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热蒸汽闭路循环喷雾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3602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热蒸汽闭路循环喷雾干燥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蒸汽发生器、过热加热器和喷雾干燥器,还包括与喷雾干燥器连接的干燥产品回收单元,和能与喷雾干燥器相连通的真空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雾干燥装置还包括与喷雾干燥器连接的过热蒸汽引风机,过热蒸汽引风机与过热加热器相连通,还包括与喷雾干燥器相连通的进料预热器和与蒸汽发生器相连通的停车冷凝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雾干燥装置还包括与过热加热器和喷雾干燥器相连接的吹扫风机和过热蒸汽鼓风机。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雾干燥装置能够大幅降低喷雾干燥的能耗,以及喷雾干燥的空气污染问题,并可以实现低温干燥,能够满足对热敏性物料的干燥要求。能够满足对热敏性物料的干燥要求。能够满足对热敏性物料的干燥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热蒸汽闭路循环喷雾干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喷雾干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过热蒸汽闭路循环喷雾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喷雾干燥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天然提取物的产品生产领域,具有连续化生产、干燥时间短等优势,一般采用空气或氮气作为热载体直进直排的方式进行干燥,但存在能耗高、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问题,虽然可通过将热空气或热氮气循环降低一定能耗,但是总体的干燥能耗和成本依然很高。
[0003]早在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已经提出过热蒸汽干燥的设想,并在接下来的100多年间由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研发和工业化多种过热蒸汽干燥装置,包括过热蒸汽流化床干燥机、过热蒸汽带式干燥机、过热蒸汽管式干燥机等,并成功将其应用于食品、煤炭、污泥、纸张、木材等领域。
[0004]过热蒸汽干燥虽已经体现出相对于热风干燥相当大的热能效率、烘制质量和安全、环保优势,但是仍未取代热风干燥成为主流的干燥形式,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的过热蒸汽干燥装置存在以下问题:蒸汽温度过高(通常在100℃以上),不适合热敏性物料的干燥;过热蒸汽在一次干燥后即被用于尾气热利用,未进行循环使用,导致适用范围比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热蒸汽闭路循环喷雾干燥装置。
[0006]本技术的过热蒸汽闭路循环喷雾干燥装置包括喷雾干燥器和与所述喷雾干燥器连接的干燥产品回收单元,还包括蒸汽发生器和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的过热加热器,所述过热加热器与所述喷雾干燥器连接,还包括能与所述喷雾干燥器相连通的真空系统。本技术的喷雾干燥装置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并在过热加热器的作用下形成过热蒸汽用于喷雾干燥,并在真空系统的负压下,因而能够避免干燥过程温度过高,适于对热敏性物质的干燥,且能保证较高的干燥效率。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喷雾干燥器连接的过热蒸汽引风机,所述过热蒸汽引风机与所述过热加热器相连通。因而,经过喷雾干燥后从喷雾干燥器内排出的蒸汽能被循环利用,有效节约了干燥过程的能耗。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喷雾干燥器相连通的进料预热器。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停车冷凝器,所述停车冷凝器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通。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过热加热器和所述喷雾干燥器相连接的吹扫风机和过热蒸汽鼓风机。
[0011]进一步的,所述干燥产品回收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旋风分离器和布袋除尘器,所述旋风分离器与所述喷雾干燥器相连通。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发生器为降膜蒸发蒸汽发生器。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降膜蒸发蒸汽发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蒸发汽相室、蒸发室和液相暂存室,在所述蒸发室内设置有至少一根分别与所述蒸发汽相室和液相暂存室相连通的降膜管,还包括至少一个分布喷淋头,所述分布喷淋头分别与各个所述降膜管相连通设置,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分别与所述液相暂存室和所述分布喷淋头相连通。因而,在分布喷淋头的作用下,待蒸发物沿着降膜管的内壁向下流动,并被加热形成蒸汽,并从降膜管的与蒸发汽相室相连通的一端排出。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降膜管的直径大于35mm。因而,能够确保蒸汽中携带的水滴在降膜管的管壁上被充分回流,最大程度的减少在蒸汽中夹带的水分含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蒸汽发生器;11、蒸发汽相室;12、蒸发室;13、液相暂存室;14、降膜管;15、分布喷淋头;2、过热加热器;3、喷雾干燥器;41、旋风分离器;42、布袋除尘器;5、真空系统;6、过热蒸汽引风机;7、进料预热器;8、停车冷凝器;91、吹扫风机;92、过热蒸汽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0]参见附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过热蒸汽闭路循环喷雾干燥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蒸汽发生器1、过热加热器2和喷雾干燥器3,还包括与喷雾干燥器3连接的干燥产品回收单元,和能与喷雾干燥器3相连通的真空系统5。因而,通过向喷雾干燥器3内通入过热蒸汽,既能确保良好的干燥效果,又避免干燥温度过高,不会对待干燥物的活性造成影响。
[0021]本技术的干燥产品回收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旋风分离器41和布袋除尘器42,旋风分离器41与喷雾干燥器3相连通。
[0022]本技术的喷雾干燥装置还包括与喷雾干燥器3连接的过热蒸汽引风机6,过热蒸汽引风机6与过热加热器2相连通,因而,经过喷雾干燥处理的过热蒸汽在过热加热器2的作用下被再次升温并被循环利用。
[0023]本技术的喷雾干燥装置还包括与喷雾干燥器3相连通的进料预热器7和与蒸汽发生器1相连通的停车冷凝器8。
[0024]本技术的喷雾干燥装置还包括与过热加热器2和喷雾干燥器3相连接的吹扫风机91和过热蒸汽鼓风机92,因而经过热加热器2加热升温的蒸汽能被快速输送至喷雾干燥器3内。
[0025]参见附图2所示,本技术的蒸汽发生器1为降膜蒸发蒸汽发生器。本技术的降膜蒸发蒸汽发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蒸发汽相室11、蒸发室12和液相暂存室13,在蒸发
室12内设置有至少一根分别与蒸发汽相室11和液相暂存室13相连通的降膜管14,还包括至少一个分布喷淋头15,分布喷淋头15分别与各个降膜管14相连通设置,还包括降膜循环泵16,降膜循环泵16分别与液相暂存室13和分布喷淋头15相连通。在蒸发汽相室11还设置有蒸汽出口,在蒸发室12还设置有热源进口和热源出口。本技术的降膜管14的直径大于35mm,优选为40-50mm,因而,在蒸汽从降膜管14上升过程中,能确保蒸汽中携带的水滴充分回流,因而从蒸汽发生器1中形成的蒸汽不会携带水滴而影响喷雾干燥效果。
[0026]本技术的喷雾干燥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启动真空系统5,将喷雾干燥装置内的不凝性气体排出,启动蒸汽发生器1和降膜循环泵,待系统压力接近工艺设计压力时,启动过热蒸汽鼓风机92、吹扫风机91和过热蒸汽引风机6,并启动过热加热器2,待过热蒸汽的压力和温度稳定后,将待干燥的料液经过进料预热器7升温后进入喷雾干燥器3,在喷雾干燥器3内的温度、压力和过饱和度达到设定要求后,通过旋风分离器41和布袋除尘器42将干燥后的产品排出,干燥完成停车时,停止进料,关闭蒸汽发生器1,关闭真空系统5,开启停车冷凝器8,冷凝液逐步冷凝回流至蒸汽发生器1,待系统真空达到0.95mpa以上时,关闭过热加热器2,关闭过热蒸汽鼓风机92、吹扫风机91和过热蒸汽引风机6,将系统补充氮气至常压。
[0027]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热蒸汽闭路循环喷雾干燥装置,包括喷雾干燥器和与所述喷雾干燥器连接的干燥产品回收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汽发生器和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的过热加热器,所述过热加热器与所述喷雾干燥器连接,还包括能与所述喷雾干燥器相连通的真空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热蒸汽闭路循环喷雾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喷雾干燥器连接的过热蒸汽引风机,所述过热蒸汽引风机与所述过热加热器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热蒸汽闭路循环喷雾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喷雾干燥器相连通的进料预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热蒸汽闭路循环喷雾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停车冷凝器,所述停车冷凝器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热蒸汽闭路循环喷雾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过热加热器和所述喷雾干燥器相连接的吹扫风机和过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跃飞邵昌哲邹广星李富佳戴树生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龙飞医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