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顶脱模装置及注塑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斜顶脱模装置及注塑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很多产品内相关零部件大多采用塑料件,而塑料件均是通过注塑模注塑而成,为了保证各部分过渡的较平滑,相关联部分最好采用一次整体成型,其中很多相关的零部件都是倒扣的形式。目前很多小型的塑胶产品,比如咪壳、小开关键等,产品中都有内倒扣的结构,通常解决注塑模具中产品内倒扣的出模,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人工剥离方式,这种方法脱模时容易拉伤产品,只适用于一些倒扣较浅、以及对外观形状要求不高的产品;另一种是强行脱模的方式,使用斜顶和内滑块顶出产品。但是,由于一些模具内部空间不足,产品需要分步脱模、倒扣需要变速脱模、双向倒扣脱模所需空间不足、以及斜顶出倒扣方向有弧度或斜度的倒扣,在这些情况下,注塑模具无法按照常规的运动方式进行脱模。进一步地,对于一些带有环形倒扣的圆形注塑产品,其在注塑成型完成后,因四周有环形倒扣结构的干涉,使得注塑模具无法按照常规的运动方式进行脱模;因此,现有的通过斜顶脱模的方法不适用于一些需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顶脱模装置,容纳于由前模和后模形成的收容空间中,其特征在于,包括:/n斜顶件,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在所述第一导向件的自由端形成用于注塑成型产品倒扣的倒扣型芯;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连接的部分形成脱模导向面,所述脱模导向面自下而上倾斜;/n高度定位销,设置于第二顶针板上;所述第二导向件的自由端套设在所述高度定位销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顶针板上;/n脱模定位销,设置于所述前模,与所述脱模导向面接触;所述斜顶件与所述脱模定位销形成具有脱模导向面配合的可滑动连接;/n当所述第二顶针板驱动所述斜顶件沿开模方向动作时,所述斜顶件在所述脱模定位销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顶脱模装置,容纳于由前模和后模形成的收容空间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斜顶件,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在所述第一导向件的自由端形成用于注塑成型产品倒扣的倒扣型芯;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连接的部分形成脱模导向面,所述脱模导向面自下而上倾斜;
高度定位销,设置于第二顶针板上;所述第二导向件的自由端套设在所述高度定位销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顶针板上;
脱模定位销,设置于所述前模,与所述脱模导向面接触;所述斜顶件与所述脱模定位销形成具有脱模导向面配合的可滑动连接;
当所述第二顶针板驱动所述斜顶件沿开模方向动作时,所述斜顶件在所述脱模定位销的限制作用下,沿所述脱模导向面的方向自下而上运动以顶出产品,以及所述脱模导向面在水平方向产生位移而使产品的倒扣与所述倒扣型芯脱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向件的自由端,与所述倒扣型芯相对的一侧形成第一内膜导向面,所述第一内膜导向面与所述前模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脱模导向面相对的一侧形成第二内膜导向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轴向平行于开模方向,且远离所述第二导向件的一端形成所述倒扣型芯;
所述第二导向件远离所述第一导向件的一端,通过所述高度定位销与所述第二顶针板连接;
所述第一内膜导向面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导向件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长度;
所述第二内膜导向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且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导向件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长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远离所述第二导向件的一端形成所述倒扣型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应,克劳斯迈克尔莱布弗里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欧骏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