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侧翻边的连续模生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37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侧翻边的连续模生产机构,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翻边模组件,翻边模组件包括翻边凹模和翻边凸模,翻边凹模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凹模和第二凹模,第一凹模开设有第一缺口,第二凹模开设有第二缺口,第一凹模固定设置于下模座上,第二凹模通过横移与第一凹模配合,以使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围成与翻边凸模配合的翻边孔;复位组件,复位组件施加第二凹模背离第一凹模移动的弹性力;以及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座的第一驱动块,第一驱动块随上模座下移,以驱动第二凹模克服复位组件的弹性力朝第一凹模方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干涉产品翻边,产品可顺利上浮,产品可在连续模上完成翻边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侧翻边的连续模生产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侧翻边的连续模生产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连续模中,汽车配件的部分产品需要在内侧进行翻边冲孔,例如亮条,产品在翻边操作后,产品内侧翻边板会与翻边凹模干涉,会出现料带无法上浮的问题。若连续模操作完其它工序后,在对产品进行翻边冲孔,显然是降低效率。因此,亟需一种连续模生产机构,适用于产品侧翻边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侧翻边的连续模生产机构,不干涉产品翻边,产品可顺利上浮,产品可在连续模上完成翻边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侧翻边的连续模生产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翻边模组件,所述翻边模组件包括翻边凹模和翻边凸模,所述翻边凹模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凹模和第二凹模,所述第一凹模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凹模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凹模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模座上,所述第二凹模通过横移与所述第一凹模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围成与所述翻边凸模配合的翻边孔;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施加所述第二凹模背离所述第一凹模移动的弹性力;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座的第一驱动块,所述第一驱动块随所述上模座下移,以驱动所述第二凹模克服所述复位组件的弹性力朝所述第一凹模方向移动。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模连接有可在所述下模座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布置有第一斜楔面,所述第一驱动块布置有与所述第一斜楔面配合的第二斜楔面,所述第一驱动块下移时,所述第二斜楔面抵压所述第一斜楔面从而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朝所述第一凹模方向移动。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块和所述第一滑块均具有相配合的垂直面,两个所述垂直面相贴合以使所述第二凹模贴合所述第一凹模。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缺口倾斜朝上布置,所述第二缺口倾斜朝下布置。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模截面呈L状,所述第一凹模凹口倾斜向上,所述第二凹模呈L状,所述第二凹模凹口倾斜向下。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座安装有驱动所述翻边凸模动作的冲模组件,所述冲模组件包括可在所述下模座滑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翻边凸模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座的第二驱动块,所述第二驱动块随所述上模座下移,以驱动所述第二滑块上的所述翻边凸模朝翻边孔移动。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块布置有第三斜楔面,所述第二驱动块布置有与所述第三斜楔面配合的第四斜楔面,所述第二驱动块下移时,所述第四斜楔面抵压所述第三斜楔面从而驱动所述第二滑块朝所述翻边凹模方向移动。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冲模组件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施加所述第二滑块背离所述翻边凹模移动的弹性力。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座设置有支撑料,所述上模座设置有上压料。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块随上模座下移时,推动第二凹模克服复位组件的弹性力朝第一凹模方向移动,第二凹模上的第二缺口和第一凹模上的第一缺口配合,围成翻边孔,翻边凸模可冲翻边孔进行冲孔,对产品进行翻边,翻边完成后,第一驱动块随上模座上移,此时,复位组件的弹性力使得第二凹模背离第一凹模移动,当产品进行脱料时,产品内侧翻边板不会受到第二凹模的干涉,可顺利上浮。本专利技术不干涉产品翻边,产品可顺利上浮,产品可在连续模上完成翻边工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翻边后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上模座为打开状态;图4是图3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C圈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上模座为闭合状态;图7是图6的剖视图;图8是图7中E圈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和图2,产品10需要在内侧进行翻边操作,形成翻边洞11,翻边洞11四周有翻边板12。现有技术中,位于上侧的翻边板12会与翻边凹模干涉,无法取出产品。参照图3至图8,一种用于侧翻边的连续模生产机构,包括上模座21、下模座31、翻边模组件、复位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其中,上模座21和下模座31上下设置,下模座31设置有支撑料36用于支撑产品10,上模座21设置有上压料22用于压紧产品10。翻边模组件包括翻边凹模32和翻边凸模331,翻边凹模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凹模321和第二凹模322。如图5和图8所示,第一凹模321开设有第一缺口323,第二凹模322开设有第二缺口324,第一凹模321固定设置于下模座31上,第二凹模322通过横移与第一凹模321配合,以使第一缺口323和第二缺口324围成与翻边凸模331配合的翻边孔335。本实施例中,第一缺口323倾斜朝上布置,第二缺口324倾斜朝下布置,可以理解的是,倾斜设置是为了,第二凹模322在横移过程中,不容易与第一凹模321干涉。更加具体的,第一凹模321截面呈L状,第一凹模321凹口倾斜向上,第二凹模322呈L状,第二凹模322凹口倾斜向下,从图5可知,第二凹模322凹口成型有所述第二缺口324,而第一凹模321另设第一缺口323。复位组件施加第二凹模322背离第一凹模321移动的弹性力。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座21的第一驱动块23,第一驱动块23随上模座21下移,以驱动第二凹模322克服复位组件的弹性力朝第一凹模321方向移动。参照图3至图5,将产品10放在支撑料36上,上模座21下行,上压料22压住产品10。第一驱动块23随上模座21下移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侧翻边的连续模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下设置的上模座(21)和下模座(31);/n翻边模组件,所述翻边模组件包括翻边凹模(32)和翻边凸模(331),所述翻边凹模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凹模(321)和第二凹模(322),所述第一凹模(321)开设有第一缺口(323),所述第二凹模(322)开设有第二缺口(324),所述第一凹模(321)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模座(31)上,所述第二凹模(322)通过横移与所述第一凹模(321)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缺口(323)和所述第二缺口(324)围成与所述翻边凸模(331)配合的翻边孔(335);/n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施加所述第二凹模(322)背离所述第一凹模(321)移动的弹性力;以及/n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座(21)的第一驱动块(23),所述第一驱动块(23)随所述上模座(21)下移,以驱动所述第二凹模(322)克服所述复位组件的弹性力朝所述第一凹模(321)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侧翻边的连续模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下设置的上模座(21)和下模座(31);
翻边模组件,所述翻边模组件包括翻边凹模(32)和翻边凸模(331),所述翻边凹模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凹模(321)和第二凹模(322),所述第一凹模(321)开设有第一缺口(323),所述第二凹模(322)开设有第二缺口(324),所述第一凹模(321)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模座(31)上,所述第二凹模(322)通过横移与所述第一凹模(321)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缺口(323)和所述第二缺口(324)围成与所述翻边凸模(331)配合的翻边孔(335);
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施加所述第二凹模(322)背离所述第一凹模(321)移动的弹性力;以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座(21)的第一驱动块(23),所述第一驱动块(23)随所述上模座(21)下移,以驱动所述第二凹模(322)克服所述复位组件的弹性力朝所述第一凹模(321)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侧翻边的连续模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模(322)连接有可在所述下模座(31)滑动的第一滑块(35),所述第一滑块(35)布置有第一斜楔面,所述第一驱动块(23)布置有与所述第一斜楔面配合的第二斜楔面,所述第一驱动块(23)下移时,所述第二斜楔面抵压所述第一斜楔面从而驱动所述第一滑块(35)朝所述第一凹模(321)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侧翻边的连续模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块(23)和所述第一滑块(35)均具有相配合的垂直面,两个所述垂直面相贴合以使所述第二凹模(322)贴合所述第一凹模(3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侧翻边的连续模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弹簧(34),所述第一弹簧(34)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智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敏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