋平整放置在冷板上(血袋之间互不挤压干涉),血浆袋通过与-60℃的制冷板直接接触进行热传递,直接接触血袋降温。现有的制冷板通常是将上下冷板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热交换管从上下冷板之间布置,此种方式,热交换管之间热传导的距离较远,热交换管与上下制冷板的接触面相对较小,由于上述原因,现有的血浆速冻机要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冷冻效果,就需要加大热交换的频率,这样将需要较大功率的设备提供条件,从而导致应用设备的重量增加,同时能量消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速冻机制冷组件。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速冻机制冷组件,包括底板、制冷面板、设置于底板和制冷面板之间的密封空腔、冷气输入口和冷气输出口,所述冷气输入口和冷气输出口与密封空腔联通。在对血浆袋进行速冻时,将血浆袋放置于制冷面板上,从冷气输入口通入冷气并贯通流到密封空腔所处区域范围,并从冷气输出口输出,不断的通入冷气使密封空腔内的低温温度得以保持,最终实现血浆袋的速冻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制冷面板及底板的内壁连接,所述加强筋将密封空腔分隔为蛇形腔体结构。加强筋的设置,一方面,能提高制冷组件的强度及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筋将密封空腔分隔成蛇形腔体结构,相比较于通过整个密封空腔进行制冷,该方式能够提高冷气流通的效率,使冷气流沿蛇形腔体结构逐步从冷气输入口流出到冷气输出口;如果是完整的密封空腔,其容易出现冷气流入腔体后大量囤积在腔体内,对流通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也会影响腔体内温度的均匀性,进而影响腔体内低温温度的保持,而蛇形腔体结构,通过气流的压迫,随着冷气不断的输入将对已经进入腔体内的冷气进行驱赶式的压迫其逐步流出到冷气输出口。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为不锈钢材质。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空腔由底板和制冷面板组成。进一步的,还包括呈类“口”字型的连接框架,所述底板、制冷面板通过连接框架进行连接,所述密封空腔由底板、制冷面板和连接框架组成,为降低加工工艺难度,所述若干个加强筋相互平行地设置在连接框架上。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架与加强筋之间、相邻两个加强筋之间均设置有若干个呈中空结构的柱状部件。通过中空结构的柱状部件的设置,一方面,贡献于加强整个制冷组件的强度,当制冷面板上放置了较多待速冻血浆袋时,若仅通过加强筋的设置难以确保整个制冷组件的强度,另一方面,中空结构的柱状部件也不会对蛇形腔体结构的回路通道形成阻碍。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架与加强筋之间、相邻两个加强筋之间设置有与柱状部件相匹配的上支撑板条和下支撑板条,所述上支撑板条和下支撑板条相对设置,所述柱状部件设置于上支撑板条和下支撑板条之间。上支撑板条和下支撑板条的设置,便于提高连接框架与加强筋所处平面的平整度,进而提高与其连接的制冷面板的平整度,提高血浆袋的速冻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三个。进一步的,所述柱状部件的数量为三个。进一步的,所述速冻机制冷组件应用于血浆速冻机中。结合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速冻机制冷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底板和制冷面板之间设置密封空腔,通过密封空腔进行冷气传递,极大的提高冷气与制冷面板的接触面积,提高速冻效率,同时,通过加强筋将密封腔分隔成蛇形腔体结构,相比于完整的密封空腔结构,蛇形腔体结构能够确保并提高冷气的流通效率,从而确保密封空腔内低温温度能够得到持续保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速冻机制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柱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加强筋,2-连接框架,3-柱状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随之改变。一种速冻机制冷组件,包括底板、制冷面板、设置于底板和制冷面板之间的密封空腔、冷气输入口和冷气输出口,所述冷气输入口和冷气输出口与密封空腔联通。(底板、制冷面板、冷气输入口和冷气输出口在图中未示)所述密封空腔内设置有三个不锈钢材质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制冷面板及底板的内壁连接,所述加强筋将密封空腔分隔为蛇形腔体结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空腔由底板和制冷面板组成。如图1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呈类“口”字型的连接框架2,所述底板、制冷面板通过连接框架进行连接,所述密封空腔由底板、制冷面板和连接框架2组成,为降低加工工艺难度,所述三个加强筋1相互平行地设置在连接框架2上。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框架2与加强筋1之间、相邻两个加强筋1之间均平行地设置着三个呈中空结构的柱状部件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框架2与加强筋1之间、相邻两个加强筋1之间设置有与柱状部件3相匹配的上支撑板条和下支撑板条(图中未示),所述上支撑板条和下支撑板条相对设置,所述柱状部件设置于上支撑板条和下支撑板条之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速冻机制冷组件应用于血浆速冻机中。在对血浆袋进行速冻时,将血浆袋放置于制冷面板上,从冷气输入口通入冷气并贯通流到密封空腔的蛇形腔体结构所处区域范围,并从冷气输出口输出,通过密封空腔进行冷气传递,极大的提高冷气与制冷面板的接触面积,提高血浆袋的速冻效率,同时,通过加强筋将密封腔分隔成蛇形腔体结构,相比于完整的密封空腔结构,蛇形腔体结构能够确保并提高冷气的流通效率,从而确保密封空腔内低温温度能够得到持续保持。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对于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与本专利技术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所有实施方式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速冻机制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制冷面板、设置于底板和制冷面板之间的密封空腔、冷气输入口和冷气输出口,所述冷气输入口和冷气输出口与密封空腔联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速冻机制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制冷面板、设置于底板和制冷面板之间的密封空腔、冷气输入口和冷气输出口,所述冷气输入口和冷气输出口与密封空腔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冻机制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制冷面板及底板的内壁连接,所述加强筋将密封空腔分隔为蛇形腔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速冻机制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速冻机制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不锈钢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速冻机制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空腔由底板和制冷面板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速冻机制冷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胜标刘天睿李运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