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和信息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434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被构成得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被构成得用于与所述显示单元相接触的弹性体;被构成得用于与所述弹性体相接触的压制部件;以及用于接收所述压制部件的接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在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接收部件之间产生反弹从而使得所述压制部件压制所述弹性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某种显示器件(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的显示装置和信息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具有LCD的信息终端(诸如笔记本PC)已被普遍使用。随着使用的日益增加,信息终端的跌落事故也日益增加。作为跌落事故的结果,就是信息终端的LCD的损坏。一些人试图在信息终端的壳体与LCD之间插入一些减震材料,用于防止由于跌落事故而导致的LCD的损坏。在具有壳体与LCD的信息终端的示例中,铰链也由用于螺紧LCD单元和保护基底的螺丝螺紧。这种技术用于防止将作用在主体上的震动直接传输到LCD,但是所述防止作用是不足的,因为所述螺丝将所述壳体与LCD刚性地连接在一起。因此,一些震动通过所述螺丝传输到LCD(例如,见JP-A-2004-4721)。信息终端的另一个示例,减震材料被形成得类似于LCD的框缘(architrave),所述减震材料的内部尺寸被设计得小于LCD的外部尺寸,并且LCD被装配于减震材料的内侧中。这种技术用于很好地防止将作用在主体上的震动传输到LCD。依照这种技术,所述减震材料填满所述壳体与LCD之间的间隙,并且牢固地将LCD箍紧于所述壳体上。但是这种技术使得装配困难。在该装配中,需要很大力将减震材料压制于LCD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中(例如,见JP-A-2001-183634)。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容易的装配而良好地保持安全的显示装置。依照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显示装置,包括被构成得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被构成得用于与所述显示单元相接触的弹性体;被构成得用于与所述弹性体相接触的压制部件;以及用于接收所述压制部件的接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在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接收部件之间产生反弹从而使得所述压制部件压制所述弹性体。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进行阅读时,能够从非限定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很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及其附带的优点,其中图1示出了笔记本PC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在平行于LCD单元的显示面的平面中的显示部分的截面图;图3示出了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靠近于螺丝孔和螺丝的部分的截面图;图4示出了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在平行于LCD单元的左侧面的平面中的显示部分的截面图;图5示出了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在平行于LCD单元的显示面的平面中显示部分的没有滑离的截面图;图6示出了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靠近于螺丝孔和螺丝的部分的没有滑离的截面图;图7示出了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在平行于LCD部分的侧面的平面中显示部分的没有滑离的截面图;图8示出了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在平行于LCD单元的显示面的平面中的显示部分的截面图;图9示出了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靠近于螺丝孔和螺丝的部分的截面图;图10示出了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在平行于LCD单元的显示面的平面中的显示部分的截面图;图11示出了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在平行于LCD单元的侧面的平面中的显示部分的截面图;图12示出了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在平行于LCD单元的显示面的平面中的显示部分的截面图;图13示出了第五实施例所涉及的在平行于LCD单元的显示面的平面中的显示部分的截面图;图14示出了第六实施例所涉及的在平行于LCD单元的显示面的平面中的显示部分的截面图;图15示出了第六实施例所涉及的在平行于LCD单元的显示面的平面中的显示部分的截面后视图;图16示出了第六实施例所涉及的在平行于LCD单元的侧面的平面中的显示部分的截面图;图17示出了第七实施例所涉及的显示部分的透视截面图;图18示出了第六实施例所涉及的在平行于LCD单元的侧面的平面中的显示部分的截面图;图19示出了第八实施例所涉及的显示部分的透视截面图;图20示出了第九实施例所涉及的在平行于LCD单元的显示面的平面中的显示部分的截面图;图21示出了第九实施例所涉及的靠近于螺丝孔和螺丝的部分的截面图;图22示出了第十实施例所涉及的在平行于LCD单元的显示面的平面中的显示部分的截面图;图23示出了第十实施例所涉及的靠近于螺丝孔和螺丝的部分的截面图;图24示出了第十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在平行于LCD单元的侧面的平面中在压制侧部橡胶之前的显示部分的截面图;图25示出了第十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在平行于LCD单元的侧面的平面中的显示部分的截面图,其中垫压制侧部橡胶;图26示出了第十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在平行于LCD单元的显示面的平面中的显示部分的截面图; 图27示出了第十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显示器的分解图;以及图28示出了靠近于螺丝支撑部件的螺丝孔和螺丝的部分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进行描述,其中在所有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零件。(第一实施例)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笔记本PC 1的第一非限定性实施例的示例的透视图。笔记本PC 1包括主体2、铰链3、以及具有LCD单元101的显示部分100。主体2具有键盘、点击按钮(click button)等。主体2处理由使用者使用键盘和点击按钮输入的数据,并且依照所述处理输出用于显示给使用者的图像数据。铰链3以可转动的方式将显示部分100支撑于主体2上。显示部分100依照来自于主体2的图像数据显示图像。图2示出了在平行于LCD单元101的显示面1011的平面中的显示部分100的截面图。显示部分100包括用作显示单元的LCD单元101、用作接收部件或外壳的壳体102,用作弹性体的侧部橡胶103以及用作压制部件的螺丝104。诸如侧部橡胶103和以下所述的其他橡胶等弹性体可不仅由橡胶制成而且也可由诸如氨基甲酸乙酯或其他公知弹性材料等发泡体制成。LCD单元101具有由诸如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外部框架。LCD单元101具有显示面1011。LCD单元101依照来自于主体2的图像数据在显示区域1012中显示图像。显示区域1012在LCD单元101的前面。诸如LCD顶面1014、LCD右侧面1015、LCD底面1016和LCD左侧面1017的四个面(它们被统称为LCD侧面1013)具有一定厚度,并且承受来自于侧部橡胶103的压力。壳体102是用于保护LCD单元101的壳体。壳体102覆盖侧部橡胶103和除显示区域1012以外的显示面1011。用作外壳的壳体102包括铰链接合201、LCD容纳空间202、以及螺丝孔203。铰链接合201与主体2旋转地连接。LCD容纳空间202被形成在壳体102内部。壳体的内侧侧面1023是LCD容纳空间202面对LCD侧面1013的内表面。LCD容纳空间202容纳LCD单元101和侧部橡胶103。螺丝孔203具有与螺丝104相对应的螺旋,并且穿通壳体102。螺丝孔203连接壳体102的外部与LCD容纳空间202。螺丝孔203被形成在壳体的每个内侧侧面1023上。每个螺丝孔203在深度上都分别垂直于LCD侧面1013。侧部橡胶103具有接触LCD侧面1013的侧部橡胶接触部分1031。侧部橡胶103还具有与螺丝104相接触的侧部橡胶压制部分1032,位于侧部橡胶接触部分1031后面。螺丝孔203面对侧部橡胶压制部分1032。螺丝104的推力适当地传输到侧部橡胶接触部分1031。侧部橡胶103被形成得类似于围绕LCD单元101的框架。侧部橡胶103被布置在LCD单元101和壳体的内侧侧面1023之间的间隙中。侧部橡胶103缓冲从壳体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被构成得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被构成得用于与所述显示单元相接触的弹性体;被构成得用于与所述弹性体相接触的压制部件;以及被构成得用于接收所述压制部件的接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在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接收部件之间产生反弹从而使得所述压制部件压制所述弹性体。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9-27 2004-279914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被构成得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被构成得用于与所述显示单元相接触的弹性体;被构成得用于与所述弹性体相接触的压制部件;以及被构成得用于接收所述压制部件的接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在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接收部件之间产生反弹从而使得所述压制部件压制所述弹性体。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部件为螺丝,并且所述接收部件具有所述螺丝螺紧于其中的螺丝孔。3.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部件为片簧。4.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部件为用于将显示单元容纳于其中的壳体。5.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面对所述压制部件的显示单元的第二面后面的显示单元的第一面不面对所述压制部件。6.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具有用于与所述显示单元的四个面相接触的长度。7.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至少具有四个面,所述弹性体被形成为四个杆,并且将它们分别布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每个面与接收部件之间。8.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弹性体被布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个面与接收部件之间。9.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具有第一面和与第一面相邻的第二面,并且所述弹性体具有用于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浩之川村法靖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