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2637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管内降温装置,该装置包括导管热交换系统和液体冷却循环系统;导管热交换系统包括具有双腔结构的导管和冷却球囊,导管包括进液腔、出液腔和排液口,进液腔和出液腔通过冷却球囊进行连通,冷却液通过冷却球囊对目标部位进行热交换,实现血管内局部区域的降温,排液口设置在出液腔的远端,出液腔通过排液口与冷却球囊流体连通,进液腔的远端与冷却球囊的远端流体连通;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制冷装置、控温装置和循环泵,用于实时调整目标温度并保持目标温度的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通过并穿越颅内闭塞血管,顺利达到脑缺血区域,实现精准部位降温,且快速有效,并保持目标温度稳定。持目标温度稳定。持目标温度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管内降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颅内血管的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脑血管疾病目前仍是人类致残性及致死性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卒中是我国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其中,超过40%的缺血性卒中由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引起。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为缺血发生后缺血半暗带向梗死核心的动态演变。颅内动脉血管闭塞后血流量降低,在梗死核心周围存在一个生理功能丧失但组织尚未发生梗死的区域,即缺血半暗带。随着血流的再通,缺血半暗带的生理功能可能恢复。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可以使闭塞的血管再通、血流再灌注,从而减少梗死体积,降低残死率并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如果没有及时恢复血流,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缺血半暗带逐渐演变为梗死核心,梗死体积逐渐扩大。因此,在血管再通之前,如何缩小梗死核心挽救缺血半暗带是延长时间窗和组织窗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缺血性卒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1987年Busto等首次提出了亚低温(32~35℃)的脑保护作用。研究发现,在脑血流恢复之前给予亚低温治疗,可明显减轻脑缺血的病理损伤,促进血流恢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冰帽、冰毯、冰床、冰袋等传统的体表降温方法,其降温速度缓慢且目标温度不稳定。另外,体表降温针对全身降温,对目标部位的降温效果不显著,临床工作难度大。血管内亚低温治疗是一种新型的降温技术,具有降温速度快、目标温度稳定、复温速度易控等特点,已广泛用于急性卒中和心肺脑复苏等。在临床上,血管内降温方法主要包括血管内灌注降温和基于热交换的血管内降温。前者可快速达到降温目的,但温度维持不稳定且调节过程复杂。另外,大量冷却液体一次性快速输入对心脏和肾脏可能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临床应用受限。目前常用的血管内热交换降温装置主要由一个可冷却液体的体外机、注入冷却液的泵和血管内的热交换导管组成。但该导管尺寸大、柔顺性和通过性差,只能到达心脏下方的下腔静脉,无法通过并穿越颅内闭塞血管,不能快速有效地对脑缺血区域降温。
[0004]因此,本领域尚缺乏一种新型的血管内降温装置,该血管内降温装置能够到达颅内闭塞血管,并对目标部位进行有效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内降温装置,该装置可以有效通过并穿越颅内闭塞血管,顺利达到脑缺血区域,实现精准部位降温,且通过血管内热交换系统实现快速有效降温并保持目标温度稳定。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血管内降温装置,该装置包括导管热交换系统、液体冷却循环系统、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导管热交换系统包括具有双腔结构的导管和冷却球囊,所述导管包括进液腔、出液腔和排液口,所述进液腔和所述出液腔通过所述冷却球囊进行连通,冷却液通过所述冷却球囊对目标部位进行热交换,实现血管内局部区域的降温,所述排
液口设置在所述出液腔的远端,所述出液腔通过所述排液口与所述冷却球囊流体连通,所述进液腔的远端与所述冷却球囊的远端流体连通;所述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制冷装置、控温装置和循环泵,用于实时调整目标温度并保持所述目标温度的稳定;所述进液管用于连通所述冷却循环系统的出液口与所述导管的进液腔;所述出液管用于连通所述冷却循环系统的进液口与所述导管的出液腔。
[0007]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进液管上设置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监测冷却球囊的充盈压力。
[000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管包括近端段、中间段和远端段,其中,所述近端段为单腔结构,所述中间段为双腔结构以及所述远端段为单腔结构。
[000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进液腔横贯所述近端段、所述中间段和所述远端段,所述出液腔设置在所述中间段。
[001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进液腔和所述出液腔为套叠结构,所述进液腔为内腔,所述出液腔为外腔。
[0011]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套叠结构也就是指套管结构,即所述出液腔套在所述进液腔外。
[001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进液腔的长度大于出液腔的长度。
[001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进液腔和所述出液腔通过止血阀在近端进行分离。
[001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进液腔和所述出液腔通过所述止血阀实现近端段的两腔的非套叠结构。
[001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管的近端为单一进液腔结构,用于穿越并安装止血阀;所述导管远端仍为单一进液腔结构,用于减少导管截面尺寸而提高导管的柔顺性。
[001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管的外径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减小,以提高导管的柔顺性。
[001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排液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001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多个排液口沿轴向和圆周方向对称分布或非对称分布。
[001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管腔壁采用单层或多层的结构。
[002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管是海波管、编织管、弹簧管、热缩管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组合。
[002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管的材质是金属和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002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冷却球囊为螺旋球囊,所述螺旋球囊螺旋缠绕在所述导管上。
[002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螺旋缠绕是单头缠绕或者多头缠绕。
[002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螺旋球囊的近端直接经所述出液腔上的所述排液口与所述出液腔相连通,或者经连接件与所述出液腔相连通;所述螺旋球囊的远端直接与进液腔远端相连通。
[002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螺旋球囊的近端和远端通过热收缩、胶粘或热熔接方式中的一种固定在所述导管上。
[002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冷却球囊为套叠球囊,所述套叠球囊套叠在所述导管上。
[002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套叠球囊的近端套叠在所述导管上,并通过热收缩、胶粘或热熔接方式中的一种固定在所述导管上;所述套叠球囊的远端为封闭的球面;所述套叠球
囊覆盖所述导管的远端部分。
[002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球囊的材质为尼龙、Pebax、PU、PET、PE、HDPE、LDPE、LLDPE、PP、PTFE、硅胶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组合。
[0029]一种血管内低温装置的形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形成特殊双腔结构的导管,所述双腔结构的特殊在于近端是单腔结构(进液腔)、中间是双腔结构(进液腔和出液腔)和远端是单腔结构(进液腔)。所述导管的进液腔和出液腔为套叠结构,导管近端通过止血阀实现两腔的非套叠,远端通过冷却球囊将两腔相连通。所述冷却球囊为折叠状态,经导管输送达到降温血管后,冷却循环系统在球囊中注入冷却液实现充盈。通过球囊内冷却液的循环流动进行热交换,实现脑缺血区域的局部降温。
[0030]应理解,在本技术范围内中,本技术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内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导管热交换系统、液体冷却循环系统、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导管热交换系统包括具有双腔结构的导管和冷却球囊,所述导管包括进液腔、出液腔和排液口,所述进液腔和所述出液腔通过所述冷却球囊进行连通,所述排液口设置在所述出液腔的远端,所述出液腔通过所述排液口与所述冷却球囊流体连通,所述进液腔的远端与所述冷却球囊的远端流体连通;所述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制冷装置、控温装置和循环泵,用于实时调整目标温度并保持所述目标温度的稳定;所述进液管用于连通所述冷却循环系统的出液口与所述导管的进液腔;所述出液管用于连通所述冷却循环系统的进液口与所述导管的出液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近端段、中间段和远端段,其中,所述近端段为单腔结构,所述中间段为双腔结构以及所述远端段为单腔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内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腔横贯所述近端段、所述中间段和所述远端段,所述出液腔设置在所述中间段。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管内降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迎安穆克刘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沃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