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芯自助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2452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芯自助上料装置,涉及自动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自动上料模块和自动加工模块,所述自动上料模块与所述自动加工模块连接,自动上料模块将物料自动发送给所述自动加工模块进行加工。该自动上料模块,能够实现待加工物料的自动上料,免去了人工上料的繁琐工序,同时提高了送料的效率和送料的稳定性,保证了物料的持续稳定输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物料加工的优质率,提升了整体的加工质量。自动上料模块和自动加工模块分开设置,实现了模块化的效果,即自动上料模块可以与多种型号的加工模块匹配,以适应不同的上料需求,从而减少了加工成本,提高了机器的利用率,从侧面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的利润。提高了生产的利润。提高了生产的利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芯自助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加工
,具体为一种磁芯自助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机械加工需要使用大量的线材、棒材或管材等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在上料时,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工作强度大、安全性很低。或者采用专门的上料设备。当该种原材料应用于大型设备时,采用人工上料,严重影响加工效率。再加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导致生产成本过高,亟需一种自动化的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芯自助上料装置,具备上料快,上料平稳的优点,解决了机械加工上料效率低的问题。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磁芯自助上料装置,包括自动上料模块和自动加工模块,所述自动上料模块与所述自动加工模块连接,自动上料模块将物料自动发送给所述自动加工模块进行加工;所述自动上料模块包括盛料箱、注料门、升料轴、升料板、转轴、升料动力机、卸料台、上端围壁和连接平台,所述盛料箱的侧壁底部开设有所述注料门,所述升料轴底部通过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盛料箱内底上表面,在所述升料轴的外壁缠绕布置有所述升料板,升料轴的顶部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升料动力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升料动力机通过转轴驱动所述升料轴单向转动,在所述盛料箱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卸料台,卸料台的垂向高度与所述升料轴的顶部高度相同,在所述卸料台的外侧安装有所述上端围壁,上端围壁环绕所述卸料台一周设置,所述上端围壁上开设有过料孔,过料孔外侧与所述连接平台连接,所述连接平台的另一端与所述自动加工模块连接;所述自动加工模块包括进料筒、进料口、控制台、加工室、加工轴和收料箱,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进料筒上,所述控制台设置在所述加工室的顶部,在所述加工室内部侧壁上安装有所述加工轴,在所述加工轴的下方放置有所述收料箱。
[0005]进一步的,所述注料门底部与所述盛料箱侧面底部铰接,顶部设有把手,可沿所述铰接处旋转开启。
[0006]进一步的,所述升料轴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升料板以螺旋形式自升料轴外表面底部环绕上升至升料轴外表面顶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卸料台为环形结构,且卸料台远离所述连接平台的一侧高,靠近所述连接平台的一侧低。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平台的两侧设置有放置货物滚落的挡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连接平台的末端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台可以设置进料速度,加工速度和其他进料、加工参数。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磁芯自助上料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盛料箱、注料门、升料轴、升料板、转轴、升料动力机、卸料台、上
端围壁和连接平台构成的自动上料模块,能够实现待加工物料的自动上料,免去了人工上料的繁琐工序,同时提高了送料的效率和送料的稳定性,保证了物料的持续稳定输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物料加工的优质率,提升了整体的加工质量。
[0013]2、本技术通过将自动上料模块和自动加工模块分开设置,实现了模块化的效果,即自动上料模块可以与多种型号的加工模块匹配,以适应不同的上料需求,从而减少了加工成本,提高了机器的利用率,从侧面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的利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主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几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自动上料模块,101

盛料箱,102

注料门,103

升料轴,104

升料板,105

转轴,106

升料动力机,107

卸料台,108

上端围壁,109

连接平台,2

自动加工模块,201

进料筒,202

进料口,203

控制台,204

加工室, 205

加工轴,206

收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磁芯自助上料装置,包括自动上料模块1和自动加工模块2,自动上料模块1与自动加工模块2连接,自动上料模块1将物料自动发送给自动加工模块2进行加工;自动上料模块1 包括盛料箱101、注料门102、升料轴103、升料板104、转轴105、升料动力机 106、卸料台107、上端围壁108和连接平台109,盛料箱101的侧壁底部开设有注料门102,升料轴103底部通过转轴105安装在盛料箱101内底上表面,在升料轴103的外壁缠绕布置有升料板104,升料轴103的顶部通过转轴105与升料动力机106的输出轴连接,升料动力机106通过转轴105驱动升料轴103单向转动,在盛料箱101的顶部设置有卸料台107,卸料台107的垂向高度与升料轴103的顶部高度相同,在卸料台107的外侧安装有上端围壁108,上端围壁 108环绕卸料台107一周设置,上端围壁108上开设有过料孔,过料孔外侧与连接平台109连接,连接平台109的另一端与自动加工模块2连接;自动加工模块2包括进料筒201、进料口202、控制台203、加工室204、加工轴205和收料箱206,进料口202设置在进料筒201上,控制台203设置在加工室204的顶部,在加工室204内部侧壁上安装有加工轴205,在加工轴205的下方放置有收料箱206。注料门102底部与盛料箱101侧面底部铰接,顶部设有把手,可沿铰接处旋转开启。升料轴103为圆柱形结构,升料板104以螺旋形式自升料轴103 外表面底部环绕上升至升料轴103外表面顶部。卸料台107为环形结构,且卸料台107远离连接平台109的一侧高,靠近连接平台109的一侧低。连接平台 109的两侧设置有放置货物滚落的挡板。进料口202与连接平台109的末端连接。控制台203可以设置进料速度,加工速度和其他进料、加工参数。
[0019]通过盛料箱101、注料门102、升料轴103、升料板104、转轴105、升料动力机106、卸料台107、上端围壁108和连接平台109构成的自动上料模块1,能够实现待加工物料的自动上料,免去了人工上料的繁琐工序,同时提高了送料的效率和送料的稳定性,保证了物料的持续稳定输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物料加工的优质率,提升了整体的加工质量。通过将自动上料模块1和自动加工模块2分开设置,实现了模块化的效果,即自动上料模块1可以与多种
型号的加工模块匹配,以适应不同的上料需求,从而减少了加工成本,提高了机器的利用率,从侧面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的利润。
[0020]本技术中上料装置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将待加工工件送装到机床上的加工位置和将已加工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芯自助上料装置,包括自动上料模块(1)和自动加工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模块(1)与所述自动加工模块(2)连接,自动上料模块(1)将物料自动发送给所述自动加工模块(2)进行加工;所述自动上料模块(1)包括盛料箱(101)、注料门(102)、升料轴(103)、升料板(104)、转轴(105)、升料动力机(106)、卸料台(107)、上端围壁(108)和连接平台(109),所述盛料箱(101)的侧壁底部开设有所述注料门(102),所述升料轴(103)底部通过所述转轴(105)安装在所述盛料箱(101)内底上表面,在所述升料轴(103)的外壁缠绕布置有所述升料板(104),升料轴(103)的顶部通过所述转轴(105)与所述升料动力机(106)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升料动力机(106)通过转轴(105)驱动所述升料轴(103)单向转动连接,在所述盛料箱(101)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卸料台(107),卸料台(107)的垂向高度与所述升料轴(103)的顶部高度相同,在所述卸料台(107)的外侧安装有所述上端围壁(108),上端围壁(108)环绕所述卸料台(107)一周设置,所述上端围壁(108)上开设有过料孔,过料孔外侧与所述连接平台(109)连接,所述连接平台(109)的另一端与所述自动加工模块(2)连接;所述自动加工模块(2)包括进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高刘连辉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高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