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子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大客车或者大货车上CAN总线仪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仪表是用以检测汽车各系统工作状况的装置,是各类型汽车必不可少的,驾驶员能通过汽车仪表随时掌握汽车各部件的工作状态。汽车仪表按其结构原理可分为机械仪表和电子仪表两大类。众所周知,机械式仪表是采用机械仿动的办法实现的,因而避免不了机械误差、机械磨损,致使仪表存在精度低,使用寿命短、故障率高等缺点,严重影响了汽车的整体质量,电子式仪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机械误差和机械磨损的影响,但因是采用电子模拟技术,最后还要转换成机械指针,不能彻底解决机械误差的影响,而且抗干扰能力差,可靠性不高。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汽车功能的不断增加,再仪表总成上要显示的数据越来越多,这样就要求在仪表总成上做到模拟和数字显示相结合,甚至数字化。目前没有一个自主、完善的CAN总线汽车仪表控制系统应用于汽车上,特别是大客车领域,因此我们专利技术CAN总线汽车仪表控制系统,在该行业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模拟表和电子式仪表显示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AN总线汽车仪表控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CAN总线汽车仪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仪表信息显示模块、按键开关接口模块、危急告警模块、告警显示模块四部分,其中:仪表信息显示模块,运行LIN总线协议,通过LIN总线接口与危急告警模块以及告警显示模块连接,通过内部I/O接口与按键开关接口模块进行数据交换,运行CAN总线协议,通过CAN总线接口或LIN总线接口实现外部设备状态数据的传输和交换;按键开关接口模块,输入信号为采集的数据信号,输出信号通过内部I/O接口与仪表信息显示模块连接;告警显示模块通过LIN总线接口与仪表信息显示模块连接,输出信号为由危急告警模块采集的告警信息;LIN总线协议存储在仪表信息显示模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AN总线汽车仪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仪表信息显示模块、按键开关接口模块、危急告警模块、告警显示模块四部分,其中仪表信息显示模块,运行LIN总线协议,通过LIN总线接口与危急告警模块以及告警显示模块连接,通过内部I/O接口与按键开关接口模块进行数据交换,运行CAN总线协议,通过CAN总线接口或LIN总线接口实现外部设备状态数据的传输和交换;按键开关接口模块,输入信号为采集的数据信号,输出信号通过内部I/O接口与仪表信息显示模块连接;告警显示模块通过LIN总线接口与仪表信息显示模块连接,输出信号为由危急告警模块采集的告警信息;LIN总线协议存储在仪表信息显示模块、危急告警模块、告警显示模块中,CAN总线协议存储在仪表信息显示模块中。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CAN总线汽车仪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信息显示模块包括仪表信息显示控制器、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状态信息显示模块、里程计量显示模块、控制器电源监视装置、可调背光及其驱动装置,具体连接结构为-仪表信息显示控制器由第一微控制器(U1)、第一总线锁存器(U2)、第一只读存储器(U4)、第一随机存储器(U6)、第一带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CPU监控器(U7)、第一地址译码器(U8)、第一总线驱动器(U10)组成,其中第一微控制器(U1)与第一只读存储器(U4)和第一随机存储器(U6)进行通讯,第一微控制器(U1)经第一总线锁存器(U2)分别与第一只读存储器(U4)、第一随机存储器(U6)连接,第一微控制器(U1)经地址译码器(U8)与第一总线驱动器(U10)输入端相接,第一总线驱动器(U10)输出端接第一LIN收发器(U18)连接,CAN收发器(U11)的输入端来自第一微控制器(U1),第一带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CPU监控器(U7)经SPI接口与第一微控制器(U1)进行通讯,CAN收发器(U11)的输出通过CAN总线接口与外部具有CAN总线接口的模块进行连接,LIN收发器(U18)的输出经过LIN总线接口与危急告警模块的第二LIN收发器(U19)、告警显示模块的第三LIN收发器(U20)连接;-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由第二~三总线连接器(U21~U22)、第一~第二步进电机驱动器(U32~U33)组成,其中第一步进电机驱动器(U32)的输入端接第二总线连接器(U21),第二总线连接器(U21)的输入端来自第一微控制器(U1),第一步进电机驱动器(U32)的输出端接车速里程表、发动机转速表、燃油量表和水温表;第二步进电机驱动器(U33)的输入端接第三总线连接器(U22),第三总线连接器(U22)的输入端来自第一微控制器(U1),第二步进电机驱动器(U33)的输出端接蓄电池电压表;-状态信息显示模块由第四~第七总线驱动器(U23、U28~U30)、第一~第四功率驱动器(U36~U39)和发光管组成,其中第一功率驱动器(U36)的输入端接第四总线驱动器(U23),第四总线驱动器(U23)的输入端来自第一微控制器(U1)和第二译码器(U35),第一功率驱动器(U36)的输出端接7路发光管;第二功率驱动器(U37)的输入端接第五总线驱动器(U28),第五总线驱动器(U28)的输入端来自第一微控制器(U1)和第二译码器(U35),第二功率驱动器(U37)的输出端接7路发光管,第三功率驱动器(U38)的输入端接第六总线驱动器(U29),第六总线驱动器(U29)的输入端来自第一微控制器(U1)和第二译码器(U35),第三功率驱动器(U38)的输出端接7路发光管,第四功率驱动器(U39)的输入端接第七总线驱动器(U30),第七总线驱动器(U30)的输入端来自第一微控制器(U1)和第二译码器(U35),第四功率驱动器(U39)的输出端接7路发光管,第二译码器(U35)的输入来自第一微控制器(U1);-里程计量显示模块由第一总线接收发送器(U34)和第一液晶驱动器(J8)组成,其中第一液晶驱动器(J8)的输入端接第一总线接收发送器(U34),第一总线接收发送器(U34)的输入端来自第一微控制器(U1),第一液晶驱动器(J8)的输出端经第一液晶驱动器(J8)至LCD液晶屏;-控制器电源监视装置由第一带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CPU监控器(U7)组成,第一带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CPU监控器(U7)的输出端与第一微控制器(U1)的复位引脚相连接;-可调背光及其驱动装置由背光驱动器(U95)组成,背光驱动器(U95)的输入来自第一微控制器(U1),背光驱动器(U95)的输出端为背光管(J1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CAN总线汽车仪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开关接口模块的具体连接结构为按键开关接口模块由第一~第六总线发送器(U40~U43、U83~U84)组成,其第一~第六总线发送器(U40~U43、U83~U84)的输出端均与第一微控制器(U1)连接,输入信号分别为一组二极管的阳极端,所述二极管的阴极端接外部设备。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CAN总线汽车仪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危急告警模块包括危急告警控制器、智能功率驱动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具体连接结构为-危急告警控制器由第二微控制器(U86)和第二LIN收发器(U19)组成,其中第二微控制器(U86)的输出经过第5二极管(D5)以及第10三极管(T10)反相后与智能功率驱动模块连接,输入端与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出相连,第二LIN收发器(U19)的输入端经第二三极管(T2)与第二微控制器(U86)连接,输出端经过LIN总线接口与信息显示模块中的第一LIN收发器(U18)、告警显示模块中的第三LIN收发器(U20)连接;-智能功率驱动模块,由输出驱动电路、断线检测电路、过流检测电路、短路检测电路和过流及短路保护电路组成,其中输出驱动电路由第296电阻(R296)、第96电阻(R96)、第210稳压管(D210)、第39场效应管(T39)组成,第96电阻和第296电阻的一个结点为输入端,与危急告警控制器中的第10三极管(T10)的输出端相连,第296电阻(R296)另一端经过场效应管(T39)与外部设备连接;断线检测电路由第36三极管(T36)和第40三极管(T40)组成,第40三极管(T40)集电极与第36三极管(T36)的基极连接,第36三极管(T36)的发射极接第39场效应管(T39),第40三极管(T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冬清,张化锴,狄艳军,王子威,张春峰,陶建,杨轶,王靖震,褚明杰,郑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科正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