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668 阅读:5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工业控制电路,其包括一信号输入端口、一第一光电隔离电路、一单片微型计算机、一第二光电隔离电路、一信号放大电路和一信号输出端口,其中该单片微型计算机是采用具有至少三十二个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的单片微型计算机。该信号输入端口连接到第一光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该第一光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单片微型计算机,该单片微型计算机连接到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该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信号输出端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业控制电路具有十六位数据信号输入/输出功能。另外分别在该第一光电隔离电路和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中串联一发光二极管后,可监视资料信号输入输出的状态,增加该工业控制电路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业过程控制的电路。
技术介绍
当前许多小型的设备和治具均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现有技术中自动化控制主要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或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来实现,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开发成本较高,而采用计算机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体积较大。为实现工业控制小型化的目的,中国专利第85202945号揭示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工业控制电路,该工业控制电路10包括一单片微型机13、一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18、一数模转换电路17、一模数转换电路16。该工业控制电路通过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18检测来自外部的电信号,该单片微型机13对该电信号产生一控制电信号,该控制电信号通过该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18作用于外部设备,该工业控制电路仅制作在两块较小的双面模板上,组装、监视和调试较为方便。但是,由于现有技术该工业控制电路采用的单片微型计算机8749或8748仅具有二十七位I/O接口,因此现有技术的该工业控制电路仅具有六位数据信号输入/输出功能,同时处理多位数据信号的能力较差,而在较复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控制电路包括:一信号输入端口、一第一光电隔离电路、一单片微型计算机、一第二光电隔离电路、一信号放大电路和一信号输出端口,该信号输入端口连接到第一光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该第一光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单片微型计算机,该单片微型计算机连接到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该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信号输出端口,该信号输入端口接收外部的资料信号,然后该资料信号通过该第一光电隔离电路传输至该单片微型计算机,该单片微型计算机对该资料信号做出分析处理后产生一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通过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传输至该信号放大电路,该信号放大电路放大该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控制电路包括一信号输入端口、一第一光电隔离电路、一单片微型计算机、一第二光电隔离电路、一信号放大电路和一信号输出端口,该信号输入端口连接到第一光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该第一光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单片微型计算机,该单片微型计算机连接到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该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信号输出端口,该信号输入端口接收外部的资料信号,然后该资料信号通过该第一光电隔离电路传输至该单片微型计算机,该单片微型计算机对该资料信号做出分析处理后产生一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通过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传输至该信号放大电路,该信号放大电路放大该控制信号,放大后的信号从该信号输出端口输出用于驱动外部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单片微型计算机是采用具有至少三十二个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的单片微型计算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信号输入端口可同时接收十六位的数据信号,且该信号输出端口可同时输出十六位的数据信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控制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铁海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