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挡风下饰板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574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汽车前挡风下饰板注塑模具,包括硬胶定模、软胶定模及回转装置,硬胶定模、软胶定模竖向相对布置,回转装置位于硬胶定模和软胶定模之间。回转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回转装置驱动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互换位置。硬胶定模内设有硬胶抽芯及硬胶抽芯驱动机构,硬胶抽芯驱动机构带动硬胶抽芯运动,其一侧配置有第一锁紧机构。软胶定模内设有软胶抽芯及软胶抽芯驱动机构,软胶抽芯驱动机构带动软胶抽芯运动,其一侧配置有第二锁紧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两套模具,两个动模采用回转装置互换位置,在注射硬胶一侧的定模和注射软胶一侧的定模分别设置大抽芯,保障了模具强度,消除其因挖空较大,易变形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前挡风下饰板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挡风下饰板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前挡风下饰板的主体结构为硬胶部分,其上部为与硬胶部分一体结构的软胶部分,软胶部分与汽车前盖的底部密封配合。所述硬胶部分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两组漏水槽,硬胶部分注塑成型后在出模方向存在倒扣结构,同时,位于上部的软胶部分注塑成型后在出模方向也存在倒扣结构,两处倒扣结构均需要大抽芯结构实现,由于两处倒扣结构分别在硬胶部分和软胶部分且距离较近,需要分别设置抽芯,难以在一套模具上实现。另外,由于抽芯较大,模板建腔后,挖空很大,模板强度不好,注塑时,受注塑力的影响,存在变形风险较大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亟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前挡风下饰板注塑模具,解决双色产品件的硬胶部分和软胶部分均存在倒扣,且倒扣量大,同一模板内设置两个大抽芯,模板挖空大,受注塑力的影响,存在变形风险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前挡风下饰板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前挡风下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胶定模、软胶定模及回转装置,硬胶定模、软胶定模竖向相对间隔布置,回转装置位于硬胶定模和软胶定模之间;/n所述回转装置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回转装置驱动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互换位置;/n硬胶定模内设有硬胶抽芯及硬胶抽芯驱动机构,硬胶抽芯驱动机构带动硬胶抽芯运动,其一侧配置有第一锁紧机构;/n软胶定模内设有软胶抽芯及软胶抽芯驱动机构,软胶抽芯驱动机构带动软胶抽芯运动,其一侧配置有第二锁紧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前挡风下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胶定模、软胶定模及回转装置,硬胶定模、软胶定模竖向相对间隔布置,回转装置位于硬胶定模和软胶定模之间;
所述回转装置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回转装置驱动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互换位置;
硬胶定模内设有硬胶抽芯及硬胶抽芯驱动机构,硬胶抽芯驱动机构带动硬胶抽芯运动,其一侧配置有第一锁紧机构;
软胶定模内设有软胶抽芯及软胶抽芯驱动机构,软胶抽芯驱动机构带动软胶抽芯运动,其一侧配置有第二锁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挡风下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回转装置包括底座、回转支承及动模固定板,回转支承的固定部分与底座的顶部固定相连;
所述动模固定板竖向布置在底座的上方,其下端与回转支承的转动部分固定相连,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分别固定于动模固定板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挡风下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背离回转装置的一侧均具有动模型芯,所述第一动模的动模型芯与第二动模的动模型芯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挡风下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硬胶定模靠近回转装置的一侧具有硬胶型腔,硬胶型腔可与任一动模型芯配合形成硬胶注塑腔,硬胶注塑腔内成型前挡风下饰板的硬胶部分,开模后,前挡风下饰板的硬胶部分留置于动模型芯上;
软胶定模靠近回转装置的一侧具有软胶型腔,软胶型腔可与带有前挡风下饰板的硬胶部分动模型芯配合形成软胶注塑腔,软胶注塑腔内成型前挡风下饰板的软胶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挡风下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胶抽芯驱动机构包括硬胶T型块及硬胶抽芯油缸,所述硬胶T型块与硬胶定模滑动配合,硬胶抽芯油缸固定在硬胶定模上,其活塞杆驱动硬胶T型块运动;
硬胶抽芯上具有与硬胶T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纪学孙文强王洪波王丁强单士友李玉宝赵云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泰科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