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污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31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污泵,包括泵壳,泵壳外表面设有吸水口、出水口、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内设有驱动轴,第二端盖内有转轴,转轴上套设有叶轮,叶轮设于吸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空腔内,驱动轴通过转轴驱动叶轮旋转,驱动轴与转轴连接处设有工作腔,驱动轴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转轴远离第二端盖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均位于工作腔内,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当驱动轴与转轴脱离接触时,第二锥齿轮延转轴向第二端盖方向发生位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排污泵由于垃圾缠绕或堵塞造成驱动轴转速下降时,使叶轮转轴上的锥齿轮与驱动轴上的锥齿轮自动脱落啮合,防止电机发热和烧坏,提高了排污泵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污泵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污泵。
技术介绍
排污泵广泛应用于于市政、环保、污水处理、轻工、化工、矿山、石油、水利、冶金等行业中含有固体颗粒悬浮物或纤维状悬浮物的液体输送,是相关各行业的耗能大户和关键设备之一。通常是由驱动设备通过联轴器和长轴来驱动排污泵来进行介质输送。排污泵的安全和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应用系统能否正常运营,所以对于排污泵设备的可靠性、可用性、安装、运行、维护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现有的排污泵,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将水中的杂物直接带入到转轴或者是叶轮上,造成叶轮抱死或者降低叶轮转速,该情况会造成电机烧坏或者降低电机寿命,从而影响排污泵的寿命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电机烧坏、使用寿命长的排污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污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外表面设有吸水口、出水口、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内设有驱动轴,所述第二端盖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叶轮,所述叶轮设于所述吸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的空腔内,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转轴驱动所述叶轮旋转,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转轴连接处设有工作腔,且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转轴可脱离接触。上述的排污泵,所述驱动轴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第二端盖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均位于所述工作腔内,且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当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转轴脱离接触时,所述第二锥齿轮延所述转轴向所述第二端盖方向发生位移。上述的排污泵,所述第二端盖设有与外部油箱相连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所述第二端盖内设有第一齿轮泵和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一齿轮泵的吸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油口通过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齿轮泵的出油口连通,且所述第一流道上靠近所述第二油口处设有阻尼;所述第一端盖设有与外部油箱相连的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所述第一端盖内设有第二齿轮泵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三油口与所述第二齿轮泵的吸油口连通,所述第四油口通过所述第二流道和第二齿轮泵的出油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流道上靠近所述第四油口设有溢流阀;所述第一流道通过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二流道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之间的压力差在所述工作腔内移动。上述的排污泵,所述第一齿轮泵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泵包括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且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述第三齿轮啮合。上述的排污泵,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之间设有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的一端贯穿所述驱动轴且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四流道贯穿所述转轴且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上述的排污泵,所述第二锥齿轮内设有一端滑动配合在泵体内的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左端与所述泵体之间形成左控腔,所述圆柱体的右端与所述转轴之间形成右控腔;所述左控腔与所述第三流道相连通,所述右控腔与所述第四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二锥齿轮还内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左控腔内且一端与所述左控腔左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圆柱体连接,所述圆柱体在所述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所述左控腔方向发生位移,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接触;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右控腔内且一端与所述右控腔右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圆柱体连接,所述圆柱体在所述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所述右控腔方向发生位移,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脱离。上述的排污泵,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左控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右控腔过盈配合。上述的排污泵,所述驱动轴与外部电机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这种排污泵可以在排污泵由于垃圾缠绕或堵塞造成驱动轴转速下降时,使叶轮转轴上的锥齿轮与驱动轴上的锥齿轮自动脱落啮合,防止电机发热和烧坏,提高了排污泵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论述,显然,在结合附图进行描述的技术方案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A方向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B方向剖视图。图中:1、泵壳;11、吸水口;12、出水口;2、叶轮;3、第一端盖;301、第二流道;311、第三油口;312、第四油口;31、第三齿轮;32、第四齿轮;4、第二端盖;401、第一流道;411、第一油口;412、第二油口;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5、驱动轴;501、第三流道;51、第一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61、圆柱体;611、右控腔;612、左控腔;71、第一弹簧;72、第二弹簧;8、转轴;81、第四流道;9、阻尼;10、溢流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在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参阅图1—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污泵,包括泵壳1,泵壳1外表面设有吸水口11、出水口12、第一端盖3和第二端盖4,第一端盖3内设有驱动轴5,第二端盖4内有转轴8,转轴8上套设有叶轮2,叶轮2设于吸水口11和出水口12之间的空腔内,驱动轴5通过转轴8驱动叶轮2旋转,驱动轴5与转轴8连接处设有工作腔,且驱动轴5与转轴8可脱离接触。驱动轴5与外部电机相连。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一种排污泵的较佳实施例中,驱动轴5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51,转轴8远离第二端盖4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锥齿轮6,第一锥齿轮51与第二锥齿轮6均位于工作腔内,且第一锥齿轮51与第二锥齿轮6啮合;当驱动轴5与转轴8脱离接触时,第二锥齿轮6延转轴8向第二端盖4方向发生位移。如图1所示,第二锥齿轮6通过平键可左右滑动的但不可相对转动的套设在所述转轴8的左端。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一种排污泵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4设有与外部油箱相连的第一油口411和第二油口412,所述第二端盖4内设有第一齿轮泵和第一流道401,所述第一油口411与所述第一齿轮泵的吸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油口412通过所述第一流道401与所述第一齿轮泵的出油口连通,且所述第一流道401上靠近所述第二油口412处设有阻尼9;所述第一端盖3设有与外部油箱相连的第三油口311和第四油口312,所述第一端盖3内设有第二齿轮泵和第二流道301,所述第三油口311与所述第二齿轮泵的吸油口连通,所述第四油口312通过所述第二流道301和第二齿轮泵的出油口连通,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污泵,包括泵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外表面设有吸水口(11)、出水口(12)、第一端盖(3)和第二端盖(4),所述第一端盖(3)内设有驱动轴(5),所述第二端盖(4)内有转轴(8),所述转轴(8)上套设有叶轮(2),所述叶轮(2)设于所述吸水口(11)和所述出水口(12)之间的空腔内,所述驱动轴(5)通过所述转轴(8)驱动所述叶轮(2)旋转,所述驱动轴(5)与所述转轴(8)连接处设有工作腔,且所述驱动轴(5)与所述转轴(8)可脱离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污泵,包括泵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外表面设有吸水口(11)、出水口(12)、第一端盖(3)和第二端盖(4),所述第一端盖(3)内设有驱动轴(5),所述第二端盖(4)内有转轴(8),所述转轴(8)上套设有叶轮(2),所述叶轮(2)设于所述吸水口(11)和所述出水口(12)之间的空腔内,所述驱动轴(5)通过所述转轴(8)驱动所述叶轮(2)旋转,所述驱动轴(5)与所述转轴(8)连接处设有工作腔,且所述驱动轴(5)与所述转轴(8)可脱离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5)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51),所述转轴(8)远离所述第二端盖(4)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锥齿轮(6),所述第一锥齿轮(51)与所述第二锥齿轮(6)均位于所述工作腔内,且所述第一锥齿轮(51)与所述第二锥齿轮(6)啮合;当所述驱动轴(5)与所述转轴(8)脱离接触时,所述第二锥齿轮(6)延所述转轴(8)向所述第二端盖(4)方向发生位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4)设有与外部油箱相连的第一油口(411)和第二油口(412),所述第二端盖(4)内设有第一齿轮泵和第一流道(401),所述第一油口(411)与所述第一齿轮泵的吸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油口(412)通过所述第一流道(401)与所述第一齿轮泵的出油口连通,且所述第一流道(401)上靠近所述第二油口(412)处设有阻尼(9);所述第一端盖(3)设有与外部油箱相连的第三油口(311)和第四油口(312),所述第一端盖(3)内设有第二齿轮泵和第二流道(301),所述第三油口(311)与所述第二齿轮泵的吸油口连通,所述第四油口(312)通过所述第二流道(301)和第二齿轮泵的出油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流道(301)上靠近所述第四油口(312)设有溢流阀(10);所述第一流道(401)通过所述第二锥齿轮(6)与所述第二流道(301)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6)通过所述第一流道(401)与所述第二流道(301)之间的压力差在所述工作腔内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阳程海英任加彬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高瓴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