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286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散热器,包括散热片,散热片的前侧设置有散热筋;散热片的一侧设置有水箱,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水泵,水箱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和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散热片的后侧设置有发动机,发动机上设置有散热管,散热管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和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本新型散热器,通过设置的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型散热筋,不仅使得散热效果更好,而且实现了一定的碰撞防护功能;通过设置的连接管,实现了对管路的弯折保护功能;通过设置的滑轨、固定槽、固定孔、矩形孔和固定螺栓,实现了散热片的碰撞移动功能,不仅实现了散热片的碰撞保护,而且实现了管路和发动机的防护功能,散热片、水箱和散热管外涂有纳米散热油墨层,散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散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散热器。
技术介绍
汽车散热器是汽车冷却系统中主要机件;其功用是散发热量,冷却水在水套中吸收热量,流到散热器后将热量散去,再回到水套内而循环不断。从而达到散热调温的效果。它还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散热器属于汽车冷却系统,发动机水冷系统中的散热器由进水室、出水室及散热器芯等三部分构成。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芯外通过。热的冷却液由于向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所以散热器是一个热交换器。因为散热器通常都布置在汽车的最前面,在发生汽车碰撞时,经常发生把散热器撞坏的情况,这不仅使得散热筋的散热效果变差,而且容易造成管路断裂,从而造成散热器无法工作;另外在冲击剧烈时,散热器很容易直接挤压到发动机上,造成发动机的损坏;这些状况使得专利技术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散热器成为人们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散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散热器,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前侧设置有散热筋;所述散热片的一侧设置有水箱,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水泵,水箱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和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散热片的后侧设置有发动机,发动机上设置有散热管,散热管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和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散热管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和散热片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箱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和散热片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散热管、水泵、连接管、散热片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上都设置有连接头;所述散热片、水箱和散热管外涂有纳米散热油墨层。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纳米散热油墨层(16)的厚度为30微米~80微米。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片的底部设置有滑轨,滑轨上设置有多个锯齿型的卡定头,车体上设置有和散热片相配合的固定槽,固定槽内设置有多个和卡定头相配合的卡定槽,所述滑轨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卡定槽内设置有和固定孔相配合的矩形孔,所述散热片通过滑轨和固定槽的配合连接,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螺孔和矩形孔实现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轨和散热片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筋的前侧为弧形面,散热筋从中间位置向两侧依次降低。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的底部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车体上,水泵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水箱的一侧;所述连接管为弯折管,连接管为橡胶材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连接螺纹,连接管通过螺纹配合和散热管、水泵、散热片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本专利技术纳米散热油墨层表面有很多凹凸不平的颗粒填料,与金属表面相比增大了微观的传热面积,散热油墨里有相变材料,均匀分布在颗粒填料的表面,在30-40度左右相变材料能从固体到液体形态进行相变,同时液体状态相变材料也不会流失,相变的同时会吸热,会降低金属表面温度,然后纳米散热油墨层通过辐射散热将吸收到的热量持续散发出去,这样达到散热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散热油墨涂层对金属表面具有保护作用,防腐蚀,不怕水,不怕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散热器,散热片、水箱和散热管外涂有纳米散热油墨层,可将热量迅速导出,并转化成红外线并辐射到空气中,可提高散热效率,通过设置的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型散热筋,不仅使得散热效果更好,而且实现了一定的碰撞防护功能;通过设置的连接管,实现了对管路的弯折保护功能;通过设置的滑轨、固定槽、固定孔、矩形孔和固定螺栓,实现了散热片的碰撞移动功能,不仅实现了散热片的碰撞保护,而且实现了管路和发动机的防护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型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新型散热器中的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新型散热器中的散热片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新型散热器中的固定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散热片1、固定槽2、固定孔3、矩形孔4、水箱5、水泵6、发动机7、散热管8、连接管9、连接头10、散热筋11、滑轨12、卡定头13、卡定槽14、固定螺栓15、纳米散热油墨层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散热器,包括散热片1,散热片1的前侧设置有散热筋11,散热筋11的前侧为弧形面,散热筋11为碳钢材质,散热筋11从中间位置向两侧依次降低,使得散热片1的前面为中部纵向凸起的圆弧型结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得在发生车辆碰撞的时候,散热片1的中间能够先受力,从而减小冲撞对散热片1的冲击,从而实现一定的防护功能;同时通过散热片1中间凸起的结构,使得中间散热片1的深度更深,从而延长中间散热片1散热空间,使得气流在吹向散热片1时,散热筋11两侧的热量向中间聚集,从而增强散热效果。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1的一侧设置有水箱5,水箱5的一侧设置有水泵6,水箱5的底部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车体上,水泵6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水箱5的一侧;水箱5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9和水泵6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散热片1的后侧设置有发动机7,发动机7上设置有散热管8,散热管8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9和水泵6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连接管9为弯折管,连接管9为橡胶材质,设置为弯折管的目的是使得在发生车体碰撞时,散连接管9能够随着散热片1的移动发生弯折,从而保证和散热管8的连接,实现对管路的保护;所述散热管8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9和散热片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箱5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9和散热片1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散热管8、水泵6、连接管9、散热片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上都设置有连接头10,连接头10上设置有连接螺纹,连接管9通过螺纹配合和散热管8、水泵6、散热片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所述散热片1、水箱5和散热管8外涂有纳米散热油墨层16;所述散热片1用于实现碰撞防护和增强散热效果,本专利技术纳米散热油墨层表面有很多凹凸不平的颗粒填料,与金属表面相比增大了微观的传热面积,散热油墨里有相变材料,均匀分布在颗粒填料的表面,在30-40度左右相变材料能从固体到液体形态进行相变,同时液体状态相变材料也不会流失,相变的同时会吸热,会降低金属表面温度,纳米散热油墨层再通过辐射散热将吸收到的热量持续散发出去,这样达到散热的目的。由于涂了纳米散热油墨层,对金属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碰撞防护,防腐蚀,不怕水,不怕油。所述连接管9用于实现管路的弯折保护功能;纳米散热油墨层16可将热量迅速导出,并转化成红外线并辐射到空气中,提高散热效率。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1的底部设置有滑轨12,滑轨12和散热片1为一体成型结构,滑轨12上设置有多个锯齿型的卡定头13,车体上设置有和散热片1相配合的固定槽2,固定槽2内设置有多个和卡定头13相配合的卡定槽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散热器,包括散热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1)的前侧设置有散热筋(11);所述散热片(1)的一侧设置有水箱(5),水箱(5)的一侧设置有水泵(6),水箱(5)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9)和水泵(6)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散热片(1)的后侧设置有发动机(7),发动机(7)上设置有散热管(8),散热管(8)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9)和水泵(6)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散热管(8)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9)和散热片(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箱(5)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9)和散热片(1)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散热管(8)、水泵(6)、连接管(9)、散热片(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上都设置有连接头(10);所述散热片(1)、水箱(5)和散热管(8)外涂有纳米散热油墨层(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散热器,包括散热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1)的前侧设置有散热筋(11);所述散热片(1)的一侧设置有水箱(5),水箱(5)的一侧设置有水泵(6),水箱(5)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9)和水泵(6)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散热片(1)的后侧设置有发动机(7),发动机(7)上设置有散热管(8),散热管(8)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9)和水泵(6)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散热管(8)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9)和散热片(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箱(5)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9)和散热片(1)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散热管(8)、水泵(6)、连接管(9)、散热片(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上都设置有连接头(10);所述散热片(1)、水箱(5)和散热管(8)外涂有纳米散热油墨层(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散热油墨层(16)的厚度为30微米-8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1)的底部设置有滑轨(12),滑轨(12)上设置有多个锯齿型的卡定头(13),车体上设置有和散热片(1)相配合的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剩勇雷霆李丰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格创技术转移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