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工业控制电路,其包括一信号输入端口、一第一光电隔离电路、一单片微型计算机、一第二光电隔离电路、一信号放大电路和一信号输出端口,其中该单片微型计算机是采用具有至少三十二个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的单片微型计算机。该信号输入端口连接到第一光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该第一光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单片微型计算机,该单片微型计算机连接到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该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信号输出端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业控制电路具有十六位数据信号输入/输出功能。另外分别在该第一光电隔离电路和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中串联一发光二极管后,可监视资料信号输入输出的状态,增加该工业控制电路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业过程控制的电路。
技术介绍
当前许多小型的设备和治具均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现有技术中自动化控制主要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或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来实现,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开发成本较高,而采用计算机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体积较大。为实现工业控制小型化的目的,中国专利第85202945号揭示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工业控制电路,该工业控制电路10包括一单片微型机13、一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18、一数模转换电路17、一模数转换电路16。该工业控制电路通过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18检测来自外部的电信号,该单片微型机13对该电信号产生一控制电信号,该控制电信号通过该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18作用于外部设备,该工业控制电路仅制作在两块较小的双面模板上,组装、监视和调试较为方便。但是,由于现有技术该工业控制电路采用的单片微型计算机8749或8748仅具有二十七位I/O接口,因此现有技术的该工业控制电路仅具有六位数据信号输入/输出功能,同时处理多位数据信号的能力较差,而在较复杂的数字化工业控制中仅有六位数据信号输入/输出是不够的,虽然现有技术揭示该工业控制电路也可扩展至具有八位以上数据信号输入/输出,但是该扩展需增加额外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同时也会使电路变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六位以上输入/输出功能且结构简单的工业控制电路。本专利技术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业控制电路,其包括一信号输入端口、一第一光电隔离电路、一单片微型计算机、一第二光电隔离电路、一信号放大电路和一信号输出端口,其中该单片微型计算机是采用具有至少三十二个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的单片微型计算机,该信号输入端口连接到第一光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该光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单片微型计算机,该单片微型计算机连接到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该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信号输出端口,该信号输入端口接收外部的资料信号,然后该资料信号通过该第一光电隔离电路传输至该单片微型计算机,该单片微型计算机对该资料信号做出分析处理后产生一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通过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传输至该信号放大电路,该信号放大电路放大该控制信号,放大后的信号从该信号输出端口输出用于驱动外部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工业控制电路采用一片具有至少三十二个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后,可以使信号输入端口同时接收十六位的数据信号,而该信号输出端口同时输出十六位的数据信号,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工业控制电路具有十六位数据信号输入/输出功能,较现有技术仅六位数据信号输入/输出,本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处理更多位的数据信号,多位数据处理能力有明显改进,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工业控制电路仅使用一片单片微型计算机因此结构简单。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工业控制电路中,分别在该第一光电隔离电路和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中串联一发光二极管后,可监视资料信号输入和控制信号输出的状态,同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处理,增加该工业控制电路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工业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工业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工业控制电路中第一光电隔离电路的电路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工业控制电路中单片微型计算机电路的电路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工业控制电路中第二光电隔离电路的电路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工业控制电路中信号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工业控制电路中电源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业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该工业控制电路20包括一信号输入端口21、一第一光电隔离电路22、一单片微型计算机23、一第二光电隔离电路24、一信号放大电路25和一信号输出端口26,该信号输入端口21进一步包括一信号输入端211和一信号公共端212,其中该单片微型计算机23是采用具有至少三十二个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的单片微型计算机,该信号输入端口21连接到该第一光隔离电路22的输入端,该光隔离电路22的输出端连接到该单片微型计算机23,该单片微型计算机23连接到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24的输入端,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24的输出端连接到该信号放大电路25的输入端,该信号放大电路25的输出端连接到该信号输出端口26。请参阅图3,是本专利技术工业控制电路中该第一光电隔离电路22的电路图。该第一光电隔离电路22包括一光电隔离器221、一发光二极管224、和二电阻223、225,其中该光电隔离器221可采用型号为TLP524-1的芯片,其具有输入端1、输入端2、一接地端3和一输出端4。该发光二极管224的正极连接到该信号输入端211,该发光二极管224的负极连接到该输入端2,该光电隔离器221的输入端1通过该电阻223连接到信号公共端212,该光电隔离器221的接地端3接地,该光电隔离器221的输出端4通过电阻225连结至电源VCC,该输出端4与电阻225的连接点连接到单片微型计算机23,外部资料信号依次通过该信号输入端212、该发光二极管224、该光电隔离器221的输入端2、该光电隔离器221的输入端1、电阻223和信号公共端COM,该光电隔离器221的输出端4感应该外部资料信号后与该光电隔离器221的接地端3导通,因此该光电隔离器221的输出端4产生一低电平数据信号,并传输该低电平数据信号至该单片微型计算机23。仅当有外部资料信号输入时发光二极管224才会发光,通过观察该发光二极管224的发光可监视外部资料输入的状况。请参阅图4,是本专利技术工业控制电路中该单片微型计算机23的电路图。其中该单片微型计算机23可采用AT89C51、AT89C52、AT89C55WD、AT89LV51、AT89LV52、AT89LV55六种芯片中的任意一种。其中,该单片微型计算机23的输入/输出端P2.0~P2.7和P3.0~P3.7连接到该第一光电隔离电路22,该单片微型计算机23的输入/输出端口P0.0~P0.7和P1.0~P1.7连接到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24,该单片微型计算机23处理由第一光电隔离电路22输入的低电平数据信号并产生一控制信号,然后输出该控制信号至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24。请参阅图5,是本专利技术工业控制电路中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24的电路图。第二光电隔离电路24包括一光电隔离器241、一发光二极管244、一反向器242和二电阻243、245,该光电隔离器241与该光电隔离器221为相同元件。该光电隔离器241的输入端1通过该电阻243连接到该发光二极管244的正极,该发光二极管244的负极接地,该光电隔离器221的输入端2连接到该反向器242的输出端,该反向器242的输入端连接到该单片微型计算机23,该光电隔离器241的输出端4通过电阻225连结至电源VCC,该光电隔离器241的接地端3连接到该放大电路25。该单片微型计算机23产生的控制信号依次通过该反向器242、该光电隔离器241的输入端2、该光电隔离器241的输入端1、该电阻243和该发光二极管244后接地。感应到该控制信号后,该光电隔离器241的接地端3与输出端4导通,于是该光电隔离器241的接地端3产生高电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控制电路包括:一信号输入端口、一第一光电隔离电路、一单片微型计算机、一第二光电隔离电路、一信号放大电路和一信号输出端口,该信号输入端口连接到第一光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该第一光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单片微型计算机,该单片微型计算机连接到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该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信号输出端口,该信号输入端口接收外部的资料信号,然后该资料信号通过该第一光电隔离电路传输至该单片微型计算机,该单片微型计算机对该资料信号做出分析处理后产生一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通过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传输至该信号放大电路,该信号放大电路放大该控制信号,放大后的信号从该信号输出端口输出用于驱动外部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单片微型计算机是采用具有至少三十二个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的单片微型计算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控制电路包括一信号输入端口、一第一光电隔离电路、一单片微型计算机、一第二光电隔离电路、一信号放大电路和一信号输出端口,该信号输入端口连接到第一光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该第一光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单片微型计算机,该单片微型计算机连接到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该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该信号输出端口,该信号输入端口接收外部的资料信号,然后该资料信号通过该第一光电隔离电路传输至该单片微型计算机,该单片微型计算机对该资料信号做出分析处理后产生一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通过该第二光电隔离电路传输至该信号放大电路,该信号放大电路放大该控制信号,放大后的信号从该信号输出端口输出用于驱动外部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单片微型计算机是采用具有至少三十二个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的单片微型计算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信号输入端口可同时接收十六位的数据信号,且该信号输出端口可同时输出十六位的数据信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控制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铁海,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