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固体颗粒乳化技术的包载牛蒡子苷类化合物的局部皮肤外用制剂及其制法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646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1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制剂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固体颗粒乳化技术的包载牛蒡子苷类化合物的局部皮肤外用制剂及其制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牛蒡子苷类化合物的外用制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牛蒡子苷或牛蒡子苷元1‑15份,固体颗粒乳化剂0.5‑10份,油相10‑40份,增溶剂5‑30份,和增稠剂1‑10份;所述固体颗粒乳化剂的粒径为纳米或微米级。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牛蒡子苷类化合物的外用制剂,将牛蒡子苷类化合物通过固体颗粒乳化剂形成稳定、高效的体系,可在用药过程中稳定释放药物。此外,相较于传统乳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外用制剂还增强了牛蒡子甘类化合物的皮肤渗透性和滞留性,显示出更好的药理活性与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固体颗粒乳化技术的包载牛蒡子苷类化合物的局部皮肤外用制剂及其制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剂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固体颗粒乳化技术的包载牛蒡子苷类化合物的局部皮肤外用制剂及其制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乳剂是局部外用治疗的主要剂型之一,其优点是保护包封的药物,同时提高其溶解度和改善药物皮肤渗透行为。由于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因此需要借助稳定剂形成稳定体系,并保证其长期稳定性。迄今为止,大部分乳剂依靠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维持稳定。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将导致皮肤安全性问题,同时其稳定乳剂体系的作用不强且成本较高。此外,传统的乳剂工艺较为复杂,通常需要加热至70℃以上进行乳化,应用于热不稳定性药物时风险较大。同时在工艺降温过程中也许严格控制,这对设备要求很高,且工业化生产时存在较多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牛蒡子苷类化合物的外用制剂,所述外用制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n牛蒡子苷或牛蒡子苷元1-15份,固体颗粒乳化剂0.5-10份,油相10-40份,增溶剂5-30份,和增稠剂1-10份;/n所述固体颗粒乳化剂的粒径为纳米或微米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蒡子苷类化合物的外用制剂,所述外用制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牛蒡子苷或牛蒡子苷元1-15份,固体颗粒乳化剂0.5-10份,油相10-40份,增溶剂5-30份,和增稠剂1-10份;
所述固体颗粒乳化剂的粒径为纳米或微米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牛蒡子苷或牛蒡子苷元2-10份,固体颗粒乳化剂1-8份,油相15-30份,增溶剂8-20份,和增稠剂2-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固体颗粒乳化剂包括无机固体颗粒、淀粉颗粒、纤维素类颗粒、壳聚糖颗粒、合成聚合物颗粒、蛋白颗粒、环糊精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固体颗粒乳化剂粒径为5-300000n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无机固体颗粒包括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锌、碳酸钙、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无机固体颗粒包括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钛;进一步可选地,二氧化硅包括胶态二氧化硅;
和/或,纤维素颗粒包括微晶纤维素及其复合物、乙酸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纤维素颗粒包括微晶纤维素及其复合物;进一步可选地,微晶纤维素及其复合物包括微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物、微晶纤维素-胶体二氧化硅复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合成聚合物颗粒包括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合成聚合物颗粒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和/或,蛋白颗粒包括明胶、大豆蛋白、玉米醇溶蛋白、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蛋白颗粒包括明胶、大豆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叶春唐炜罗华菲林国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现代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