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发光取样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67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发光取样棒,包括壳体、薄壁玻璃囊和取样头,壳体设置有空腔,壳体的由空腔往下部分是透明材质制成,壳体可被折弯,薄壁玻璃囊容置在空腔中,薄壁玻璃囊中和空腔中其一容置有过氧化物、另一容置有酯类化合物,且薄壁玻璃囊中和/或空腔中容置有荧光物料,取样头连接壳体的下端。运用荧光棒等常用的一种常规化学原理,过氧化物和酯类化合物混合反应,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使荧光物料发光,此外壳体可折弯并设置空腔,壳体下端可透光,空腔中还设置薄壁玻璃囊,薄壁玻璃成为过氧化物和酯类化合物的隔层;折弯取样棒时,薄壁玻璃囊破开,过氧化物和酯类化合物混合,光线可从壳体下端向外照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发光取样棒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可发光取样棒。
技术介绍
取样棒常用于医疗护理中,从人体皮肤、口腔等部位擦拭取样/沾取样液,然后取样端摘下放入瓶/管。现有技术中,取样棒并不具备发光能力。当医护人员采用擦拭口腔取样时,一手拿取样棒、另一手拿操作手电筒,取样操作不够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发光取样棒,使用取样棒去取样时可以先让取样棒发光,往口腔擦拭取样时能够照明,方便擦拭取样/沾取。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可发光取样棒,包括壳体、薄壁玻璃囊和取样头,所述壳体设置有空腔,所述壳体的由空腔往下部分是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壳体可被折弯,所述薄壁玻璃囊容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薄壁玻璃囊中和所述空腔中其一容置有过氧化物、另一容置有酯类化合物,且所述薄壁玻璃囊中和/或所述空腔中容置有荧光物料,所述取样头连接所述壳体的下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发光取样棒,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运用荧光棒等常用的一种常规化学原理,过氧化物和酯类化合物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发光取样棒,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0),设置有空腔(110),所述壳体(100)的由空腔(110)往下部分是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壳体(100)可被折弯;/n薄壁玻璃囊(300),容置在所述空腔(110)中,所述薄壁玻璃囊(300)中和所述空腔(110)中其一容置有过氧化物、另一容置有酯类化合物,且所述薄壁玻璃囊(300)中和/或所述空腔(110)中容置有荧光物料;/n取样头(200),连接所述壳体(100)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发光取样棒,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设置有空腔(110),所述壳体(100)的由空腔(110)往下部分是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壳体(100)可被折弯;
薄壁玻璃囊(300),容置在所述空腔(110)中,所述薄壁玻璃囊(300)中和所述空腔(110)中其一容置有过氧化物、另一容置有酯类化合物,且所述薄壁玻璃囊(300)中和/或所述空腔(110)中容置有荧光物料;
取样头(200),连接所述壳体(100)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光取样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由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壳体(100)的上端面和外周壁附着有遮光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光取样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10)中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薄壁玻璃囊(300)的垫块(610)和环绕所述薄壁玻璃囊(300)的防护套(6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光取样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由上壳(120)和下壳(130)拼装组成,取样头(200)连接在所述下壳(130)上,所述上壳(120)和所述下壳(130)分别设置有上凹部(121)和下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小茹李运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