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昌智专利>正文

一种自锁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77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自锁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压件、环体和促使压件位移的驱动装置;且压件设置于环体的内孔侧壁位置处,压件与驱动装置的位移驱动部连接,环体固定于驱动装置上。其结构在小于环体内孔的人体部位穿过环体的内孔后,利用驱动装置使得压件进行位移伸出后,来改变缩小环体内径,以适应小于环体内孔的人体部位进行环体紧缚穿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环
本技术涉及一种穿戴装置
,尤其是一种自锁环。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套于人体部位上的穿戴装置,然而穿戴装置上必定设置一固定尺寸的环体,并套于人体部位上,而每个人的人体部位尺寸不同,因此环体很难适应不同人的人体部位尺寸,经常发生有些人(人体部位的尺寸过小)穿戴时过松现象,因而经常发生穿戴装置在穿戴使用过程中发生掉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自锁环。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自锁环,包括压件、环体和促使压件位移的驱动装置;且压件设置于环体的内孔侧壁位置处,压件与驱动装置的位移驱动部连接,环体固定于驱动装置上。进一步优选,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的内腔中的伸缩驱动机构;压件置于壳体上的开口处,且伸缩驱动机构的伸缩驱动部与压件连接。进一步优选,壳体的内腔侧壁与压件之间设置导向结构。进一步优选,壳体的内腔侧壁设置挡块,挡块的位置与压件的位置对应。进一步优选,伸缩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以及固定于电机转轴上的丝杆,丝杆上的滑块定位于压件上。进一步优选,壳体内安装有震动装置。进一步优选,环体采用软性环体,且压件上朝向环体的一端设置与环体匹配的弧形凹陷。进一步优选,环体上设置有套体,且套体套接固定于驱动装置的壳体上进一步优选,压件的底端设置设置多边形孔,丝杆上的滑块为多边形滑块,且多边形滑块对应嵌入多边形孔内进行定位,且丝杆贯穿多边形孔。进一步优选,壳体包括相互对称拼合固定的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之间形成内腔。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旋转套,壳体的内腔侧壁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位于丝杆和电机的转轴之间,旋转套定位于定位件的通孔内,且旋转套的两端分别与丝杆和电机的转轴固定相连;进一步优选,通孔的侧壁设置有定位通槽,旋转套的侧壁设置与定位通槽位置对应的凸起,凸起对应插入定位通槽内。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自锁环,其结构在小于环体内孔的人体部位穿过环体的内孔后,利用驱动装置使得压件进行位移伸出后,来改变缩小环体内径,以适应小于环体内孔的人体部位进行环体紧缚穿戴,以防止发生穿戴装置使用过程中发生掉落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整体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实施例1的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实施例1的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三);图6是实施例1的第二半壳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自锁环,包括压件2、环体1和促使压件2位移的驱动装置4;且压件2设置于环体1的内孔侧壁位置处,压件2与驱动装置4的位移驱动部连接,环体1固定于驱动装置4上;驱动装置4包括壳体41和置于壳体41的内腔中的伸缩驱动机构;压件2置于壳体41上的开口处,且伸缩驱动机构的伸缩驱动部与压件2连接;伸缩驱动机构包括电机7、以及固定于电机7转轴上的丝杆22,丝杆22上的滑块定位于压件2上,同时,为了具有振动提示或振动按摩功能,从而在壳体内安装有震动装置,震动装置包括震动电机8和固定震动电机8转轴上的半圆块81,电机7采用减速电机。基于上述结构,在壳体内再进行安装电池414和控制电路板410,且电池、震动开关5、驱动开关6、减速电机和震动电机均与控制电路板上的单片机相连,当小于环体内孔的人体部位(如手指、手臂等部位)穿过环体的内孔后,按动驱动开关后,单片机内置程序输出正向电流,使得减速电机通电工作,促使丝杆发生正向旋转,丝杆正向旋转后,滑块上的螺纹与丝杆上的螺纹在相互配合的作用下滑块发生位移,从而带动压件位移伸出,促使环体的一侧部向环体的内孔方向位移,直至环体的一侧部内侧面抵触紧压人体部位后,停止工作;再按动驱动开关后,单片机内置程序输出反向电流,使得减速电机通电工作,促使丝杆发生反向旋转,丝杆反向旋转后,滑块上的螺纹与丝杆上的螺纹在相互配合的作用下滑块发生位移,从而带动压件位移回退,以达到压件松开人体部位;按动震动开关后促使震动电机通电工作,从而半圆块发生旋转,以产生振动,单片机采用目前公知且常规使用的单片机。本实施例中,壳体41的内腔侧壁与压件2之间设置导向结构,导向结构为:壳体41的内腔侧壁设置导向块416,压件2上设置导向槽23,或者壳体的内腔侧壁设置导向槽23,压件上设置导向块416,且导向块插入导向槽内,其结构使得压件的平移较为稳定可靠,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本实施例中,壳体41的内腔侧壁设置挡块417,挡块417的位置与压件2的位置对应,其挡块达到对压件的平移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环体1采用软性环体,且压件2上朝向环体的一端设置与环体匹配的弧形凹陷21,其结构提升使用的舒适度。本实施例中,环体1上设置有套体3,且套体3套接固定于驱动装置4的壳体41上,其结构使得环体便于组装至驱动装置的壳体上,其套体的套接可以是,套体的内侧壁与壳体的外侧壁之间设置定位结构,定位结构为分别设置于套体的内侧壁与壳体的外侧壁上的凸块和凹陷,且凸块对应嵌入凹陷内,或者套体的一端具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挡环进行限位,以将套体套接在壳体上,同时套体与环体相互结合为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压件2的底端设置多边形孔24,丝杆42上的滑块421为多边形滑块,且多边形滑块421对应嵌入多边形孔24内进行定位,且丝杆贯穿多边形孔,多边形滑块与多边形孔过盈配合固定。本实施例中,壳体41包括相互对称拼合固定的第一半壳411和第二半壳412,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之间形成内腔,其中第一半壳的内侧壁设置两个电机定位槽414和一定位件415,且震动电机8和减速电机7分别置于两个电机定位槽414内,且第二半壳412的内侧壁上设置两处分别与电机定位槽414位置对应的顶压件413和一个与定位件位置对应的定位配合件418,定位配合件418与定位件415抵触,且定位配合件418上设置有与凸起对应的通道,并且;两个顶压件分别抵触震动电机和减速电机的外侧壁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旋转套43,定位件418位于丝杆42和电机7的转轴之间,旋转套43定位于定位件415的通孔4150内,且旋转套43的两端分别与丝杆42和电机7的转轴固定相连;通孔4150的侧壁设置有定位通槽4151,旋转套43的侧壁设置与定位通槽1451位置对应的凸起431,凸起对应插入定位通槽和通道内。其结构使得丝杆的旋转平稳可靠,丝杆的一端插入旋转套的一端口内进行过盈配合固定,且旋转套43的另一端设置十字型孔432,且减速电机7的转轴为十字型转轴71,从而十字型转轴插入十字型孔内进行定位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压件、环体和促使压件位移的驱动装置;且压件设置于环体的内孔侧壁位置处,压件与驱动装置的位移驱动部连接,环体固定于驱动装置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压件、环体和促使压件位移的驱动装置;且压件设置于环体的内孔侧壁位置处,压件与驱动装置的位移驱动部连接,环体固定于驱动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环,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的内腔中的伸缩驱动机构;压件置于壳体上的开口处,且伸缩驱动机构的伸缩驱动部与压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锁环,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内腔侧壁与压件之间设置导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自锁环,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内腔侧壁设置挡块,挡块的位置与压件的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锁环,其特征在于,伸缩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以及固定于电机转轴上的丝杆,丝杆上的滑块定位于压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锁环,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安装有震动装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昌智
申请(专利权)人:罗昌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