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轻合金铸轧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439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合金铸轧实验装置,属于轻合金铸造领域,针对现有缺少一种能够实现双辊铸造和轧制一体化成形装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将合金加热和浇注合为一体,合金加热后保温,熔炼炉直接推到轧辊上方,转动熔炼炉旋转拨轮,熔炼炉盖自动开启,合金熔体直接倾倒在两轧辊间的辊缝中。合金熔体在浇注前一直处于保温状态,从而减少了合金熔体的热量损失,亦降低了合金氧化的程度,同时整个操作过程安全性较高。在轧辊外侧设置冷却通道配合了轧辊调整的难度,也降低了轧辊的加工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始终保持两个轧辊的轴线平行和同步调节,通过传动路线的改进,实现了两个轧辊的同步对向旋转,保证加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合金铸轧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轻合金铸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合金铸轧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双辊铸造和轧制一体化成形是冶金领域,亦是材料科学领域内的一项较前沿技术,双辊铸造和轧制一体化成形技术是以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轧辊作为金属材料的结晶器,将金属熔体浇注到由两个轧辊缝隙部位构成的区域,于是可以直接将合金熔体铸成所需要尺寸的薄带。双辊铸造和轧制一体化成形将是金属凝固结晶和轧制变形过程的有机的结合起来,也就是熔融金属在结晶凝固的同时还要承受两个轧辊的压力加工和塑性变形,于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从液态金属到固态薄带成形的整个工艺过程。双辊液态铸轧取消了传统的热轧工序,也就是不经过中间冷却和再加热工序,由液态金属直接铸轧薄板,从而大大缩短了生产流程。但由于各工艺参数如浇注温度、铸轧速度、辊缝尺寸等对铸轧一体成形过程影响较大,从而使双辊铸造和轧制一体化成形控制十分复杂。传统铸轧实验装置中熔炼炉与铸轧设备分开布置,合金熔体在运输的过程中存在热量损失、氧化问题,而且由于操作不当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此外,冷却速度对合金性能影响较大,传统铸轧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合金铸轧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熔炼炉部分,下层为轧辊部分;/n熔炼炉部分主要包括一个熔炼炉,该熔炼炉的合金熔炼炉外壳(8)的左右两侧分别装有熔炼炉旋转左支撑座(11)和熔炼炉旋转右支撑座(16);熔炼炉旋转左支撑座(11)与合金熔炼炉体左旋转轴(10)固定连接,合金熔炼炉体左旋转轴(10)的端部通过合金熔炼炉体左旋转轴轴承(69)和合金熔炼炉体左旋转轴轴承端盖(70)装于熔炼炉左固定座(7)的内孔中;熔炼炉旋转右支撑座(16)与合金熔炼炉体右旋转轴(17)固定连接,合金熔炼炉体右旋转轴(17)的端部通过合金熔炼炉体右旋转轴轴承端盖(61)和合金熔炼炉体右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合金铸轧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熔炼炉部分,下层为轧辊部分;
熔炼炉部分主要包括一个熔炼炉,该熔炼炉的合金熔炼炉外壳(8)的左右两侧分别装有熔炼炉旋转左支撑座(11)和熔炼炉旋转右支撑座(16);熔炼炉旋转左支撑座(11)与合金熔炼炉体左旋转轴(10)固定连接,合金熔炼炉体左旋转轴(10)的端部通过合金熔炼炉体左旋转轴轴承(69)和合金熔炼炉体左旋转轴轴承端盖(70)装于熔炼炉左固定座(7)的内孔中;熔炼炉旋转右支撑座(16)与合金熔炼炉体右旋转轴(17)固定连接,合金熔炼炉体右旋转轴(17)的端部通过合金熔炼炉体右旋转轴轴承端盖(61)和合金熔炼炉体右旋转轴轴承(62)装于熔炼炉右固定座(19)的内孔中;
熔炼炉旋转拨轮轴(63)与合金熔炼炉体右旋转轴(17)平行,熔炼炉旋转拨轮轴(63)的右端固定装有熔炼炉旋转拨轮(20),熔炼炉旋转拨轮轴(63)的中部通过熔炼炉旋转拨轮轴右轴承盖(64)、熔炼炉旋转拨轮轴右轴承(65)、熔炼炉旋转拨轮轴左轴承(66)和熔炼炉旋转拨轮轴左轴承端盖(67)装于熔炼炉右固定座(19)的另一内孔中;熔炼炉旋转拨轮轴(63)的左端固定安装熔炼炉旋转小齿轮(68),熔炼炉旋转大齿轮(94)固定安装在合金熔炼炉体右旋转轴(17)上,熔炼炉旋转小齿轮(68)与熔炼炉旋转大齿轮(94)啮合传动;
熔炼炉左支撑滑块(6)和熔炼炉右支撑滑块(21)分别固定安装在熔炼炉左固定座(7)和熔炼炉右固定座(19)的下方;熔炼炉左支撑滑块(6)和熔炼炉右支撑滑块(21)分别与熔炼炉左支撑导轨(5)和熔炼炉右支撑导轨(22)滑动配合;熔炼炉左支撑导轨(5)和熔炼炉右支撑导轨(22)固定安装在熔炼炉左支撑导轨托板(4)和熔炼炉右支撑导轨托板(23)的上表面;熔炼炉左支撑导轨托板(4)和熔炼炉右支撑导轨托板(23)固定安装在熔炼炉导轨托板前支撑板(38)和熔炼炉导轨托板后支撑板(43)的上方;熔炼炉前左支柱(1)和熔炼炉前右支柱(26)上方与熔炼炉导轨托板前支撑板(38)固定连接,熔炼炉后右支柱(47)和熔炼炉后左支柱(56)与熔炼炉导轨托板后支撑板(43)固定连接;熔炼炉前左支柱(1)、熔炼炉前右支柱(26)、熔炼炉后右支柱(47)和熔炼炉后左支柱(56)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32)的上表面;
所述轧辊部分主要包括:左轧辊(74)和右轧辊(90);其中,左轧辊(74)通过左轧辊前轴承端盖(72)、左轧辊前轴承(73)、左轧辊后轴承(75)和左轧辊后轴承端盖(76)装在左轧辊前支撑柱(2)和左轧辊后支撑柱(55)的安装孔中;左轧辊端部大齿轮(54)固定安装在左轧辊(74)的端部;左轧辊前支撑柱(2)和左轧辊后支撑柱(55)固定安装在左轧辊底板(34)的上表面;右轧辊(90)通过右轧辊前轴承(91)、右轧辊前轴承端盖(92)、右轧辊后轴承端盖(88)和右轧辊后轴承(89)装在右轧辊前支撑柱(25)和右轧辊后支撑柱(48)的安装孔内;右轧辊端部大齿轮(49)固定安装在右轧辊(90)的端部;右轧辊前支撑柱(25)和右轧辊后支撑柱(48)固定安装在右轧辊底板(30)的上表面;左轧辊底板(34)和右轧辊底板(30)下表面设有燕尾槽,装在底座(32)上表面对应的导轨上;可拆卸的左右轧辊前支撑柱固定连接板(41)用于固定连接左轧辊前支撑柱(2)和右轧辊前支撑柱(25);可拆卸的左右轧辊后支撑柱固定连接板(42)用于固定连接右轧辊后支撑柱(48)和左轧辊后支撑柱(55);合金熔体导流槽(95)固定安装在左右轧辊前支撑柱固定连接板(41)和左右轧辊后支撑柱固定连接板(42)的上表面;
左轧辊前支撑柱(2)和左轧辊后支撑柱(5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轧辊冷却通道(3),右轧辊前支撑柱(25)和右轧辊后支撑柱(4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轧辊冷却通道(24);左轧辊冷却通道(3)和右轧辊冷却通道(24)的前端分别装有左轧辊冷却通道输入管(71)和右轧辊冷却通道输入管(93),冷却介质从液氮储藏罐(31),通过增压阀(33)和输送管路(37)分出两路与左轧辊冷却通道输入管(71)和右轧辊冷却通道输入管(93)相连接;
轧辊旋转输入轴(44)通过左小齿轮轴前轴承端盖(78)、左小齿轮轴前轴承(79)、左小齿轮轴后轴承(80)和左小齿轮轴后轴承端盖(81)装于调节滑块(60)的安装孔中,轧辊旋转输入轴(44)的前端装有调节滑块左小齿轮(77),轧辊旋转输入轴(44)的后端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实现轧辊动力输入;右小齿轮轴(83)通过右小齿轮轴后轴承端盖(82)、右小齿轮轴后轴承(84)、右小齿轮轴前轴承(85)和右小齿轮轴前轴承端盖(86)装于调节滑块(60)的安装孔中,右小齿轮轴(83)的前端装有调节滑块右小齿轮(87);右轧辊端部大齿轮(49)与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家旺吴文豪查敏王慧远赵泼李志刚马品奎任明文管志平贾红杰王明辉徐进周晓丽韩洪江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