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秸秆农作物切片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933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27
一种秸秆农作物切片试验机,包括机架、动力机构、自动进给机构以及旋滑切片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固定连接在机架一侧,自动进给机构和旋滑切片机构用螺栓与机架通过双侧定位板固定连接,分别实现秸秆的自动进给和切片,其中自动进给机构采用电动机和螺杆进给,保证所切秸秆片的厚度均匀,旋滑切片机构通过对电机进行调速可以实现对不同纤维组织的秸秆进行切片,从而不会因秸秆纤维组织的不同而使所切秸秆薄片厚度不均或表面不平整。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秸秆的自动进给,所切秸秆片厚度均匀,可达0.05mm,有效地解决了目前秸秆切片装置功能单一且厚度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农作物切片试验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秸秆农作物切片试验机。
技术介绍
作物秸秆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秸秆的利用和研究不仅关系到农户的利益,同时对生态环境也有影响,所以研究秸秆的纤维组织和所含微量元素对于改良土壤的元素结构、研究秸秆类作物最佳生长条件等有重大意义。为了研究秸秆的组织成分,需要将秸秆切成可以透光的薄片,然而不同农作物的秸秆其纤维组织不同,并且同一秸秆的不同杆段的纤维组织也不同,所以在对秸秆进行切片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所切秸秆片厚薄不均以及切不断的问题,对秸秆的研究及其不利。同时,由于研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秸秆薄片,人工切片不但无法控制切片厚度而且效率很低,市场上的切片装置也不能切出研究中所需的薄片厚度,且大多数装置只能切单一品种的秸秆类作物。基于上述原因,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秸秆切出超薄且厚度均匀的秸秆薄片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用不同纤维组织的秸秆切出相同厚度的超薄秸秆片的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农作物切片试验机,包括机架、动力机构、自动进给机构以及旋滑切片机构,具体结构及连接关系是:所述机架包括角钢、槽钢、双侧定位板以及第二电机定位座,所述角钢的一端焊接在双侧定位板的下侧,槽钢焊接在机架中部位置成十字形,第二电机定位座焊接在双侧定位板的边沿处,与角钢共同位于双侧定位板的下侧,第二电机定位座上打有孔;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板、第一链轮、链条、第二链轮、减速器、偏心轮以及轴承,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电机固定板上,第一链轮通过键和键槽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二链轮也通过键和键槽与减速器连接,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减速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双侧定位板的上侧,偏心轮通过键和键槽与减速器连接,轴承通过孔轴配合与偏心轮连接;所述自动进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固定板、第一进给定位座、第二进给定位座、第一进给定位轴、第二进给定位轴、进给螺杆、螺母力臂板、第一联动定位板、第二联动定位板、第一进给滑块、第二进给滑块、第三进给滑块、第四进给滑块、闭式秸秆定位环、压紧螺栓、进给定位板、第一轴承座以及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机固定板用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电机定位座上,第一进给定位座和第二进给定位座底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双侧定位板上侧,第一进给定位座和第二进给定位座间的水平投影距离等于进给螺杆的长度,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进给定位座和第二进给定位座的侧面,进给螺杆通过孔轴配合同时与第二电机、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连接,第一进给定位轴和第二进给定位轴两端均攻有螺纹,分别位于进给螺杆两侧,第一进给定位轴和第二进给定位轴两端分别通过孔轴配合与第一进给定位座和第二进给定位座连接,同时两端用螺母固定,第一进给滑块和第二进给滑块通过孔轴配合与第一进给定位轴连接,第三进给滑块和第四进给滑块也通过孔轴配合与第二进给定位轴连接,第一进给滑块和第二进给滑块通过螺栓与第一联动定位板固定连接,第三进给滑块和第四进给滑块通过螺栓与第二联动定位板固定连接,进给定位板焊接在第一联动定位板和第二联动定位板上,闭式秸秆定位环焊接在进给定位板一侧,压紧螺栓通过螺纹旋合与闭式秸秆定位环连接,螺母力臂板的螺母部分通过螺纹旋合与进给螺杆相连接,力臂板部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进给定位板中间;所述旋滑切片机构包括第一刀杆固定架、第二刀杆固定架、刀杆、第三轴承座、上刀片、下刀片、切片定位座、开式秸秆定位环、定位槽、直动压紧轴、定位滑槽、球形滚子以及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刀杆固定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双侧定位板上侧,第二刀杆固定架焊接在所述双侧定位板的上侧,切片定位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双侧定位板上侧,第三轴承座焊接在刀杆一端,同时通过孔轴配合与第二刀杆固定架连接,刀杆另一端打孔,孔内放置球形滚子,球形滚子与第一刀杆固定架形成点面接触,切片时刀杆一端绕与第三轴承座配合的轴转动,同时刀杆安装球形滚子的另一端在第一刀杆固定架内滑动,定位滑槽焊接在刀杆一侧,上刀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刀杆中部,下刀片和开式秸秆定位环通过相同的螺栓和螺母分别固定在切片定位座的前面和后面,定位槽左端通过螺栓与切片定位座固定连接,定位槽上下两端打孔,直动压紧轴通过孔轴配合与定位槽连接,直动压紧轴底部位于开式秸秆定位环开口处,复位弹簧一端与定位槽上端接触,另一端与直动压紧轴接触。所述自动进给机构通过螺母力臂板和进给螺杆的螺纹旋合进给,从而使得切出的所有秸秆片的厚度一致。所述上刀片与切片定位座呈10°角向靠近切片定位座一侧倾斜安装。所述直动压紧轴是阶梯轴。所述刀杆中部有缺口,上刀片安装在缺口处,上刀片在切片过程中与秸秆是圆弧形接触。所述切片定位座的中下部打有孔,孔径为40mm,下刀片安装在与孔下方相切的位置,且所述孔、闭式秸秆定位环、开式秸秆定位环的中心线共线,共同对秸秆进行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突出优点:1、采用可调速电机,针对不同纤维组织的秸秆调整电机的转速,使得所切秸秆薄片厚度均匀,表面平整。2、采用螺杆实现秸秆的自动进给,有效地解决了人工进给无法使所切秸秆薄片厚度一致的问题。3、切片时电机高速运转,切片效率较高。4、对秸秆采用闭式秸秆定位环和开式秸秆定位环进行双重定位,防止秸秆在切片过程中振动使得切出的薄片表面不平整。5、设计巧妙,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秸秆农作物切片试验机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秸秆农作物切片试验机的机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秸秆农作物切片试验机的动力机构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秸秆农作物切片试验机的动力机构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秸秆农作物切片试验机的自动进给机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秸秆农作物切片试验机的自动进给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的秸秆农作物切片试验机的旋滑切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的秸秆农作物切片试验机的旋滑切片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所述的秸秆农作物切片试验机的旋滑切片机构后视图。图中标记为:角钢1、槽钢2、双侧定位板3、第二电机定位座4、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固定板6、第一链轮7、链条8、第二链轮9、减速器10、偏心轮11、轴承12、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固定板14、第一进给定位座15、第二进给定位座16、第一进给定位轴17、第二进给定位轴18、进给螺杆19、螺母力臂板20、第一联动定位板21、第二联动定位板22、第一进给滑块23、第二进给滑块24、第三进给滑块25、第四进给滑块26、闭式秸秆定位环27、压紧螺栓28、进给定位板29、第一轴承座30、第二轴承座31、第一刀杆固定架32、第二刀杆固定架33、刀杆34、第三轴承座35、上刀片36、下刀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农作物切片试验机,其特征在于,组成元件包括机架、动力机构、自动进给机构以及旋滑切片机构,组成元件的具体结构及连接关系是:/n所述机架包括角钢、槽钢、双侧定位板以及第二电机定位座,所述角钢的一端焊接在双侧定位板的下侧,槽钢焊接在机架中部位置成十字形,第二电机定位座焊接在双侧定位板的边沿处,与角钢共同位于双侧定位板的下侧,第二电机定位座上打有孔;/n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板、第一链轮、链条、第二链轮、减速器、偏心轮以及轴承,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电机固定板上,第一链轮通过键和键槽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二链轮也通过键和键槽与减速器连接,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减速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双侧定位板的上侧,偏心轮通过键和键槽与减速器连接,轴承通过孔轴配合与偏心轮连接;/n所述自动进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固定板、第一进给定位座、第二进给定位座、第一进给定位轴、第二进给定位轴、进给螺杆、螺母力臂板、第一联动定位板、第二联动定位板、第一进给滑块、第二进给滑块、第三进给滑块、第四进给滑块、闭式秸秆定位环、压紧螺栓、进给定位板、第一轴承座以及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机固定板用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电机定位座上,第一进给定位座和第二进给定位座底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双侧定位板上侧,第一进给定位座和第二进给定位座间的水平投影距离等于进给螺杆的长度,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进给定位座和第二进给定位座的侧面,进给螺杆通过孔轴配合同时与第二电机、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连接,第一进给定位轴和第二进给定位轴两端均攻有螺纹,分别位于进给螺杆两侧,第一进给定位轴和第二进给定位轴两端分别通过孔轴配合与第一进给定位座和第二进给定位座连接,同时两端用螺母固定,第一进给滑块和第二进给滑块通过孔轴配合与第一进给定位轴连接,第三进给滑块和第四进给滑块也通过孔轴配合与第二进给定位轴连接,第一进给滑块和第二进给滑块通过螺栓与第一联动定位板固定连接,第三进给滑块和第四进给滑块通过螺栓与第二联动定位板固定连接,进给定位板焊接在第一联动定位板和第二联动定位板上,闭式秸秆定位环焊接在进给定位板一侧,压紧螺栓通过螺纹旋合与闭式秸秆定位环连接,螺母力臂板的螺母部分通过螺纹旋合与进给螺杆相连接,力臂板部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进给定位板中间;/n所述旋滑切片机构包括第一刀杆固定架、第二刀杆固定架、刀杆、第三轴承座、上刀片、下刀片、切片定位座、开式秸秆定位环、定位槽、直动压紧轴、定位滑槽、球形滚子以及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刀杆固定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双侧定位板上侧,第二刀杆固定架焊接在所述双侧定位板的上侧,切片定位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双侧定位板上侧,第三轴承座焊接在刀杆一端,同时通过孔轴配合与第二刀杆固定架连接,刀杆另一端打孔,孔内放置球形滚子,球形滚子与第一刀杆固定架形成点面接触,切片时刀杆一端绕与第三轴承座配合的轴转动,同时刀杆安装球形滚子的另一端在第一刀杆固定架内滑动,定位滑槽焊接在刀杆一侧,上刀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刀杆中部,下刀片和开式秸秆定位环通过相同的螺栓和螺母分别固定在切片定位座的前面和后面,定位槽左端通过螺栓与切片定位座固定连接,定位槽上下两端打孔,直动压紧轴通过孔轴配合与定位槽连接,直动压紧轴底部位于开式秸秆定位环开口处,复位弹簧一端与定位槽上端接触,另一端与直动压紧轴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农作物切片试验机,其特征在于,组成元件包括机架、动力机构、自动进给机构以及旋滑切片机构,组成元件的具体结构及连接关系是:
所述机架包括角钢、槽钢、双侧定位板以及第二电机定位座,所述角钢的一端焊接在双侧定位板的下侧,槽钢焊接在机架中部位置成十字形,第二电机定位座焊接在双侧定位板的边沿处,与角钢共同位于双侧定位板的下侧,第二电机定位座上打有孔;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板、第一链轮、链条、第二链轮、减速器、偏心轮以及轴承,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电机固定板上,第一链轮通过键和键槽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二链轮也通过键和键槽与减速器连接,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减速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双侧定位板的上侧,偏心轮通过键和键槽与减速器连接,轴承通过孔轴配合与偏心轮连接;
所述自动进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固定板、第一进给定位座、第二进给定位座、第一进给定位轴、第二进给定位轴、进给螺杆、螺母力臂板、第一联动定位板、第二联动定位板、第一进给滑块、第二进给滑块、第三进给滑块、第四进给滑块、闭式秸秆定位环、压紧螺栓、进给定位板、第一轴承座以及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机固定板用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电机定位座上,第一进给定位座和第二进给定位座底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双侧定位板上侧,第一进给定位座和第二进给定位座间的水平投影距离等于进给螺杆的长度,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进给定位座和第二进给定位座的侧面,进给螺杆通过孔轴配合同时与第二电机、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连接,第一进给定位轴和第二进给定位轴两端均攻有螺纹,分别位于进给螺杆两侧,第一进给定位轴和第二进给定位轴两端分别通过孔轴配合与第一进给定位座和第二进给定位座连接,同时两端用螺母固定,第一进给滑块和第二进给滑块通过孔轴配合与第一进给定位轴连接,第三进给滑块和第四进给滑块也通过孔轴配合与第二进给定位轴连接,第一进给滑块和第二进给滑块通过螺栓与第一联动定位板固定连接,第三进给滑块和第四进给滑块通过螺栓与第二联动定位板固定连接,进给定位板焊接在第一联动定位板和第二联动定位板上,闭式秸秆定位环焊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龙生朱宏达吴家涛徐向前郑维才邓程莫秦皓黄华奇卢东来曾佳慧陈冠霖陆晓雯刘定贤邹奕陈容黎毓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