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63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胎,能够在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的同时发挥优异的湿地性能。轮胎具有胎面部(2)。胎面部(2)包括第一陆部(11),第一陆部(11)包括第一纵缘(11a)、第二纵缘(11b)、第一纵缘(11a)与第二纵缘(11b)之间的踏面。在踏面形成有:第一倾斜槽(21),其从第二纵缘(11b)向第一纵缘(11a)侧延伸;第二倾斜槽(22),其从第二纵缘(11b)向第一纵缘(11a)侧以与第一倾斜槽(21)反向的倾斜延伸;以及三角形状块(35),其由第一倾斜槽(21)和第二倾斜槽(22)划分出。三角形状块(35)形成有向第二纵缘(11b)侧凸出地弯曲的曲线槽(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
技术介绍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通过改善槽及刀槽的配置来提高干燥路面及湿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的轮胎。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400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近年来,随着车辆的高性能化,要求轮胎具有更优异的湿路性能。另一方面,根据槽的配置,随着湿路性能的提高,有时会损害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那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主要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的同时能够发挥湿路性能的轮胎。本专利技术是具有胎面部的轮胎,所述胎面部包括第一陆部,所述第一陆部包括第一纵缘、第二纵缘、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纵缘与所述第二纵缘之间的踏面,在所述踏面形成有:第一倾斜槽,其从所述第二纵缘向所述第一纵缘侧延伸;第二倾斜槽,其从所述第二纵缘向所述第一纵缘侧以与所述第一倾斜槽反向的倾斜延伸;以及三角形状块,其被所述第一倾斜槽、所述第二倾斜槽以及所述第二纵缘划分出,在所述三角形状块形成有向所述第二纵缘侧凸出地弯曲的曲线槽。在本专利技术的轮胎中,优选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具有胎面部,其中,/n所述胎面部包括第一陆部,/n所述第一陆部包括第一纵缘、第二纵缘、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纵缘与所述第二纵缘之间的踏面,/n在所述踏面形成有:/n第一倾斜槽,其从所述第二纵缘向所述第一纵缘侧延伸;/n第二倾斜槽,其从所述第二纵缘向所述第一纵缘侧以与所述第一倾斜槽反向的倾斜延伸;以及/n三角形状块,其由所述第一倾斜槽、所述第二倾斜槽以及所述第二纵缘划分出,/n在所述三角形状块形成有向所述第二纵缘侧凸出地弯曲的曲线槽。/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22 JP 2019-2114861.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具有胎面部,其中,
所述胎面部包括第一陆部,
所述第一陆部包括第一纵缘、第二纵缘、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纵缘与所述第二纵缘之间的踏面,
在所述踏面形成有:
第一倾斜槽,其从所述第二纵缘向所述第一纵缘侧延伸;
第二倾斜槽,其从所述第二纵缘向所述第一纵缘侧以与所述第一倾斜槽反向的倾斜延伸;以及
三角形状块,其由所述第一倾斜槽、所述第二倾斜槽以及所述第二纵缘划分出,
在所述三角形状块形成有向所述第二纵缘侧凸出地弯曲的曲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三角形状块配置在轮胎赤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第一倾斜槽与所述第二倾斜槽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曲线槽与所述第一倾斜槽以及所述第二倾斜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曲线槽在比所述第一陆部的轮胎轴向的中心位置靠所述第二纵缘侧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倾斜槽以及所述第二倾斜槽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裕佳子河越义史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