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树脂醇酸消光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96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氨基树脂醇酸消光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包括:丙烯酸酯聚合单体30~50%、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树脂15~30%、氢化蓖麻油4~12%、多羟烷基脂肪族羧酸4~10%。利用苯环接枝醚化三聚氰胺的三嗪环,以由此形成的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缩聚而成的氨基树脂具有良好的消光性和硬度,另一方面,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树脂极性较低,与多种醇酸树脂有着良好的混溶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树脂作为氨基树脂组分,使之与醇酸树脂向配合,由此复配而成的氨基树脂醇酸消光漆具备良好的消光性和干燥快速,其所形成的漆膜具备良好的消光性、较高的硬度以及优异的耐候性,不易黄变,适于户外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基树脂醇酸消光漆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涂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氨基树脂醇酸消光漆。
技术介绍
汽车内饰材料主要由仪表板、门板、立柱、座椅、顶棚、遮阳板、侧围等部件组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汽车内饰材料的内在品质,如环保回收、气味、雾度、耐高、低温、耐老化、耐候性等要求越来越严格。这些部件外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表面有装饰性的花纹,光亮度都趋向于消光。目前,为了在基材表面营造消光的效果,一般在光油中添加一定的消光剂,将含有消光剂的光油涂装于基材表面,光油所形成的漆膜在固化收缩后消光剂可以分布在漆膜表面,减少入射光线的反射以达到消光效果。但漆膜消光效果与涂料的固含量有关,溶剂型油墨固含量低,漆膜收缩程度大,更易形成消光表面,而UV光油固含量高,漆膜几乎无收缩,难以形成具有消光效果漆膜。若需要形成光泽度较小的超哑光漆膜,则需要在UV光油中添加较高比例的消光剂,易导致UV光油固化速度降低,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易因消光剂分布不均匀或漆膜厚度不均匀导致漆膜光泽度不稳定,不能获得均匀的消光漆膜。此外涂层中的消光剂含量过高易导致漆膜表面的硬度、耐磨性能降低,且漆膜触感不明显,无法满足客户对于深消光、高耐磨、耐刮擦、耐化学品、耐候、耐UV的漆膜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基树脂醇酸消光漆,以在基材表面形成消光效果好的哑光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氨基树脂醇酸消光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包括:丙烯酸酯聚合单体30~50%、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树脂15~30%、氢化蓖麻油4~12%、多羟烷基脂肪族羧酸4~10%。利用苯环接枝醚化三聚氰胺的三嗪环,以由此形成的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缩聚而成的氨基树脂具有良好的消光性和硬度,另一方面,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树脂极性较低,与多种醇酸树脂有着良好的混溶性。本专利技术采用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树脂作为氨基树脂组分,使之与醇酸树脂向配合,由此复配而成的氨基树脂醇酸消光漆具备良好的消光性和干燥快速,其所形成的漆膜具备良好的消光性、较高的硬度以及优异的耐候性,不易黄变,适于户外使用。优选地,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树脂的缩聚单体为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上的醚化烷基的主碳链所包括的碳原子个数不低于10。由此,以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作为交联中心的网状结构相对集中,含有该网状结构的消光漆能够形成致密的漆膜。优选地,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上的醚化烷基的主碳链所包括的碳原子个数为4~10。使醚化烷基的长度位于上述范围内,缓和了多取代三嗪环上的位阻效应,使聚合反应能够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中的三嗪环和苯环属于硬段,而醚化烷基属于软段,通过增长醚化烷基的链长,增加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中软段的比例,以提高漆料的可施工性。优选地,多羟烷基脂肪族羧酸为二羟甲基丁酸。优选地,丙烯酸酯聚合单体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按照质量份数计算,丙烯酸酯聚合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丁酯10~20份、丙烯酸乙酯15~25份。优选地,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还包括羟基丙烯酸酯5~10%。羟基丙烯酸酯具有C=C双键和COOR酯基双官能团,能够参与多种聚合反应,提高成膜性物质的交联度。优选地,上述氨基树脂醇酸消光漆,按照以下方法制备:S1.在氮气气氛下,利用有机锡催化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树脂、氢化蓖麻油和多羟烷基脂肪族羧酸在芳烃溶剂中交联聚合,生成预聚体;S2.向预聚体中添加羟基丙烯酸酯,使羟基丙烯酸酯与预聚体进行共聚,生成端基为C=C的不饱和聚酯;S3.利用过硫酸盐引发不饱和聚酯和丙烯酸聚合单体发生聚合反应,生成交联聚酯;S4.向交联聚酯中滴加阻聚剂,阻断交联聚酯的进一步交联聚合;S5.向S4制得的浆料中添加催干剂和流平剂,混匀,过筛。优选地,在上述氨基树脂醇酸消光漆的原料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有机锡占0.2~0.5%、过硫酸盐占0.2~0.8%、芳烃溶剂占10~20%、催干剂占0.02~0.1%、流平剂占1.5~2.5%。优选地,芳烃溶剂为二甲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树脂的制备实施例,实施例2~4中所涉及的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树脂的原料配方如表1所示,其生产过程如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树脂的配方如表1所示,其生产的过程如下:S1.根据表1备料;S2.将甲醛、脂肪醇放入反应釜中,搅拌下加入碳酸镁、苯代三聚氰胺;S3.搅匀后升温,并回流3小时;S4.加入苯酐,调整pH至4.4~4.5,再回流2小时;S5.加入二甲苯,搅匀后静置,分出水层;S6.常压回流出水,知道104℃以上,树脂对200号油漆溶剂油容忍度为1:4;S7.蒸出过量脂肪醇,调整黏度,冷却过滤。表1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树脂的原料配方(质量份数)采用不同种类的脂肪醇按照上述方法所制得的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树脂所对应的聚合单体结构如下:(树脂种类,对应的聚合单体)甲醚化苯代三聚氰胺树脂,乙醚化苯代三聚氰胺树脂,丙醚化苯代三聚氰胺树脂,丁醚化苯代三聚氰胺树脂,实施例21.制备氨基树脂醇酸漆分别采用脲醛树脂、密胺树脂和实施例1所制备的丁醚化苯代三聚氰胺树脂作为表2中所示的氨基树脂,按照表2所示的原料配方备料,并按照以下步骤分别制备三种以不同种类的氨基树脂作为原料的氨基树脂醇酸漆:S1.在氮气气氛下,向二甲苯中添加氨基树脂、氢化蓖麻油、二羟甲基丁酸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在80℃下反应2小时,氨基树脂、氢化蓖麻油、二羟甲基丁酸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催化下聚合,生成预聚体;S2.向预聚体中添加丙烯酸羟乙酯,继续保温2小时,丙烯酸羟乙酯与预聚体进行共聚,生成端基为C=C的不饱和聚酯;S3.搅拌含有上述不饱和聚酯的反应液,向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乙酯,然后加入过硫酸钾,引发不饱和聚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发生聚合反应,继续保温1.5小时,生成交联聚酯;S4.向交联聚酯中通入空气并滴加对苯二酚,阻断交联聚酯的进一步交联聚合,自然降温;S5.向S4制得的浆料中添加催干剂和流平剂,混匀,过筛。表2氨基树脂醇酸漆的原料配方2.制备涂膜及涂膜性能测试分别将本实施例制得的3种氨基树脂醇酸漆稀释至粘度达到80000mPa·s,然后按国家标准《GB/T1727漆膜一般制备法》,分别采用上述3种氨基树脂醇酸消光漆制备涂膜样板。随后,利用涂膜样板进行光泽度的测试,光泽度的测试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树脂醇酸消光漆,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包括:丙烯酸酯聚合单体30~50%、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树脂15~30%、氢化蓖麻油4~12%、多羟烷基脂肪族羧酸4~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树脂醇酸消光漆,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包括:丙烯酸酯聚合单体30~50%、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树脂15~30%、氢化蓖麻油4~12%、多羟烷基脂肪族羧酸4~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氨基树脂醇酸消光漆,其特征在于:所述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树脂的聚合单体为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所述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上的醚化烷基的主碳链所包括的碳原子个数不低于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氨基树脂醇酸消光漆,其特征在于:所述醚化烷基苯代三聚氰胺上的醚化烷基的主碳链所包括的碳原子个数为4~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氨基树脂醇酸消光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羟烷基脂肪族羧酸为二羟甲基丁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氨基树脂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聚合单体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氨基树脂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算,所述丙烯酸酯聚合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丁酯10~20份、丙烯酸乙酯15~2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建符传杰许金河何杭谢寅峰王丽玲韩妮利晓定赵书兵孔祥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涂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