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医用介入放射科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放射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医用介入放射科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介入技术是近年来在影像诊断学基础上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它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介入技术是在射线透视和造影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曝光量大、时间长、床边操作等特点,施术医师和患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射线的长时间照射,射线对人体的损害具有累积效应。研究表明,介入技术工作者年受照剂量是同期对照放射工作人员的几十倍,因此介入手术中的放射防护是重中之重,所谓介入手术的辐射防护,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在介入手术的曝光过程中将手术医生及病人所接受到的剂量,限制在国际放射防护组织建议的安全范围内。辐射防护的三大原则是: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当量限值(剂量控制)。通俗点说是在效益≥代价+风险的基础上运用最好的放射防护手段把射线接触者的计量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通常在医疗放射防护上有三大基本防护方法: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时间防护提到时间防护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减少透视时间,这只是最基本的时间防护原则。在实际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医用介入放射科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嵌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的外壁螺纹安装有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内设有空腔(5),所述安装座(4)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横向的液压缸(6),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下遮挡板(13),所述底座(1)的顶面左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滑动贯穿于安装座(4)内,所述安装座(4)的右壁固定安装有头盔(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医用介入放射科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嵌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的外壁螺纹安装有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内设有空腔(5),所述安装座(4)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横向的液压缸(6),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下遮挡板(13),所述底座(1)的顶面左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滑动贯穿于安装座(4)内,所述安装座(4)的右壁固定安装有头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介入放射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6)的输出端贯穿空腔(5)的上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带动杆(7),所述第一带动杆(7)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带动杆(8),所述第二带动杆(8)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三带动杆(14),所述第三带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