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现浇混凝土花槽防撞护栏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513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异型现浇混凝土花槽防撞护栏施工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定位放线,在基础上放样出花槽防撞护栏的施工边线;步骤2:在基础上植入联结钢筋,并绑扎钢筋网,并在钢筋网内穿入PVC管;步骤3:将移动式模板支撑架移动至待浇筑的花槽防撞护栏一侧,将移动式模板支撑架调整至由可调撑脚支撑;步骤4:向内侧模板、外侧模板、U型内模以及端模组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施作花槽防撞护栏,振捣密实后洒水养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结构的可靠性高;降低了高架桥上模板支设的难度,提高模板的支设效率,保证花槽防撞护栏的外观及线型顺直;提高了花槽防撞护栏的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型现浇混凝土花槽防撞护栏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现浇混凝土防撞护栏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异型现浇混凝土花槽防撞护栏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高架桥或城市快速路的两侧,为了有效地隔离车流以及防止车辆发生事故时冲出车道,通常在道路两旁设置防撞护栏,防撞护栏通常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同时为了满足绿化需求,通常在防撞护栏上外挂花篮,虽然能够有效地提升绿化率,但是外挂的花篮容易掉落,安全隐患高。另外,现有的现浇混凝土防撞护栏的外观质量不高,普遍存在线型不顺直,混凝土接缝处连接强度低等问题;现浇施工作业时,需要现场搭设模板耗费大量的时间,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异型现浇混凝土花槽防撞护栏施工方法。这种异型现浇混凝土花槽防撞护栏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定位放线,在基础上放样出花槽防撞护栏的施工边线;步骤2在基础上植入联结钢筋,并绑扎钢筋网,并在钢筋网内穿入PVC管;步骤3将移动式模板支撑架移动至待浇筑的花槽防撞护栏一侧,将移动式模板支撑架调整至由可调撑脚支撑,调整横向支撑杆将内侧模板安装就位,调整L型支撑杆将外侧模板安装就位,调整竖向支撑杆将U型内模安装就位,将端模安装固定在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的端部;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位于基础上,U型内模位于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之间;横向支撑杆一端连接移动式模板支撑架,另一端连接内侧模板;L型支撑杆一端连接移动式模板支撑架,另一端连接外侧模板;步骤4向内侧模板、外侧模板、U型内模以及端模组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施作花槽防撞护栏,振捣密实后洒水养护;步骤5花槽防撞护栏养护至设计强度后,将端模从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上拆除,调整竖向支撑杆将U型内模从花槽防撞护栏的花槽内分离,调整横向支撑杆将内侧模板与花槽防撞护栏分离,调整L型支撑杆将外侧模板与花槽防撞护栏分离;步骤6将移动式模板支撑架切换至由滑轮支撑,并纵向滑移至下一施工节段,按照步骤1至步骤5所述步骤,进行下一节段现浇混凝土的花槽防撞护栏的施工。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所述钢筋网由横向钢筋及纵向钢筋组成,所述联结钢筋一端插入基础内,联结钢筋的另一端浇筑在花槽防撞护栏内。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所述移动式模板支撑架由支撑杆件、上联杆、下支撑板、滑轮以及可调撑脚组成,所述支撑杆件底端支撑固定在下支撑板上,所述上联杆的两端与支撑杆件的顶端固定,所述滑轮安装在下支撑板底部,所述滑轮固定在调高螺杆下端,所述下支撑板上有竖直通孔,所述调高螺杆插入竖直通孔内,所述调高螺杆上设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分别紧贴下支撑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可调撑脚由固定螺杆及螺纹套筒组成,所述固定螺杆的一端固定在下支撑板底面,固定螺杆的另一端插入螺纹套筒内;所述支撑杆件上设有水平通孔,所述下支撑板上设有配重块。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所述内侧模板、外侧模板、U型内模以及端模的背面均设有加劲肋,所述端模的侧边设有螺栓孔,所述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两端的加劲肋上设有螺栓孔,所述端模与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上的螺栓孔对齐,螺栓孔内设有螺栓;所述端模上设有纵向钢筋孔和PVC管孔,所述纵向钢筋从纵向钢筋孔穿出,所述PVC管从PVC管孔穿出。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所述横向支撑杆一端与内侧模板的加劲肋固定,横向支撑杆的另一端插入移动式模板支撑架的支撑杆件的水平通孔内,所述横向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支撑杆限位螺母。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所述外侧模板的加劲肋上设有连接块,所述L型支撑杆的一端与外侧模板上的连接块固定,L型支撑杆的另一端插入移动式模板支撑架的支撑杆件的水平通孔内,所述L型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支撑杆限位螺母,所述L型支撑杆上设有条形螺杆孔,所述L型支撑杆的L型转角处设有加劲块,所述加劲块与L型支撑杆焊接固定;所述外侧模板的下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抵在基础上。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所述U型内模的背面设有连接块,所述竖向支撑杆的一端与连接块固定,竖向支撑杆的另一端插入L型支撑杆上的条形螺杆孔内,所述竖向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支撑杆限位螺母。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所述移动式模板支撑架在支设模板浇筑花槽防撞护栏时由可调撑脚支撑。作为优选:所述步骤6中,所述移动式模板支撑架转移时由滑轮支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防撞护栏与花槽同步浇筑成型,能够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结构的可靠性高。2、花槽防撞护栏的模板通过移动式模板支撑架支撑固定,极大地降低了高架桥上模板支设的难度,提高了模板的支设效率,保证了花槽防撞护栏的外观及线型顺直。3、移动式模板支撑架可纵向移动,当前节段的浇筑成型并脱模后,直接将移动式模板支撑架纵向移动至下一作业区段,有效地提高了花槽防撞护栏的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附图说明图1是异型现浇混凝土花槽防撞护栏施工侧模支设示意图;图2是异型现浇混凝土花槽防撞护栏施工端模支设示意图;图3是异型现浇混凝土花槽防撞护栏施工侧模拆除作业示意图;图4是异型现浇混凝土花槽防撞护栏浇筑成型示意图;图5是移动式模板支撑架结构示意图;图6是L型支撑杆上条形螺杆孔结构示意图;图7是内侧模板侧面示意图;图8是外侧模板侧面示意图;图9是U型内模侧面示意图;图10是端模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花槽防撞护栏,11-花槽,12-横向钢筋,13-纵向钢筋,14-PVC管,15-联结钢筋,16-基础,21-内侧模板,22-外侧模板,23-U型内模,24-端模,25-加劲肋,26-限位块,27-纵向钢筋孔,28-PVC管孔,29-螺栓孔,210-螺栓,3-移动式模板支撑架,31-支撑杆件,32-上联杆,33-下支撑板,34-滑轮,341-调高螺杆,342-限位螺母,35-可调撑脚,351-固定螺杆,352-螺纹套筒,36-水平通孔,37-竖直通孔,38-配重块,41-竖向支撑杆,42-横向支撑杆,43-L型支撑杆,44-连接块,45-支撑杆限位螺母,46-条形螺杆孔,47-加劲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作为一种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异型现浇混凝土花槽防撞护栏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定位放线,在基础16上放样出花槽防撞护栏1的施工边线;步骤2在基础16上植入联结钢筋15,并绑扎钢筋网,并在钢筋网内穿入PVC管14;所述钢筋网由横向钢筋12及纵向钢筋13组成,所述联结钢筋15一端插入基础16内,联结钢筋15的另一端浇筑在花槽防撞护栏1内;所述联结钢筋15能够保证花槽防撞护栏1与基础16之间连接的强度;步骤3将移动式模板支撑架3移动至待浇筑的花槽防撞护栏1一侧,将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异型现浇混凝土花槽防撞护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定位放线,在基础(16)上放样出花槽防撞护栏(1)的施工边线;/n步骤2在基础(16)上植入联结钢筋(15),并绑扎钢筋网,并在钢筋网内穿入PVC管(14);/n步骤3将移动式模板支撑架(3)移动至待浇筑的花槽防撞护栏(1)一侧,将移动式模板支撑架(3)调整至由可调撑脚(35)支撑,调整横向支撑杆(42)将内侧模板(21)安装就位,调整L型支撑杆(43)将外侧模板(22)安装就位,调整竖向支撑杆(41)将U型内模(23)安装就位,将端模(24)安装固定在内侧模板(21)和外侧模板(22)的端部;内侧模板(21)和外侧模板(22)位于基础(16)上,U型内模(23)位于内侧模板(21)和外侧模板(22)之间;横向支撑杆(42)一端连接移动式模板支撑架(3),另一端连接内侧模板(21);L型支撑杆(43)一端连接移动式模板支撑架(3),另一端连接外侧模板(22);/n步骤4向内侧模板(21)、外侧模板(22)、U型内模(23)以及端模(24)组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施作花槽防撞护栏(1),振捣密实后洒水养护;/n步骤5花槽防撞护栏(1)养护至设计强度后,将端模(24)从内侧模板(21)与外侧模板(22)上拆除,调整竖向支撑杆(41)将U型内模(23)从花槽防撞护栏(1)的花槽(11)内分离,调整横向支撑杆(42)将内侧模板(21)与花槽防撞护栏(1)分离,调整L型支撑杆(43)将外侧模板(22)与花槽防撞护栏(1)分离;/n步骤6将移动式模板支撑架(3)切换至由滑轮(34)支撑,并纵向滑移至下一施工节段,按照步骤1至步骤5所述步骤,进行下一节段现浇混凝土的花槽防撞护栏(1)的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异型现浇混凝土花槽防撞护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定位放线,在基础(16)上放样出花槽防撞护栏(1)的施工边线;
步骤2在基础(16)上植入联结钢筋(15),并绑扎钢筋网,并在钢筋网内穿入PVC管(14);
步骤3将移动式模板支撑架(3)移动至待浇筑的花槽防撞护栏(1)一侧,将移动式模板支撑架(3)调整至由可调撑脚(35)支撑,调整横向支撑杆(42)将内侧模板(21)安装就位,调整L型支撑杆(43)将外侧模板(22)安装就位,调整竖向支撑杆(41)将U型内模(23)安装就位,将端模(24)安装固定在内侧模板(21)和外侧模板(22)的端部;内侧模板(21)和外侧模板(22)位于基础(16)上,U型内模(23)位于内侧模板(21)和外侧模板(22)之间;横向支撑杆(42)一端连接移动式模板支撑架(3),另一端连接内侧模板(21);L型支撑杆(43)一端连接移动式模板支撑架(3),另一端连接外侧模板(22);
步骤4向内侧模板(21)、外侧模板(22)、U型内模(23)以及端模(24)组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施作花槽防撞护栏(1),振捣密实后洒水养护;
步骤5花槽防撞护栏(1)养护至设计强度后,将端模(24)从内侧模板(21)与外侧模板(22)上拆除,调整竖向支撑杆(41)将U型内模(23)从花槽防撞护栏(1)的花槽(11)内分离,调整横向支撑杆(42)将内侧模板(21)与花槽防撞护栏(1)分离,调整L型支撑杆(43)将外侧模板(22)与花槽防撞护栏(1)分离;
步骤6将移动式模板支撑架(3)切换至由滑轮(34)支撑,并纵向滑移至下一施工节段,按照步骤1至步骤5所述步骤,进行下一节段现浇混凝土的花槽防撞护栏(1)的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异型现浇混凝土花槽防撞护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钢筋网由横向钢筋(12)及纵向钢筋(13)组成,所述联结钢筋(15)一端插入基础(16)内,联结钢筋(15)的另一端浇筑在花槽防撞护栏(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异型现浇混凝土花槽防撞护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移动式模板支撑架(3)由支撑杆件(31)、上联杆(32)、下支撑板(33)、滑轮(34)以及可调撑脚(35)组成,所述支撑杆件(31)底端支撑固定在下支撑板(33)上,所述上联杆(32)的两端与支撑杆件(31)的顶端固定,所述滑轮(34)安装在下支撑板(33)底部,所述滑轮(34)固定在调高螺杆(341)下端,所述下支撑板(33)上有竖直通孔(37),所述调高螺杆(341)插入竖直通孔(37)内,所述调高螺杆(341)上设有限位螺母(342),所述限位螺母(342)分别紧贴下支撑板(33)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可调撑脚(35)由固定螺杆(351)及螺纹套筒(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宏波刘信所包火明李俊吕大成王中宽金良安陈存辉许书纬周罗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