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组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源生产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背光源(BackLight)是位于液晶面板(LCD)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LCM)视觉效果,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是通过背光源发出的光亮来照亮液晶面板显示的图像。背光源主要包括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直下式背光源通常是直接设置沿着液晶面板表面均布的朝向液晶面板发光的光源以对液晶面板进行照亮,而侧入式则是在液晶面板的侧边上设置沿着液晶面板的平面方向发光的光源,并且设置平行于液晶面板的导光板,光源发出的光从导光板的侧边入射进导光板内,入射进导光板的大部分光会在导光板的前后表面发生全反射,最终沿着导光板的内部从导光板的另一侧边射出,通过在导光板上设置用于破坏全反射的网点来使光朝向液晶面板的方向射出导光板,通过合理的布局用于破坏全反射的网点,可以使得出射的光在导光板的整个表面上达到均匀,避免局部过亮或过暗。侧入式背光源有采用U折背板的结构方式,即背板的一侧边缘弯折成U形槽,U形槽用于安放灯条,导光板的侧边也插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组件(1)和拨片(2),所述的移动组件(1)至少具有沿U折背板(3)的U形槽深度方向的第一活动自由度和垂直于U折背板表面方向的第二活动自由度,所述的拨片(2)由移动组件(1)驱动移动,所述的拨片(2)在移动组件(1)的带动下插入U形槽口部并与U形槽侧壁上的遮光条(4)接触以使遮光条(4)向U形槽的侧壁外侧方向外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组件(1)和拨片(2),所述的移动组件(1)至少具有沿U折背板(3)的U形槽深度方向的第一活动自由度和垂直于U折背板表面方向的第二活动自由度,所述的拨片(2)由移动组件(1)驱动移动,所述的拨片(2)在移动组件(1)的带动下插入U形槽口部并与U形槽侧壁上的遮光条(4)接触以使遮光条(4)向U形槽的侧壁外侧方向外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2)倾斜于U折背板(3)表面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2)为弹性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2)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组件(1)采用关节机械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组件(1)包括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和第二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的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的运动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虹华,李思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兆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