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稳定维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23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稳定维持结构,包括车体,车体底端四个拐角分别均开设有凹槽一,凹槽一内部穿插设置有液压升降杆,液压升降杆底端设置有支撑块,车体底端且位于液压升降杆内侧设置有若干移动轮;车体上方设置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与车体之间通过两个剪刀式液压升降杆连接,且车体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水平仪;工作平台顶端两侧分别均开设有凹槽二,凹槽二内部横向设置有转轴,转轴两端分别均套设有锁紧机构,两个锁紧机构的顶端与防护栏一的底端连接,防护栏一的两端且位于工作平台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防护栏二,且防护栏二与工作平台之间通过活动轴一连接。有益效果:实现更好的稳定性,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提高安全性能。高安全性能。高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稳定维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高空作业平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稳定维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的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使用的最常用的登高工具有人字梯、移动脚手架、升降车。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满足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很多项目人字不准使用(没有合格证),有合格证的铝合金楼梯在安装中有很多较重的物体安装中又不实用;升降车施工方便,但对地面条件有要求,适合高空间大面积的障碍少的场地使用;移动脚手架在很多项目施工过程中安监站检查的时候要求施工作业时移动脚手架不能有轮子受力作为施工平台,给施工带来不便。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稳定维持结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稳定维持结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底端四个拐角分别均开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内部穿插设置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底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车体底端且位于所述液压升降杆内侧设置有若干移动轮;所述车体上方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与所述车体之间通过两个剪刀式液压升降杆连接,且所述车体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水平仪;所述工作平台顶端两侧分别均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内部横向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分别均套设有锁紧机构,两个所述锁紧机构的顶端与防护栏一的底端连接,所述防护栏一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防护栏二,且所述防护栏二与所述工作平台之间通过活动轴一连接,所述防护栏一与所述防护栏二之间通过卡接杆连接,且所述防护栏一的两端与所述防护栏二的两端分别均设置有与所述卡接杆相卡合的卡槽一。
[0007]进一步的,为了增加支撑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避免支撑块与地面之间滑动,进而提高车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支撑块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
[0008]进一步的,为了增加工作平台与操作人员鞋底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避免操作人员鞋底打滑,进而提高工作平台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所述工作平台的顶端且位于所述防护栏一与所述防护栏二内侧设置有防滑垫。
[0009]进一步的,为了使得锁紧机构中的限位柱对凹槽二中的转轴上的限位槽进行限位,从而实现对防护栏一进行限位锁紧,进而提高防护栏一在折叠后和升高时的稳定性,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护栏一底端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开设的与所述转轴相配合的通道,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通道上方依次开设有腔室一和腔室二,所述腔室一与
所述腔室二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腔室一内部穿插设置有限位柱,所述腔室二内部设置有压板,且所述压板为L形结构,所述压板靠近所述腔室一的一端底部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活动轴二连接,所述压板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压板靠近所述腔室一的一端顶部设置有连杆,且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压板的一端贯穿所述通孔并与所述限位柱卡接。
[0010]进一步的,为了使得限位柱可以对限位槽进行限位,进而保证锁紧机构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所述转轴的圆周外侧横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与所述限位柱相配合的限位槽。
[0011]进一步的,为了使得连杆可以顺利驱动限位柱运动,进而保证锁紧机构在使用过程中的连续性,所述限位柱靠近所述腔室二的一侧顶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杆相配合的卡槽二。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通过调节车体底端的液压升降杆,结合水平仪,将工作平台维持在水平稳固的状态,实现更好的稳定性,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提高安全性能。
[0014]2、不进行高空作业时,通过折叠防护栏一与防护栏二,使得防护栏一与防护栏二可以在工作平台顶端进行折叠收纳,从而降低该装置的整体高度,进而提高该装置的通过性,同时通过设置移动轮,可方便快捷且灵活的进行移动。
[0015]3、通过设置锁紧机构,从而使得锁紧机构对防护栏一进行限位锁紧,进而提高防护栏一在折叠后和升高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稳定维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稳定维持结构的工作平台的俯视图;
[0020]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稳定维持结构的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稳定维持结构的转轴的横截面图;
[0023]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稳定维持结构的限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车体;2、凹槽一;3、液压升降杆;4、支撑块;5、移动轮;6、工作平台;7、剪刀式液压升降杆;8、水平仪;9、凹槽二;10、转轴;1001、限位槽;11、锁紧机构;1101、壳体;1102、通
道;1103、腔室一;1104、腔室二;1105、隔板;1106、通孔;1107、限位柱;1108、压板;1109、活动轴二;1110、弹簧;1111、连杆;1112、卡槽二;12、防护栏一;13、防护栏二;14、活动轴一;15、卡接杆;16、卡槽一;17、橡胶垫;18、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稳定维持结构。
[0028]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

7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高空作业平台稳定维持结构,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底端四个拐角分别均开设有凹槽一2,所述凹槽一2内部穿插设置有液压升降杆3,所述液压升降杆3底端设置有支撑块4,所述车体1底端且位于所述液压升降杆3内侧设置有若干移动轮5;所述车体1上方设置有工作平台6,所述工作平台6与所述车体1之间通过两个剪刀式液压升降杆7连接,且所述车体1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水平仪8;所述工作平台6顶端两侧分别均开设有凹槽二9,所述凹槽二9内部横向设置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两端分别均套设有锁紧机构11,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稳定维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底端四个拐角分别均开设有凹槽一(2),所述凹槽一(2)内部穿插设置有液压升降杆(3),所述液压升降杆(3)底端设置有支撑块(4),所述车体(1)底端且位于所述液压升降杆(3)内侧设置有若干移动轮(5);所述车体(1)上方设置有工作平台(6),所述工作平台(6)与所述车体(1)之间通过两个剪刀式液压升降杆(7)连接,且所述车体(1)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水平仪(8);所述工作平台(6)顶端两侧分别均开设有凹槽二(9),所述凹槽二(9)内部横向设置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两端分别均套设有锁紧机构(11),两个所述锁紧机构(11)的顶端与防护栏一(12)的底端连接,所述防护栏一(12)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工作平台(6)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防护栏二(13),且所述防护栏二(13)与所述工作平台(6)之间通过活动轴一(14)连接,所述防护栏一(12)与所述防护栏二(13)之间通过卡接杆(15)连接,且所述防护栏一(12)的两端与所述防护栏二(13)的两端分别均设置有与所述卡接杆(15)相卡合的卡槽一(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稳定维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4)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稳定维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6)的顶端且位于所述防护栏一(12)与所述防护栏二(13)内侧设置有防滑垫(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朝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融通成套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