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驱动过山车刹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542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囊驱动过山车刹车系统,利用气囊的充气使外板向轨道中心移动与车辆上所设置的刹车板产生摩擦,达到刹车的效果;当刹车需要收缩时,气囊放气,板簧的蓄能将外板拉回到初始位置,从而达到自由刹车的效果,且外板在气囊的作用下受力均匀,从而解决了外板受力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驱动过山车刹车系统
本技术涉及游艺娱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气囊驱动过山车刹车系统。
技术介绍
过山车作为一种游乐设备,深受很多人喜爱。其中刹车机构作为过山车控制速度的重要组成,分布在维修区和站台,为过山车的整个行程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也让游客在随车滑行的过程中,在加速度、离心力的作用,时而超重、时而失重,超重与失重之间来回变换,使游客体验到惊险刺激的游玩乐趣。现有的过山车刹车系统是通过气缸控制连杆的收缩来达到刹车效果。由于连杆呈“八字”分布,刹车带达到最大的极限位置时,容易发生卡死,刹车带不能很好的回到初始位置,当车体在不需要刹车的情况下经过刹车机构,速度就会有所削弱。且连杆与刹车带底侧是焊接在一起,刹车带在刹车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受力不均发生偏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气囊驱动过山车刹车系统,利用气囊的充气使外板向轨道中心移动与车辆上所设置的刹车板产生摩擦,达到刹车的效果;当刹车需要收缩时,气囊放气,板簧的蓄能将外板拉回到初始位置,从而达到自由刹车的效果,且外板在气囊的作用下受力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驱动过山车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在行驶轨道上的框架支架以及沿行驶轨道中心线对称设立在所述框架支架上的两组分别由外板、气囊和板簧所组成的刹车结构;/n所述框架支架包括分别沿行驶轨道中心线对称依次等间隔设置的两组第一边柱、中柱、第二边柱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柱、中柱、第二边柱上部的水平柱;所述第一边柱、中柱和第二边柱朝向行驶轨道中心线一侧分别设置有外板安装位,所述第一边柱、中柱、第二边柱和水平柱通过所述外板安装位滑动连接所述外板使所述外板能够向行驶轨道中心线方向平移同时限制所述外板垂直方向位移;所述中柱背向行驶轨道中心线一侧设置有板簧安装位,所述中柱通过所述板簧安装位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驱动过山车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在行驶轨道上的框架支架以及沿行驶轨道中心线对称设立在所述框架支架上的两组分别由外板、气囊和板簧所组成的刹车结构;
所述框架支架包括分别沿行驶轨道中心线对称依次等间隔设置的两组第一边柱、中柱、第二边柱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柱、中柱、第二边柱上部的水平柱;所述第一边柱、中柱和第二边柱朝向行驶轨道中心线一侧分别设置有外板安装位,所述第一边柱、中柱、第二边柱和水平柱通过所述外板安装位滑动连接所述外板使所述外板能够向行驶轨道中心线方向平移同时限制所述外板垂直方向位移;所述中柱背向行驶轨道中心线一侧设置有板簧安装位,所述中柱通过所述板簧安装位固定连接所述板簧中央位置;
所述外板为C字形结构,开口一侧背向行驶轨道中心线;所述外板对应所述中柱两侧对称位置各固定设置有一个垂直档轴,且所述垂直档轴之间相对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边柱和第二边柱之间距离;
所述气囊为长度至少大于所述第一边柱和第二边柱之间距离的长条形可控充放气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外板C字形结构凹槽内,且一侧可直接接触所述外板C字形结构垂直内壁,另一侧可直接接触所述第一边柱、中柱和第二边柱垂直壁面,使所述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通过位置固定的所述第一边柱、中柱和第二边柱垂直壁面向所述外板C字形结构垂直内壁施加朝向行驶轨道中心线的水平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实宝来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