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03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超高强钢辊弯成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包括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的两侧之间分别夹设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顶板一体弯折成型,第二侧板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顶板一体弯折成型;底板和顶板的预设位置均设有向内凹陷的圆弧。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复杂截面超高强钢连续辊弯成型褶皱大且难以控制的难题,利用第一圆弧段补偿法增加直线段残余应力,避免了防撞梁在辊弯过程中产生褶皱缺陷问题,利用板带的预加残余应力,从而从根本上改善防撞梁在拉弯过程中产生褶皱问题。生褶皱问题。生褶皱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


[0001]本技术涉及超高强钢辊弯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

技术介绍

[0002]超高强钢辊弯型钢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经济型型材。由于其截面结构合理(通常根据使用要求设计)、品种规格繁多、几何尺寸精确以及现代社会对材料轻量化、截面形状合理化和功能化的使用要求,因而几乎遍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轻量化结构的提出和广泛应用,高强钢和超高强钢在汽车等工业领域的应用急剧增加;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对产品要求的不断提高,冷弯型钢也向着更加复杂、精密的方向发展。而复杂截面超高强钢辊弯成型产品易表现出各种缺陷,尤其是防撞梁辊弯成型后拉弯时易产生褶皱问题,与普通钢辊弯成型产品相比,超高强钢辊弯成型产品的褶皱问题特别严重,产品质量更加难以保证,这严重制约着辊弯成型技术的发展和超高强钢辊弯型钢的广泛应用。因此,复杂截面超高强钢连续辊弯成型拉弯褶皱问题是当今冷弯领域的重要挑战。
[0003]长期以来,为了控制褶皱问题,辊弯行业常常使用优化设计工艺设计解决褶皱问题。超高强钢辊弯成型褶皱问题突出,因此很难通过工艺优化控制褶皱问题,而不同截面的型钢就要设计不同的工艺设计,这无疑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且无法保证产品质量。最初采用工艺优化解决褶皱问题,是在辊弯成型所有机架之中进行,不能及时根据截面的形状和尺寸调整合适工艺,操作麻烦,适应性差。该方法虽然适应性较强,设计挑战加大,但成本较高,仅仅依靠工艺优化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超高强钢的褶皱问题,精度不够高。r/>[000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解决了复杂截面超高强钢连续辊弯成型褶皱大且难以控制的难题,为超高强钢连续辊弯成型褶皱控制提供了依据,为稳定批量实现复杂截面冷弯型钢的高精度辊弯成型提供了新方法,在板带成型过程中,利用第一圆弧段补偿法增加直线段残余应力,避免了防撞梁在辊弯过程中产生褶皱缺陷问题,利用板带的预加残余应力,从而从根本上改善防撞梁在拉弯过程中产生褶皱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两侧之间分别夹设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一体弯折成型,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一体弯折成型;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预设位置均设有向内凹陷的圆弧。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所述圆弧包括两个第一圆弧段,两个所述第一圆弧段之间连接第二圆弧段。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所述第一圆弧段所在圆
的半径范围为4~5.5mm,所述第二圆弧段所在圆的半径范围为9~10.5mm。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预设位置上均设有2个所述圆弧。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所述预设位置为位于所述底板或所述顶板的总长度的1/4处,并且所述预设位置靠近折弯处。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所述底板、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厚度均为1~2.5mm。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长度均为70~90mm,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长度均为110~130mm。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所述防撞梁弯折部位具有弧度。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所述防撞梁成型道次为25~30次。
[001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包括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的两侧之间分别夹设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顶板一体弯折成型,第二侧板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顶板一体弯折成型;底板和顶板的预设位置均设有向内凹陷的圆弧,预设位置位于底板和顶板的总长度的1/4处,并且预设位置靠近折弯处;圆弧包括两个第一圆段,两个第一圆弧段之间连接第二圆弧段,第二圆弧段和第一圆弧段能够增加直线段残余应力,第一圆弧段不仅能够增加直线段残余应力,还避免了防撞梁在辊弯过程中产生褶皱缺陷问题,利用板带的预加残余应力,从而从根本上改善防撞梁在拉弯过程中产生褶皱问题。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解决了复杂截面超高强钢连续辊弯成型褶皱大且难以控制的难题,为超高强钢连续辊弯成型褶皱控制提供了依据,为稳定批量实现复杂截面冷弯型钢的高精度辊弯成型提供了新方法,在板带成型过程中,利用第一圆弧段补偿法增加直线段残余应力,避免了防撞梁在辊弯过程中产生褶皱缺陷问题,利用板带的预加残余应力,从而从根本上改善防撞梁在拉弯过程中产生褶皱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在图中:1

底板,11

第一侧板,12

第二侧板;2

圆弧,21

第一圆弧段,22

第二圆弧段,3

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
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包括底板1和顶板3,底板1和顶板3的两侧之间分别夹设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第一侧板11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和顶板3一体弯折成型,第二侧板12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和顶板3一体弯折成型。
[0023]底板1和顶板3的长度a相同,长度a范围均为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两侧之间分别夹设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一体弯折成型,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一体弯折成型;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预设位置均设有向内凹陷的圆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包括两个第一圆弧段,两个所述第一圆弧段之间连接第二圆弧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段所在圆的半径范围为4~5.5mm,所述第二圆弧段所在圆的半径范围为9~10.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强钢复杂截面ACE型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预设位置上均设有2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思诺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