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面昆虫的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08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面昆虫的诱捕器,包括瓶体,瓶体外壁上铰接有至少一块平板;瓶体内设置有多孔隔离板,在多孔隔离板上方设置有呈漏斗状的挡盖,挡盖的顶部与瓶体内壁相连,挡盖的底部开设有漏眼,瓶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插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平板的一端顶撑在地面上,利于昆虫爬行,方便昆虫沿着平板爬入瓶体中,平板可进行转动,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地面;挡盖的设置可使昆虫易入不易出,有效防止昆虫逃跑;插杆的设置可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局限性小。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制作,方便拆装,便于昆虫收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面昆虫的诱捕器
本技术涉及昆虫诱捕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面昆虫的诱捕器。
技术介绍
田间和自然生境的昆虫调查是科学工作者及时准确地掌握其种类、数量、分布、发生发展、活动规律、发生世代、生物学习性、为害程度、天敌资源等情况的必要手段。昆虫调查的手段根据昆虫不同的生活习性、调查的目标作物、调查的生态环境等不同采用不同的调查装置和置放地点。飞行的昆虫通常采用黄板或者带有诱液的装置,并根据需要悬挂于不同的高度。而对于地面爬行昆虫,目前并没有诱集地面昆虫的专用工具,调查者通常会在地面挖一个适当大小的洞,将一次性纸杯等杯状物置于洞中,保持杯口与地面平行,再倒入诱液。目前的方法虽然成本较低操作简便但是存在较多弊端:挖坑费时费力;进入杯中昆虫较容易逃跑;落入杯中泥土较多,为后续昆虫收集工作造成困难;诱集物挥发较快,在较长时间后效果降低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面昆虫的诱捕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地面昆虫的诱捕器,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外壁上铰接有至少一块平板;所述瓶体内设置有多孔隔离板,在所述多孔隔离板上方设置有呈漏斗状的挡盖,所述挡盖的顶部与所述瓶体内壁相连,所述挡盖的底部开设有漏眼。优选的,所述瓶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底部呈锥形状设置。优选的,所述插杆顶部开设有和所述瓶体相适配的插孔,所述瓶体底部插接在所述插孔中。优选的,所述瓶体内部上设置有第一挡台,所述多孔隔离板卡接在所述第一挡台上,第一档台的形状呈“L”型设置。优选的,所述瓶体内还设置有第二挡台,第二挡台设置在所述第一挡台上方,所述第二挡台的内径大于所述多孔隔离板的外径;所述挡盖设置有卡接部,所述挡盖通过所述卡接部卡接在所述第二挡台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瓶体外壁上铰接有平板,在使用时,平板的一端顶撑在地面上,利于昆虫爬行,方便昆虫沿着平板爬入瓶体中,平板可进行转动,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地面;这样就无需再人工挖坑,省时省力,解决了瓶中易落入较多泥土,为后续昆虫收集工作造成困难的问题;2.通过设置成漏斗形的挡盖,挡盖具有光滑的斜面,且挡盖底部具有漏眼,当昆虫通过漏眼进入瓶体内,使昆虫易入不易出,有效防止昆虫逃跑;同时,挡盖卡接在第二挡台上,便于拆卸,在收集被捕获的昆虫时,将挡盖取下即可,方便操作;3.多孔隔离板的设置可有效防止积水,同时起到隔离昆虫与诱捕液体的作用;多孔隔离板卡接在第一挡台上,方便拆装,在清洗瓶体或倒入诱捕液体时,可先将其取下,再完成后续操作,便于使用;4.瓶体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插杆,可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使用,当需要插杆时,将插杆与瓶体快速插接,然后将插杆插入土壤中即可完成瓶体的固定;当不需要插杆时,可直接将瓶体放置在地面上,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局限性小。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瓶体;2平板;3转轴;4挡盖;41卡接部;5漏眼;6第二挡台;7多孔隔离板;8第一挡台;9插杆;10插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地面昆虫的诱捕器,包括瓶体1,瓶体1截面形状可为圆形或者方形,瓶体1外壁上通过转轴3或者合页铰接有平板2,平板2可设置有2块分别设置在瓶体1左右两侧;通过在瓶体1外壁上铰接有平板2,在使用时,平板2的一端顶撑在地面上,利于昆虫爬行,方便昆虫沿着平板2爬入瓶体1中,平板2可进行转动,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地面;这样就无需再人工挖坑,省时省力,解决了瓶中易落入较多泥土,为后续昆虫收集工作造成困难的问题。在瓶体1内设置有多孔隔离板7,多孔隔离板7将瓶体分隔成上下两个空腔,在使用时,多孔隔离板7下方的空腔内,用于盛放诱捕液体,孔隔离板7上方的空腔内用于盛放捕捉的昆虫;多孔隔离板7的设置可有效防止积水,同时起到隔离昆虫与诱捕液体的作用;多孔隔离板7卡接在第一挡台8上,方便拆装,在清洗瓶体1或倒入诱捕液体时,可先将其取下,再完成后续操作,便于使用。在多孔隔离板7上方设置有呈漏斗状的挡盖4,挡盖4的顶部与瓶体1内壁相连,挡盖4的底部开设有漏眼5,漏眼5的设置方便爬虫漏入挡盖4下方。由于挡盖4具有光滑的斜面,且挡盖4底部具有漏眼5,当昆虫通过漏眼5进入瓶体1内,使昆虫易入不易出,有效防止昆虫逃跑。另外,挡盖4的设置可减慢诱捕液体的挥发速度,延长使用时间。为了方便拆装,瓶体1内部上设置有第一挡台8,第一挡台8的形状呈“L”型设置,多孔隔离板7卡接在第一挡台8上,第一挡台8起到限位和承载作用。瓶体1内还设置有第二挡台6,第二挡台6设置在第一挡台8上方,第二挡台6的内径大于多孔隔离板7的外径,即多孔隔板可自由穿过第二挡台6,方便第二挡台6取放;挡盖4设置有卡接部41,挡盖4通过卡接部41卡接在第二挡台6上,以实现挡盖4将瓶体1的瓶口遮挡住。通过将挡盖4卡接在第二挡台6上,便于拆卸,在收集被捕获的昆虫时,将挡盖4取下即可,方便操作。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其它结构同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瓶体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插杆9,插杆9的底部呈锥形状设置,便于插入土地中;具体的可拆卸方式可选择插接方式:插杆9顶部开设有和瓶体1相适配的插孔10,瓶体1底部插接在插孔10中。瓶体1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插杆9,可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使用,当需要插杆9时,将插杆9与瓶体1快速插接,然后将插杆9插入土壤中即可完成瓶体1的固定;当不需要插杆9时,可直接将瓶体1放置在地面上,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局限性小。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面昆虫的诱捕器,包括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外壁上铰接有至少一块平板;所述瓶体内设置有多孔隔离板,在所述多孔隔离板上方设置有呈漏斗状的挡盖,所述挡盖的顶部与所述瓶体内壁相连,所述挡盖的底部开设有漏眼;所述瓶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底部呈锥形状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面昆虫的诱捕器,包括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外壁上铰接有至少一块平板;所述瓶体内设置有多孔隔离板,在所述多孔隔离板上方设置有呈漏斗状的挡盖,所述挡盖的顶部与所述瓶体内壁相连,所述挡盖的底部开设有漏眼;所述瓶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底部呈锥形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面昆虫的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顶部开设有和所述瓶体相适配的插孔,所述瓶体底部插接在所述插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宋卫德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照海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