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销钉的脱硫机内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494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内置销钉的脱硫机内搅拌装置,具有机筒(1),双传动螺旋(2),内置销钉(3),投料口(4),排料口(5),其特征是:胶料由投料口(4)进入机筒(1),通过双传动螺旋(2),将胶料逐级传送到排料口(5),其中在第二和第四层双传动螺旋(2)的末端分别设置五排内置销钉(3),每排设置四颗,胶粉通过内置销钉(3)后,流动方向连续被打散重排,实现胶粉的二次搅拌过程,在双传动螺旋(2)的传送作用下,推动打散的胶粉进入下一节传动螺旋继续加热脱硫。从而实现胶粉在脱硫机内部二次搅拌,提高脱硫均匀性,稳定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销钉的脱硫机内搅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再生胶行业脱硫机脱硫工艺。
技术介绍
在使用脱硫机对废橡胶脱硫再生过程中,由于脱硫机是依靠两根相对旋转的螺旋输送设备,在加热条件下完成的脱硫再生。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螺叶的转动主要起螺旋输送作用,待脱硫橡胶粉经配料、搅拌后加入脱硫机机筒内,沿螺叶转动方向向前输送,在传送过程中,根据流体理论,靠近螺叶顶端、中间及底端等部位的胶粉流动速度会产生差异,顶端流速最快,会产生层流,受热时间较短,脱硫不彻底造成最终产品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内置销钉的脱硫机内搅拌装置,解决脱硫机在脱硫过程中因层流产生的受热不均匀情况,同时,可起到内部搅拌作用,使胶粉脱硫更充分,质量更稳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置销钉的脱硫机内搅拌装置,具有机筒(1),双传动螺旋(2),内置销钉(3),投料口(4),排料口(5)。其特征是:胶料由投料口(4)进入机筒(1),通过双传动螺旋(2),将胶料逐级传送到排料口(5)。其中在第二和第四层双传动螺旋(2)的末端分别设置五排内置销钉(3),每排设置四颗,胶粉通过内置销钉(3)后,流动方向连续被打散重排,实现胶粉的二次搅拌过程。在双传动螺旋(2)的传送作用下,推动打散的胶粉进入下一节传动螺旋继续加热脱硫。从而实现胶粉在脱硫机内部二次搅拌。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使胶粉受热更均匀,脱硫更彻底。克服了原工艺生产产品脱硫不均匀,指标波动大的缺陷,质量稳定性提高。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内置销钉的脱硫机内搅拌装置的示意图,附图2是内置销钉(3)部位的剖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内置销钉的脱硫机内搅拌装置的结构原理图。一种内置销钉的脱硫机内搅拌装置,具有机筒(1),传动螺旋(2),内置销钉(3),投料口(4),排料口(5)。其特征是:胶料由投料口(4)进入机筒(1),通过传动螺旋(2),将胶料逐级传送到排料口(5)。其中在第二和第四层传动螺旋(2)的末端分别设置五排,每排设置四颗,共计20颗销钉(3),胶粉通过销钉(3)后,胶粉的流动方向连续被打散,重排,实现胶粉的二次搅拌过程。在螺旋(2)的传送作用下,推动打散的胶粉进入下一节传输螺旋(2)继续加热脱硫。从而实现胶粉在脱硫机内部二次搅拌的目的,提高脱硫均匀性,稳定产品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销钉的脱硫机内搅拌装置,具有机筒(1),双传动螺旋(2),内置销钉(3),投料口(4),排料口(5),其特征是:胶料由投料口(4)进入机筒(1),通过双传动螺旋(2),将胶料逐级传送到排料口(5),其中在第二和第四层双传动螺旋(2)的末端分别设置五排内置销钉(3),每排设置四颗,胶粉通过内置销钉(3)后,流动方向连续被打散重排,实现胶粉的二次搅拌过程,在双传动螺旋(2)的传送作用下,推动打散的胶粉进入下一节传动螺旋继续加热脱硫,从而实现胶粉在脱硫机内部二次搅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销钉的脱硫机内搅拌装置,具有机筒(1),双传动螺旋(2),内置销钉(3),投料口(4),排料口(5),其特征是:胶料由投料口(4)进入机筒(1),通过双传动螺旋(2),将胶料逐级传送到排料口(5),其中在第二和第四层双传动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兆民轩召民王峰赵德阳张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新东岳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