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临床用可调式针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针灸装置
,具体为一种中医临床用可调式针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因此可知现在的针灸装置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0003]现在的针灸装置在对于固定患者的身体部位不能很好地进行固定,且在面对不同患者的身体部位大小不一时,没有办法进行调节,造成医治施针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亟需一种中医临床用可调式针灸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临床用可调式针灸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装置固定患者身体部位不便和装置无法进行调节和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临床用可调式针灸装置,包括承载板主体,所述承载板主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临床用可调式针灸装置,包括承载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主体(1)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腔室(211)、底板(212)、滑槽(213)、滑块(214)、缓冲块(215)、调节块(216)、固定杆(217)、第一弹簧(218)、固定板(219)、第二弹簧(220)、压板(221)、第一铰接杆(222)、第二铰接杆(223)、第三弹簧(224)、第一固定块(225)和板块(226),所述承载板主体(1)内部开设有腔室(211),且承载板主体(1)内壁固连有底板(212),所述底板(212)顶端固连有固定板(219),且固定板(219)左侧固连有固定杆(217),所述固定杆(217)外壁贯穿有调节块(216),且调节块(216)左侧固连有第一弹簧(218),所述第一弹簧(218)缠绕于固定杆(217)外壁,所述固定板(219)顶端固连有第二弹簧(220),且第二弹簧(220)顶端固连有压板(221),所述压板(221)底端转轴连接有第一铰接杆(222),且第一铰接杆(222)远离压板(221)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杆(223),所述第二铰接杆(223)低端转轴连接于调节块(216)顶端,且第二铰接杆(223)外壁固连有第三弹簧(224),所述第三弹簧(224)的顶端固连于第一铰接杆(222)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临床...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