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填塞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263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鼻腔填塞管。包括相互嵌套成一体的外管(1)和内管(2),整个管体呈与鼻腔形状相符的椭圆条状中空结构,所述外管(1)和内管(2)上开设有一一对应的通孔(6)。本鼻腔填塞管可以完美的适应鼻腔结构,方便放置在鼻腔中,柔软舒适,且不易脱落,不易堵塞,通气顺畅,同时便于积液的导流排出。同时便于积液的导流排出。同时便于积液的导流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腔填塞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耳鼻喉科用的医疗器具,具体是一种鼻腔填塞管。

技术介绍

[0002]鼻腔手术后为了解决出血问题,常常需要用油纱条,膨胀材料等填塞住鼻腔鼻窦达到止血目的,但是填塞后疼痛,尤其是无法通气,鼻腔内积液无法及时排出,造成患者呼吸障碍,对老年人影响尤其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鼻腔填塞管,能够适应鼻腔结构,方便放置在鼻腔中,柔软舒适,不易脱落,不易堵塞,通气顺畅,便于积液的导流排出。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鼻腔填塞管包括相互嵌套成一体的外管和内管,整个管体呈与鼻腔形状相符的椭圆条状中空结构,所述外管和内管上开设有一一对应的通孔。
[0005]进一步,所述管体的前端口边缘处设有可固定于前鼻孔处的软质支撑体。
[0006]进一步,所述管体的末端口成斜弧形。
[0007]进一步,所述外管为软质可膨胀材质。
[0008]进一步,所述内管为软质硅胶材质。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鼻腔填塞管可以完美的适应鼻腔结构,方便放置在鼻腔中,柔软舒适,且不易脱落,不易堵塞,通气顺畅,同时便于积液的导流排出。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外管,2、内管,3、末端口,4、前端口,5、支撑体,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所示,本鼻腔填塞管包括相互嵌套成一体的外管1和内管2,整个管体呈与鼻腔形状相符的椭圆条状中空结构,所述外管1和内管2上开设有一一对应的通孔6。
[0014]进一步,所述管体的前端口4边缘处设有可固定于前鼻孔处的软质支撑体5。
[0015]进一步,所述管体的末端口3成斜弧形。不易堵塞。
[0016]进一步,所述外管1为软质可膨胀材质。遇水可膨胀,易于固定在鼻腔中,不易脱落。
[0017]进一步,所述内管2为软质硅胶材质。柔软无刺激,便于置入鼻腔中。
[0018]本鼻腔填塞管以软质膨胀材料和软质硅胶材料结合构成和内管2,整个管体呈与鼻腔形状相符的椭圆条状中空结构。外管1遇水可以膨胀,内管2硅胶柔软无刺激。整个管体柔软,且便于置入鼻腔中,适应鼻腔结构。通孔6能够保证通气顺畅的同时便于积液的导流
排出。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腔填塞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嵌套成一体的外管(1)和内管(2),整个管体呈与鼻腔形状相符的椭圆条状中空结构,所述外管(1)和内管(2)上开设有一一对应的通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腔填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前端口(4)边缘处设有可固定于前鼻孔处的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巍张艳秋徐继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