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外表面清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表面清洁
,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外表面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高楼大厦越来越普及,高楼大厦上的玻璃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擦拭,现有情况中,操作人员采用吊绳吊下对高楼大厦外的玻璃进行擦拭,这存在的一定的风险,如绳索断裂等等,会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现有技术采用双面玻璃擦进行擦拭,双面玻璃擦由于其擦拭过程中水分会滴落,该双面玻璃擦本身并没有水分收集装置,故导致滴落的水分会滴落至楼下,会对楼下用户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且该双面玻璃擦擦拭力度一般,仅在玻璃表面行走时,由毛刷转动进行擦拭,擦拭效率较低。故,基于此,现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玻璃外表面清洗装置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玻璃外表面清洗装置,采用擦拭板以及海绵块的设计,可在滚轮组转动时即本装置移动时,同时使得擦拭板进行反复转动,提高了玻璃表面的清洁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玻璃外表面清洗装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外表面清洗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隔着玻璃吸附的随动块,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磁铁,所述随动块内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相对面为异极;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箱、若干对滚轮组、若干框体,每对滚轮组包括两个滚轮,两个滚轮之间设有转轴,蓄水箱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挤水块,转轴上设有驱动于挤水块往复运动的往复机构,转轴还连接有电机;每个所述框体一侧还抵触有齿条,所述蓄水箱中心设置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同轴连接在中空轴上,所述齿条穿过蓄水箱底部的侧壁,并驱动齿轮组反复转动;所述中空轴的底端连接有擦拭板,所述擦拭板上密集排布有海绵块,所述中空轴上端连接有中空进水壳体,所述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外表面清洗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隔着玻璃吸附的随动块,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磁铁,所述随动块内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相对面为异极;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箱、若干对滚轮组、若干框体,每对滚轮组包括两个滚轮,两个滚轮之间设有转轴,蓄水箱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挤水块,转轴上设有驱动于挤水块往复运动的往复机构,转轴还连接有电机;每个所述框体一侧还抵触有齿条,所述蓄水箱中心设置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同轴连接在中空轴上,所述齿条穿过蓄水箱底部的侧壁,并驱动齿轮组反复转动;所述中空轴的底端连接有擦拭板,所述擦拭板上密集排布有海绵块,所述中空轴上端连接有中空进水壳体,所述中空进水壳体与蓄水箱连通;所述壳体的四周均设有一排毛刷,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有用于收集水分的收集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外表面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的数量包括4个,所述齿轮组包括2个齿轮且同轴连接,两个齿条为一组,且分别位于1个齿轮的异侧;每组齿条和1个齿轮对应并位于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外表面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机构包括设置在转轴中部的曲柄,所述曲柄驱动框体往复运动,所述框体上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挤水块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箱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挤水孔并于所述挤水块一一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外表面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数量为若干个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同轴连接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电机启动时,所述第一锥齿轮推动第二锥齿轮朝着玻璃方向移动并使得滚轮与玻璃表面贴合;所述电机停止时,所述转轴在第一弹簧作用下复位使得滚轮与玻璃表面不再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外表面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包括两组纵向轮、两组横向轮;所述蓄水箱侧壁上开设有一组纵向挤水孔和一组横向挤水孔,所述纵向挤水孔和横向挤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