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于上肢的可穿戴设备、充电装置及表带脱落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399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可穿戴智能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上肢的充电式可穿戴设备,其固定于使用者上肢用于显示信息或监测使用者身体状况,所述充电式可穿戴设备包括,表头,用于显示信息或监测使用者身体状况;表带,与所述表头相连接并在使用时将所述表头固定在使用者的上肢;充电装置,用于对所述表头进行充电;充电时所述表头的顶面与所述充电装置相接触;所述表头与所述充电装置相连接并充电时,所述表带断开连接使所述充电式可穿戴设备与所述使用者的上肢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用于上肢的可穿戴设备单手解扣脱除过程中存在的不便,使得单手操作更加方便,完全可在单手操作情况下脱出相应的可穿戴设备,节约时间,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于上肢的可穿戴设备、充电装置及表带脱落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穿戴智能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固定于上肢的可穿戴设备、充电装置及表带脱落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进步,智能可穿戴设备出现并崛起,特别是在2012年因谷歌眼镜亮相,2012年也被称作“智能可穿戴设备元年”。在智能手机的创新空间逐步收窄和市场增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智能终端产业下一个热点已被市场广泛认同。现有市场上最常见的智能穿戴设备为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包括三星、苹果、华为等在内的各大厂商都推出了它们的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产品,并且这些产品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这些智能可穿戴设备,从穿戴形式上看都是佩戴于腕部的可穿戴智能设备;此外,今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状况的重视,在上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外一些专注于健康监测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也相继出现,特别是对于运动人群,具有实时监测心率功能的心率计也开始出现,同时为了方便携带,不同于常规胸带式心率计的臂带式心率机也开始出现;对于上述提到的几种智能可穿戴设备,其共同点在于,其都是佩戴于上肢的可穿戴式设备;而众所周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于上肢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n表头,用于显示信息或监测使用者身体状况,所述表头可以通过一个充电装置进行充电;/n表带,与所述表头相连接并在使用时将所述表头固定在使用者的上肢;/n充电状态探测部件,用于探测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充电状态;/n控制部件,用于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控制分离部件断开所述表带;/n分离部件,用于当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断开所述表带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使用者的上肢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于上肢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
表头,用于显示信息或监测使用者身体状况,所述表头可以通过一个充电装置进行充电;
表带,与所述表头相连接并在使用时将所述表头固定在使用者的上肢;
充电状态探测部件,用于探测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控制部件,用于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控制分离部件断开所述表带;
分离部件,用于当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断开所述表带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使用者的上肢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部件包括:
设于所述表头的可控磁体和设于所述表带的永磁体;
充电时所述可控磁体与所述永磁体磁性相同或者所述可控磁体失去磁性使得所述表头与所述表带断开连接,
不充电时所述可控磁体与所述永磁体磁性相异使得所述表头与所述表带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带分为短段和长段,所述分离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短段的可控磁体和设于所述长段的永磁体;
充电时所述可控磁体与所述永磁体磁性相同或者所述可控磁体失去磁性使得所述短段与所述长段断开连接,
不充电时所述可控磁体与所述永磁体磁性相异使得所述短段与所述长段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状态探测部件在探测到所述表头处于充电状态时,所述控制部件所述可控磁体的磁性变成与所述永磁体磁性相同或失去磁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头上设有充电固定部件,充电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跳与跳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