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一体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485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化一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装备区、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以及MBR反应池,调节池连接有进水管,装备区内设有压滤机,调节池通过第一排水管与压滤机的进水口连通,第一排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装备区内设有中和桶,中和桶与压滤机的出水口连通,中和桶还通过第二排水管与厌氧池连通,第二排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厌氧池与好氧池连通,好氧池设有充氧泵,好氧池与MBR反应池连通,MBR反应池内设有MBR过滤装置,装备区内设有第一过滤器,第一过滤器的进水口与MBR过滤装置连通,第一过滤器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污水处理效果好,环保节能,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具有安全可靠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化一体污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到一种生化一体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工用和民用污水的处理,一种传统的处理工艺是:将排出的污水通过沉淀池、平流池、过滤装置、浓缩池、泥水分离装置等来完成污水处理的全过程,其中沉淀池是将污水在池中自然沉淀,使污水中的污物沉淀在池中底部,从而便于收集,但这种工艺设备的话占地面积大,建设费用高,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很难采用该方法进行排污处理,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处理完成的水中仍然含有大量的有机有害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生化一体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污水处理效果好,环保节能,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具有安全可靠作用。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生化一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装备区、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以及MBR反应池,所述调节池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装备区内设有压滤机(压滤机在图中未示出),所述调节池通过第一排水管与压滤机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装备区内设有中和桶,所述中和桶与压滤机的出水口连通,所述中和桶还通过第二排水管与厌氧池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所述厌氧池与好氧池连通,所述好氧池设有充氧泵,所述好氧池与MBR反应池连通,所述MBR反应池内设有MBR过滤装置,所述装备区内设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进水口与MBR过滤装置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水处理设备还设有暂存池,所述第二排水管的末端与暂存池连接,所述暂存池的底部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通过泵送管与好氧池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泵送管上设有分支管,所述分支管上设有节流阀,所述分支管的出水端朝向暂存池内。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厌氧池包括厌氧一池与厌氧二池,所述厌氧一池与厌氧二池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与厌氧一池连通,所述厌氧二池的侧壁上具有第一溢流口,所述厌氧池与好氧池通过第一溢流口连通。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好氧池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第一溢流口连通,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好氧池的底部,所述好氧池与MBR反应池之间的侧壁上具有第二溢流口,所述好氧池与MBR反应池之间通过第二溢流口连通。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厌氧池与好氧池内均设有菌种架。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消毒池,所述MBR过滤装置通过第三排水管与消毒池连接,所述第三排水管上设有第三水泵,所述消毒池通过第四排水管与第一过滤器连接,所述第四排水管上设有第四水泵。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MBR反应池的底部设有第二潜水泵,所述第二潜水泵通过第二泵送管连接好氧池。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备区内设有第一药剂桶,所述第一药剂桶通过第一加药管与调节池连通,所述第一加药管上设有第一计量泵,所述装备区内设有第二药剂桶,所述第二药剂桶通过第二加药管与中和桶连通,所述第二加药管上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备区内还设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设于出水管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依次通过调节池、压滤机、中和桶、厌氧池、好氧池以及MBR反应池的处理,是排放的水达到较高的排放标准,使排放水中含有较低含量的杂质以及较低含量的有机有害物质,污水处理效果好,并且环保节能,现场环境干净卫生,噪音低,无公害,安全可靠,安装方便,便于维修,具有较高的实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1、调节池;2、第一排水管;3、第一水泵;4、导流管;5、中和桶;6、第二排水管;7、第二水泵;8、厌氧池;801、厌氧一池;802、厌氧二池;803、隔板;804、第一溢流口;9、好氧池;901、第二溢流口;10、充氧泵;11、MBR反应池;12、MBR过滤装置;13、第一过滤器;14、暂存池;15、第一潜水泵;16、第一泵送管;1601、分支管;17、菌种架;18、第二潜水泵;19、第二泵送管;20、消毒池;21、第三排水管;22、第三水泵;23、第四排水管;24、第四水泵;25、第一药剂桶;26、第一计量泵;27、第二药剂桶;28、第二计量泵;29、第二过滤器;30、装备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生化一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装备区30、调节池1、厌氧池8、好氧池9以及MBR反应池11,所述调节池1连接有进水管,通过进水管将污水池内的废水排入到调节池1中,并向调节池1内投放相关的药剂,使废水中的杂质进行氧化、还原、絮凝、沉淀等,所述调节池1的下端设有第一出水口,应当了解第一出水口处会设有开关,所述装备区内设有压滤机,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排水管2与压滤机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2上设有第一水泵3,通过第一水泵3将调节池1内的固液混合物泵送至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所述装备区内设有中和桶5,所述中和桶5与压滤机的出水口连通,经过压滤机过滤出的清水排入中和桶5中,并且向中和桶5中投放药剂,例如酸与碱等,对清水进行PH调节以及其他处理,所述中和桶5的下端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有第二排水管6,所述第二排水管6上设有第二水泵7,所述第二排水管6与厌氧池8连通,在中和桶5中经过处理之后的清水排放至厌氧池8中,厌氧池8内投放有厌氧菌,对清水中的高分子有机物以及悬浮物进行处理,所述厌氧池8与好氧池9连通,在厌氧池8内处理之后的清水排入好氧池9中,好氧池9内投放有好氧菌,所述好氧池9内设有充氧泵10,利用充氧泵10给好氧菌提供良好的有氧环境,使其能够更好的工作,进一步对清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处理,所述好氧池9与MBR反应池11连通,经过好氧池9处理完成的清水排入MBR反应池11中,所述MBR反应池11内设有MBR过滤装置12,MBR过滤装置12为现有技术,MBR是指将超、微滤膜分离技术与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反应器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的污水处理装置,MBR综合了膜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带来的优点,MBR中活性污泥及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群体所吸附并分解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污染物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超、微滤膜组件作为泥水分离单元,可以完全取代二次沉淀池,超、微滤膜截留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微生物絮体和较大分子有机物,使之停留在装置内,使装置内获得高生物浓度,并延长有机固体停留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率,由于MBR高效的氧利用效率,和独特的间歇性运行方式,大大减少了曝气设备的运行时间和用电量,节省电耗。同时由于膜可滤除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可显著节省加药消毒所带来的长期运行费用,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不需加入絮凝剂,减少运行成本。所述装备区内设有第一过滤器13,所述第一过滤器13与MBR过滤装置12连通,MBR反应池11内的清水经过MBR过滤装置12进行过滤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化一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备区、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以及MBR反应池,所述调节池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装备区内设有压滤机,所述调节池通过第一排水管与压滤机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装备区内设有中和桶,所述中和桶与压滤机的出水口连通,所述中和桶还通过第二排水管与厌氧池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所述厌氧池与好氧池连通,所述好氧池设有充氧泵,所述好氧池与MBR反应池连通,所述MBR反应池内设有MBR过滤装置,所述装备区内设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进水口与MBR过滤装置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化一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备区、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以及MBR反应池,所述调节池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装备区内设有压滤机,所述调节池通过第一排水管与压滤机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装备区内设有中和桶,所述中和桶与压滤机的出水口连通,所述中和桶还通过第二排水管与厌氧池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所述厌氧池与好氧池连通,所述好氧池设有充氧泵,所述好氧池与MBR反应池连通,所述MBR反应池内设有MBR过滤装置,所述装备区内设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进水口与MBR过滤装置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一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设备还设有暂存池,所述第二排水管的末端与暂存池连接,所述暂存池的底部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通过泵送管与好氧池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化一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管上设有分支管,所述分支管上设有节流阀,所述分支管的出水端朝向暂存池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一体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包括厌氧一池与厌氧二池,所述厌氧一池与厌氧二池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与厌氧一池连通,所述厌氧二池的侧壁上具有第一溢流口,所述厌氧池与好氧池通过第一溢流口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豪杰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豪之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