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连续模内实现负角成型的双斜楔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37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连续模内实现负角成型的双斜楔机构,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下端面设置有可弹性活动的上模板;压模组件,压模组件包括设置在下模座的下模单元和设置在上模板的上压料,上压料与下模单元相互配合以压住产品,下模单元包括下模板和成型凹模,上模座安装有驱动成型凹模朝下模板方向移动闭合的第一楔形驱动块;以及负角成型组件,负角成型组件包括安装在上模板的上成型凸模以及安装在上模座的第二楔形驱动块,上压料闭合下模单元后,上模座通过驱动第二楔形驱动块下行,以使上成型凸模朝下模单元闭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连续模内的负角成型,料带上浮时不会发生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连续模内实现负角成型的双斜楔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在连续模内实现负角成型的双斜楔机构
技术介绍
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在连续模中,汽车配件的部分产品侧边需要进行负角成型,但是,产品侧边进行负角成型的时候,负角的成型后会与成型凹模发生干涉,会出现料带无法上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在连续模内实现负角成型的双斜楔机构,能实现连续模内的负角成型,料带上浮时不会发生干涉。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在连续模内实现负角成型的双斜楔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下端面设置有可弹性活动的上模板;压模组件,所述压模组件包括设置在下模座的下模单元和设置在所述上模板的上压料,所述上压料与所述下模单元相互配合以压住产品,所述下模单元包括下模板和成型凹模,所述上模座安装有驱动所述成型凹模朝所述下模板方向移动闭合的第一楔形驱动块;以及负角成型组件,所述负角成型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连续模内实现负角成型的双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下设置的上模座(21)和下模座(31),所述上模座(21)下端面设置有可弹性活动的上模板(22);/n压模组件(40),所述压模组件(40)包括设置在下模座(31)的下模单元(42)和设置在所述上模板(22)的上压料(41),所述上压料(41)与所述下模单元(42)相互配合以压住产品(10),所述下模单元(42)包括下模板(421)和成型凹模(422),所述上模座(21)安装有驱动所述成型凹模(422)朝所述下模板(421)方向移动闭合的第一楔形驱动块(45);以及/n负角成型组件(50),所述负角成型组件(50)包括安装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连续模内实现负角成型的双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下设置的上模座(21)和下模座(31),所述上模座(21)下端面设置有可弹性活动的上模板(22);
压模组件(40),所述压模组件(40)包括设置在下模座(31)的下模单元(42)和设置在所述上模板(22)的上压料(41),所述上压料(41)与所述下模单元(42)相互配合以压住产品(10),所述下模单元(42)包括下模板(421)和成型凹模(422),所述上模座(21)安装有驱动所述成型凹模(422)朝所述下模板(421)方向移动闭合的第一楔形驱动块(45);以及
负角成型组件(50),所述负角成型组件(50)包括安装在所述上模板(22)的上成型凸模(51)以及安装在所述上模座(21)的第二楔形驱动块(54),所述上压料(21)闭合所述下模单元(42)后,所述上模座(21)通过驱动第二楔形驱动块(54)下行,以使所述上成型凸模(51)朝所述下模单元(42)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连续模内实现负角成型的双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21)设置有供上模板(22)活动的导柱(23),所述上模座(21)与所述上模板(2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24),以使所述上压料(41)闭合所述下模单元(42)后,所述第二楔形驱动块(54)驱动所述上成型凸模(51)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连续模内实现负角成型的双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凹模(422)连接有下滑块(43),所述下滑块(43)具有与所述第一楔形驱动块(45)配合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智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敏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