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元志专利>正文

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及操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521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计算机使其支持从存储介质启动;启动计算机,使计算机从预设存储介质引导,直到加载操作系统内核,初始化操作系统;采用非交互方式循环驱动计算机设备,直到所述计算机设备驱动、配置或使用成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在多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的操作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存储介质等预安装完成,非交互驱动多种硬件和指点设备,非交互循环配置屏幕显示分辨率、色深、刷新率等并驱动使用,解决了非交互配置驱动硬件和进入图形用户界面的难题;并使用压缩文件系统,增加有效存储容量;可以在只读存储介质上运行,物理上解决操作系统文件被病毒和黑客等恶意程序修改和入侵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及操作系统
技术介绍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五十多年,作为其硬件架构经过多次革命和发展,成本持续降低,性能逐年翻番。而作为其灵魂和核心的软件-操作系统,因为垄断的原因,成本上涨了近十倍。在现有技术中,各种计算机包括x86或非x86架构的计算机,都以硬盘为操作系统的主要存储介质,主要是因为硬盘的速度快,容量大,可读写。但是硬盘的缺点也显而易见,首先是移动性差,即使是移动硬盘,与U盘或CF卡、MMC卡、SD卡等相比还是体积大、且笨重;其次是处于物理可读写状态,容易受到非法程序的影响,如病毒感染,黑客入侵,间谍程序驻留。再次是某些应用成本高,与同样容量的CD、DVD相比成本高几十到几百倍。而且长期以来由于安装复杂、驱动麻烦、数据恢复困难而使得绝大部分用户不敢随便重装操作系统;加之受到硬盘损坏、病毒感染、黑客入侵及间谍程序驻留等影响,使得含有重要数据的计算机成为事故高发地段,进而使得维护成本节节上升,形成IT行业投资的瓶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
人员一直在不断努力,寻求能够不感染病毒,抵御黑客的操作系统,同时也在加强对硬件的即插即用,驱动非交互安装的研究。但是到现在为止,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升级以及和应用软件的无缝集成,都是没有解决的难题。随着存储介质的不断发展,接口速度的不断加快,操作系统运行于多种存储介质已经是必然的趋势,这也满足人们希望提高操作系统的移动性、易用性的要求。对计算机启动的分析,则基本是行业常识在“计算机启动过程详解”(2003-09-24,http∥www.blueidea.com/computer/system/2003/854.asp)和“win98启动过程详解”(2003-2-21 11:34:24,腾龙信息)这两篇技术文件里,以dos+windows 98为例详细解释。描述了从计算机加电,根据启动顺序(软盘、硬盘或光驱)选择存储介质进行系统引导,初始化dos内核,挂载存储介质为c盘,配置硬件驱动(在config.sys如光驱等),运行预设程序(autoexec.bat),GUI(图形用户界面)的引导和初始化工作的细致过程和原理。对光盘启动计算机的技术改进的描述在“启动光盘制作完全手册”(2002-11-29,JFXIE授权cdbest.net发布http∥www.cdbest.net/2003/ReadNews.asp?NewsID=1104)一文里表述了启动光盘的相关标准可启动CD-ROM(或称可引导光盘)的概念早在1994年(辉煌的DOS年代)就被提出来了,当时CD-ROM还是PC机的一个昂贵的附属设备(CD-ROM加声卡在当时被称为多媒体套件,带多媒体套件的电脑被称为多媒体电脑),而且在DOS平台下实现光盘引导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困难要在载入DOS之前就必须检测到CD-ROM,而这一点,当时从软件上是无法实现的,惟一的解决之道就是修改电脑主板上的BIOS(或是SCSI与IDE控制器上的BIOS),使之在硬件级而不是软件级首先识别CD-ROM,并自动加载CD-ROM上的启动引导器(存放在CD-ROM上特定区域的一段特殊代码,用以控制CD-ROM的启动)。1995年1月25日,Phoenix Technologies与IBM联合发表了可启动CD-ROM格式规范(Bootable CD-ROM Format Specification)1.0--E1Torito规范,该规范中定义了可启动CD-ROM的数据结构与映像数据的配置及光盘制作的一些详细说明。实际上,该规范也隐含地制定了能够读取可启动CD-ROM光盘的BIOS的规范,使得符合E1 Torito规范的可启动CD-ROM在电脑上能够正常启动。另外上海金诺公司申请的专利(中国,公开号CN1409224A公开日期为2003年4月9日),在光盘引导后,先后在内存中创建虚拟软驱和虚拟硬盘,将光驱上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缺省配置都载入到内存中的虚拟硬盘内,用虚拟硬盘完成平常硬盘的工作,并且把有改动和增减的数据和配置保存到可写的存储介质上。这种技术方案中的虚拟软驱的方法是早已公知的技术,一般称为“软盘模拟”。用虚拟硬盘运行确实是一个少用的方法,只是内存虚拟硬盘大小受制于内存,而且将光驱上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缺省配置都载入到内存中的虚拟硬盘内会消耗不少时间,但是也会提高运行速度和稳定度,适合于系统维护、安全方面的小的应用。对其他存储介质的改进和设想在“制作Linux的优盘启动盘”一文(2003年1月8日《开放系统世界》杂志——赛迪网)里,具体记载了制作一个从优盘启动并且运行的简单的linux系统。在“u盘上的LINUX”(源于www.Linuxaid.com.cn网站,发表于2004年1月29日)也描述了更为详细的过程,但是都限于简单的linux系统。另外新加坡的专利(新加坡特科2000国际有限公司,公开号CN1536484A,公开日期为2004年10月13日)里,把上面两篇文章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概念化的扩展,前面的启动部分都是公知技术,仅仅概念化的描述到操作系统的加载,至于如何才能正确加载操作系统(前面的技术文件里面指出了虚拟软驱和虚拟硬盘,加载initrd.img等方法)以及操作系统本身运行的任何特点和功能,都没有涉及。总之,现有技术大部分还只是研究和发展光盘启动技术,个别的研究涉及光盘外的其他存储介质,不过仅限于从从这些存储介质启动一个最简单的应急用的操作系统,主要作为系统维护工具,至于如何使这个操作系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硬件配置的计算机正常运行GUI(用户图形界面)等大部分用户和应用程序必需的基础关键应用则没有公开的技术资料涉及。而关于操作系统仅仅在不同存储介质上如何启动的技术分析和实现方法则是比较成熟,有很多公开的技术资料谈及这些。存在这种问题和缺点的原因在于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多种多样,而操作系统在不同硬件配置的计算机上启动后根本无法针对不同的网卡、声卡、鼠标、触摸板、显示卡、显示器等硬件自动安装驱动程序和重新配置,一般只有对计算机比较熟悉的用户和专业人员甚至是厂家技术支持服务人员才能完成这样的工作。更何况希望在硬盘以外的存储介质解决以上技术难题,这些存储介质有些容量小,所能容纳的驱动程序和配置程序有限,有些是只读存储器,不能进行操作系统运行时必须的临时文件的读写。这些都大大限制了在硬盘外的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可能,使得这方面的技术探索成为公认的难题。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遇到最大的困难首先是如何尽最大可能的驱动和配置计算机的网卡、声卡、鼠标、触摸板、显示卡、显示器等硬件,而且是自动驱动和配置,如果每次都需要手工安装驱动或配置,那么使用者就只会限制在专业人员的范围。其次是如何在只读的存储器上运行时建立临时文件的映射和使用,在容量小的存储介质上尽可能安装多的相关文件,提高存储介质的有效存储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及操作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能自动配置、驱动计算机设备的缺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设置计算机使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设置计算机使其支持从存储介质启动;B、启动计算机,使计算机从预设存储介质引导,直到加载操作系统内核,初始化操作系统;C、采用非交互方式循环驱动 计算机设备,直到所述计算机设备驱动或使用成功或程序运行完毕,进行下一程序的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设置计算机使其支持从存储介质启动;B、启动计算机,使计算机从预设存储介质引导,直到加载操作系统内核,初始化操作系统;C、采用非交互方式循环驱动计算机设备,直到所述计算机设备驱动或使用成功或程序运行完毕,进行下一程序的运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依据预设条件来判断设备的驱动或使用是否成功。3.如权利要求2所述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操作系统文件存放在只读存储介质或文件系统具有只读特性时,步骤B与C之间还包括建立完整文件系统的步骤。4.如权利要求3所述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完整文件系统是通过可读写存储介质实现的,所述可读写存储介质包括易失性可读写存储介质或非易失性可读写存储介质。5.如权利要求4所述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易失性可读写存储介质包括内存,使用内存建立完整文件系统的步骤具体为在内存生成虚拟磁盘,将存储介质或文件系统挂载到虚拟磁盘上,再把虚拟磁盘里面目录重新映射和调整到最适合应用软件运行的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存储介质或文件系统挂载到虚拟磁盘的一个目录下,并通过目录链接或设备加载的方式,把虚拟磁盘里面目录重新映射和调整到与硬盘运行相似的结构。7.如权利要求2所述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进一步包括采用非交互方式驱动计算机硬件,及采用非交互方式运行用户图形界面程序。8.如权利要求7所述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非交互驱动计算机硬件是通过按预设顺序循环测试性加载相关或通用驱动实现的。9.如权利要求8所述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预设顺序循环测试性加载相关或通用驱动实现非交互驱动计算机硬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C11、读取计算机硬件信息;C12、判断是否检测到计算机硬件信息,如果检测到,加载相应硬件驱动,转步骤C14,否则转步骤C13;C13、按预设顺序循环测试性加载相关或通用驱动;C14、判断该计算机硬件的驱动程序是否被无异常加载,如果是,转步骤C15,否则转步骤C13;C15、运行下一步程序。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12和C13之间还包括生成配置文件和/或激活所述计算机硬件。11.如权利要求9所述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14之后,通过运行测试性应用程序确定该硬件是否可用。12.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预设顺序循环探测性加载相关或通用驱动、激活所述计算机硬件和运行测试性应用程序确定该硬件是否可用都是通过包含预设条件方式实现的,该方法包括根据硬件特性或软件运行特点预先设定一反馈信息;程序运行后,提取相应的反馈信息,与所述预设反馈信息比较,如果相同,则该步骤成功;否则,转步骤C13依次往下执行,直到所述硬件能正常使用。13.如权利要求7所述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非交互方式初始化和运行用户图形界面程序是通过按预设顺序使用多种相关驱动和/或多种标准驱动和/或多种模式进行配置实现的。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在多种存储介质上完整运行操作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非交互方式初始化和运行用户图形界面程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C21、判断是否检测到显示卡或显示器,如果检测到,则转步骤C23,否则转步骤C22;C22、按预设顺序使用多种相关驱动和/或多种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元志
申请(专利权)人:胡元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