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51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16
本公开涉及手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腕带组件包括:本体;连接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卡扣;驱动组件,包括滑动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本体,且所述滑动件具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适于受外力作用;所述滑动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适配的第二卡扣,所第一述弹性件为所述滑动件提供与所述按压部所受外力方向相反的弹性力,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弹性力与外力的共同作用下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卡扣适于与所述第一卡扣卡合或脱离。本公开腕带组件可实现相邻两个腕带组件的快速拆装,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大大简化了腕带的拆装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本公开涉及手表
,具体涉及一种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技术介绍
腕戴设备是现代人们常用的佩饰之一,例如手表,可分为表头和表带两部分,其中,金属表带由于具有高档、舒适、耐用等优点,成为最为普及的表带之一。常见的金属表带由多个表带粒通过生耳依次销接,连接形成完整的表带。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手腕粗细不同,因此对表带的尺寸也要进行调整。相关技术中的表带,在对表带的长度进行调整时,通过拆装不同数量的表带粒实现。在表带粒拆装时,表带粒与表带粒之间销接的生耳连接件,需要借助特殊的拆卸工具才能进行拆装。用户若想调整表带长度,必须额外购买该工具,或者去到指定的服务地点才能进行调整,增加用户成本,给用户带来了较差的使用体验。另外部分品牌的表带粒的连接件为定制非标件,其拆卸工具也不同于普通生耳拆卸工具,无疑又给用户带来的更高的表带调整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相关技术中表带长度调节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腕带组件,包括本体,还包括:连接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卡扣;驱动组件,包括滑动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本体,且所述滑动件具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适于受外力作用;所述滑动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适配的第二卡扣,所第一述弹性件为所述滑动件提供与所述按压部所受外力方向相反的弹性力,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弹性力与外力的共同作用下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卡扣适于与所述第一卡扣卡合或脱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具有设于所述本体一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开设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一滑槽,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滑槽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还具有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一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开设于所述本体上且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方向垂直的第二滑槽,所述连接件背离所述本体的一侧设有凸耳,所述凸耳与所述第二滑槽形状配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销轴,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开设于所述本体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相对两内壁上设有销轴孔,所述销轴的两端设于所述销轴孔内,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本体活动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第一滑槽之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分设于所述滑动件相对两端位置的两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滑动件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本体。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腕带,包括多个根据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腕带组件,多个所述腕带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卡扣与相邻腕带组件的所述第一卡扣依次卡合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腕带,还包括:带扣组件,所述带扣组件包括底板、沿所述腕带的宽度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底板上的解锁组件、以及沿所述腕带长度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滑片;解锁组件包括滑动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按压件以及驱动所述按压件复位的第三弹性件,所述滑片在沿滑动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按压件卡合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腕带组件;所述按压件在外力和第三弹性件的共同作用下滑动,以使所述卡合连接脱离或卡合。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腕戴设备,包括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腕带组件或腕带。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腕带组件,包括本体、连接件和驱动组件,连接件活动连接于本体,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卡扣。驱动组件包括滑动件和第一弹性件,滑动件滑动连接于本体且具有按压部,按压部适于受外力作用。第一弹性件为滑动件提供与外力相反方向的弹性力,从而滑动件可在弹性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滑动。滑动件上设有第二卡扣,在滑动件滑动过程中,第二卡扣可实现与第一卡扣的卡合或脱离。从而在对腕带组件拆装时,只需要对按压部施加外力,即可实现相邻两个腕带组件的快速拆装,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大大简化了腕带的拆装操作,提高用户体验。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腕带组件,第一连接部还包括设于本体上且与第一滑槽滑动方向垂直的第二滑槽,连接件背离本体的一侧设有凸耳,凸耳与第二滑槽形状配合。从而在相邻两个腕带组件装配时,其中一个组件的凸耳与另一个组件的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既便于组件的装配,同时凸耳与第二滑槽的配合对连接处形成限位,使得装配后的连接更加稳定。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腕带组件,滑动件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此时第一弹性件驱使滑动件位于初始位置,按压部与第一滑槽的敞口平齐,即不影响用户按压,同时在不会对用户佩戴产生影响,防止误操作。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腕带,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腕带组件,还包括带扣组件,带扣组件包括底板、解锁组件和滑片,滑片沿表带长度方向滑动设于底板上,其一端与解锁组件卡合连接,并通过解锁组件的滑动实现卡合连接的脱离和卡合,滑片的另一端连接腕带组件。从而用户在脱手表时,只需按压解锁组件,从而滑片与解锁组件的卡合连接脱落,滑片带动腕带组件在表带长度方向上滑动,使得表带长度提高,便于用户将手表脱落,并且相较传统的表扣组件使用更加方便。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腕戴设备,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腕带组件或腕带,因此具有上述所述的有益效果,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腕带组件的结构爆炸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腕带组件的装配结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腕带组件的结构爆炸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腕带组件的结构爆炸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腕带组件的装配结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公开又一些实施方式中腕带组件的结构爆炸图。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腕带的结构示意图。图9A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腕带的带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B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带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A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带扣组件扣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0B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带扣组件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0-腕带组件;1100-本体;1110-第一连接部;1111-第一滑槽;1112-第二滑槽;1113-导向凸块;1120-第二连接部;1121-装配槽;1210-滑动件;1211-第二卡扣;1212-挡片;1213-导向槽;1214-按钮;1215-挡块;1220-第一弹性件;1310-连接件;1311-凸耳;1312-第一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腕带组件,包括本体(1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连接件(1310),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1100),所述连接件(1310)上设有第一卡扣(1312);/n驱动组件,包括滑动件(1210)和第一弹性件(1220),所述滑动件(1210)滑动连接于所述本体(1100),且所述滑动件(1210)具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适于受外力作用;所述滑动件(12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1312)相适配的第二卡扣(1211),所第一述弹性件为所述滑动件(1210)提供与所述按压部所受外力方向相反的弹性力,所述滑动件(1210)在所述弹性力与外力的共同作用下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卡扣(1211)适于与所述第一卡扣(1312)卡合或脱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腕带组件,包括本体(1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件(1310),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1100),所述连接件(1310)上设有第一卡扣(1312);
驱动组件,包括滑动件(1210)和第一弹性件(1220),所述滑动件(1210)滑动连接于所述本体(1100),且所述滑动件(1210)具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适于受外力作用;所述滑动件(12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1312)相适配的第二卡扣(1211),所第一述弹性件为所述滑动件(1210)提供与所述按压部所受外力方向相反的弹性力,所述滑动件(1210)在所述弹性力与外力的共同作用下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卡扣(1211)适于与所述第一卡扣(1312)卡合或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100)包括设于所述本体(1100)一侧的第一连接部(1110),所述第一连接部(1110)包括开设于所述本体(1100)上的第一滑槽(1111),所述滑动件(1210)与所述第一滑槽(111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1220)设于所述滑动件(1210)与所述第一滑槽(11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100)还具有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0)相对一侧的第二连接部(1120),所述连接件(1310)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1110)还包括开设于所述本体(1100)上且与所述第一滑槽(1111)滑动方向垂直的第二滑槽(1112),所述连接件(1310)背离所述本体(1100)的一侧设有凸耳(1311),所述凸耳(1311)与所述第二滑槽(1112)形状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徐文剑丁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