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辐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2768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辐成型模具,包括用于压制轮辐外形的预成型模具、用于轮辐整体成型及外缘翻边的成型模具、用于轮辐安装面冲孔的冲螺孔模具以及用于轮辐螺孔倒角面挤制的挤螺孔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能够用于压制具有更优良整体性能的轮辐,所压制成型的轮辐整体性能较好,压制成型后的轮辐产品材料拉薄问题较小,整体强度较高。模具本身所需的定位要求较少,螺孔的冲制、挤制难度较小,但压制之后的轮辐产品螺母座强度更高,轮辐整体性能较好。模具的结构较为简单,因而模具的制造难度、制造成本较低,在轮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模具易于装配,且装配时间较少,换模的效率较高。换模的效率较高。换模的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辐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轮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轮辐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钢制车轮上,现有的轮辐通常采用螺母座与螺栓来定位、紧固,此类轮辐往往带有过小的R角,尤其是在轮辐上的螺母座上,在钢制车轮冷压成型的过程当中,遇到此类过小R角会存在一定的成型缺陷,例如材料拉薄缺陷,使得轮辐整体强度降低,影响产品效果。
[0003]为了改善现有轮辐产品成型拉薄缺陷,需要研制出一种能够压制具有更优良整体性能轮辐的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辐成型模具,能够用以压制具有更优良整体性能的轮辐。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轮辐成型模具,包括用于压制轮辐外形的预成型模具、用于轮辐整体成型及外缘翻边的成型模具、用于轮辐安装面冲孔的冲螺孔模具以及用于轮辐螺孔倒角面挤制的挤螺孔模具。
[0007]进一步的,所述预成型模具包括预成型下模、设在预成型下模正上方的预成型上模以及固定在预成型下模上并用于对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辐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压制轮辐外形的预成型模具、用于轮辐整体成型及外缘翻边的成型模具、用于轮辐安装面冲孔的冲螺孔模具以及用于轮辐螺孔倒角面挤制的挤螺孔模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辐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成型模具包括预成型下模、设在预成型下模正上方的预成型上模以及固定在预成型下模上并用于对预成型上模进行导向的若干第一导柱,所述预成型下模包括第一下模板、第一凸模垫板、第一凸模、第一定位柱和第一环形顶料板,所述第一下模板、第一凸模垫板、第一凸模自下而上依次相接,所述第一定位柱固设在第一凸模的顶部中心处,所述第一环形顶料板套设在第一凸模外侧并可上下活动,所述预成型上模包括第一上模板、第一打料杆和第一凹模,第一凹模固定在第一上模板底部并位于第一凸模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打料杆分别穿过第一上模板和第一凹模并可上下活动,第一打料杆底部与第一定位柱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避让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辐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包括成型下模、设在成型下模正上方的成型上模以及固定在成型下模上并用于对成型上模进行导向的若干第二导柱,所述成型下模包括第二下模板、第二凸模垫板、第二凸模、第二定位柱和第二环形顶料板,所述第二下模板、第二凸模垫板、第二凸模自下而上依次相接,所述第二定位柱固设在第二凸模的顶部中心处,所述第二环形顶料板套设在第二凸模外侧并可上下活动,所述成型上模包括第二上模板、芯模、第二打料杆、第一环形卸料板、第二凹模和第二凹模垫板,所述芯模固定在第二上模板上并位于第二凸模正上方,芯模中心处与第二定位柱相对的位置上设有避让空腔,所述第二打料杆穿过第二上模板并可上下活动,所述第一环形卸料板套装在芯模外侧且顶部与第二打料杆下端面相接,所述第二凹模设在第一环形卸料板外侧且顶部通过第二凹模垫板与第二上模板相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辐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螺孔模具包括冲螺孔下模、设在冲螺孔下模正上方的冲螺孔上模以及固定在冲螺孔下模上并用于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浩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日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