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鞋垫以及设有该鞋垫的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23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鞋垫,包括垫本体和位于垫本体两侧的减震块组,所述垫本体由PU材料制成,内设中空层,所述垫本体上设有多个贯穿垫本体的通孔,所述减震块组包括三个由泡沫塑料材料制成的块体,块体的纵截面面积由减震垫的首端朝向尾端逐渐递增。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减震鞋垫位于鞋底本体的脚跟部位置,所述鞋底本体与减震垫一体注塑成型,所述鞋底本体由橡胶材料注塑而成,在注塑时橡胶材料流至垫本体的通孔内,形成缓冲柱,所述鞋本体的两侧开设由供块体穿设的开口槽。这样结构设置,使得鞋底的减震能力更佳,而且适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鞋垫以及设有该鞋垫的鞋底
本技术涉及鞋底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减震鞋垫的鞋底。
技术介绍
鞋底是鞋子组成最重要的部分,鞋底通常具有抗压减震,保护人体足部的作用。市场上常见的减震鞋底,是在鞋底的上部和鞋底的下部之间设置有可形成气垫的储气腔,利用储气腔带来缓震的效果。但是这样的鞋底在穿戴时,如果发生硬物刺穿的情况,会导致储气腔破裂,破裂后的储气腔无法继续具备缓震的作用,直接影响了鞋底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因此改进鞋底的结构,使其具备良好的缓震功能,且使用寿命长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效果更好的减震鞋垫以及设有该鞋垫的鞋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鞋垫,包括垫本体和位于垫本体两侧的减震块组,所述垫本体由PU材料制成,内设中空层,所述垫本体上设有多个贯穿垫本体的通孔,所述减震块组包括三个由泡沫塑料材料制成的块体,块体的纵截面面积由减震垫的首端朝向尾端逐渐递增。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减震鞋垫位于鞋底本体的脚跟部位置,所述鞋底本体与减震垫一体注塑成型,所述鞋底本体由橡胶材料注塑而成,在注塑时橡胶材料流至垫本体的通孔内,形成缓冲柱,所述鞋本体的两侧开设由供块体穿设的开口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设有两个U形的减震片,所述减震片位于鞋底本体的脚掌部和脚跟部,所述鞋底本体的脚掌部和脚跟部均设有供减震片嵌设的U形凹槽,所述减震片由多个呈椭圆状的减震球拼接而成,相邻的减震球之间形成内凹夹槽,所述U形凹槽内设有与内凹夹槽适配的夹块,所述夹块与鞋底本体呈一体结构设置,当减震片位于U形凹槽内时,所述减震球的部分位于U形凹槽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片通过点胶固定在U形凹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鞋垫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与鞋底一起注塑成型时,位于通孔内形成的缓冲柱,可以提升鞋底的减震效果。同时在鞋底本体增设了缓冲片的结构,进一步提升了鞋底的减震效果,利于提升鞋底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减震鞋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鞋底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鞋底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鞋底的局部剖视图。1、垫本体;10、中空层;11、通孔;2、块体;3、鞋底本体;30、开口槽;31、U形凹槽;32、夹块;4、缓冲柱;5、减震片;50、减震球;51、内凹夹槽。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减震鞋垫,包括垫本体1和位于垫本体1两侧的减震块组,所述垫本体1由PU材料制成,内设中空层10,所述垫本体1上设有多个贯穿垫本体1的通孔11,所述减震块组包括三个由泡沫塑料材料制成的块体2,块体2的纵截面面积由减震垫的首端朝向尾端逐渐递增。垫本体1由PU材料制成,内内设中空层10,增加了鞋垫的抗压减震能力,同时加设块体2的结构,块体2由泡沫塑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起到辅助减震的功效。鞋底,包括鞋底本体3,所述减震鞋垫位于鞋底本体3的脚跟部位置,所述鞋底本体3与减震垫一体注塑成型,所述鞋底本体3由橡胶材料注塑而成,在注塑时橡胶材料流至垫本体1的通孔11内,形成缓冲柱4,所述鞋本体的两侧开设由供块体2穿设的开口槽30。在鞋底内加设减震垫的结构,鞋底在注塑时,橡胶位于垫本体1的通孔11内形成缓冲柱4,橡胶本身具有弹性,则缓冲柱4也会具备弹性,在减震鞋垫损坏的情况下,缓冲柱4任然会给鞋底减震,和支撑,这样可以延长鞋底的使用同时鞋底具有弹性具有减震的效果,减震鞋垫也具备减震效果,两者一起使用,可以大大提升整体鞋子穿戴的舒适性和减震性能。减震垫上的块体2由鞋底的开口槽30处显露出,块体2自身具有弹性,可以起到辅助减震的作用,同时可以起到启示的作用,告诉穿戴者本鞋子已加设减震垫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减震功能,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使用。所述鞋底本体3的底面设有两个U形的减震片5,所述减震片5位于鞋底本体3的脚掌部和脚跟部,所述鞋底本体3的脚掌部和脚跟部均设有供减震片5嵌设的U形凹槽31,所述减震片5由多个呈椭圆状的减震球50拼接而成,相邻的减震球50之间形成内凹夹槽51,所述U形凹槽31内设有与内凹夹槽51适配的夹块32,所述夹块32与鞋底本体3呈一体结构设置,当减震片5位于U形凹槽31内时,所述减震球50的部分位于U形凹槽31外。所述减震片5通过点胶固定在U形凹槽31内。在鞋底设置减震片5的结构,可以提升鞋底的减震性能。减震片5由椭圆的减震球50制成,减震球50具备良好的抗压减震性能,可以进一步提升鞋底的减震效果。二减震片5通过点胶固定在U形凹槽31内,为可拆卸更换的结构。减震片5在装配时,会卡设在U形凹槽31内固定,通过点胶加强固定,为便捷拆卸的结构,便于及时更换,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鞋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本体和位于垫本体两侧的减震块组,所述垫本体由PU材料制成,内设中空层,所述垫本体上设有多个贯穿垫本体的通孔,所述减震块组包括三个由泡沫塑料材料制成的块体,块体的纵截面面积由减震垫的首端朝向尾端逐渐递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鞋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本体和位于垫本体两侧的减震块组,所述垫本体由PU材料制成,内设中空层,所述垫本体上设有多个贯穿垫本体的通孔,所述减震块组包括三个由泡沫塑料材料制成的块体,块体的纵截面面积由减震垫的首端朝向尾端逐渐递增。


2.一种设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鞋垫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本体,所述减震鞋垫位于鞋底本体的脚跟部位置,所述鞋底本体与减震垫一体注塑成型,所述鞋底本体由橡胶材料注塑而成,在注塑时橡胶材料流至垫本体的通孔内,形成缓冲柱,所述鞋本体的两侧开设由供块体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佳和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