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及汽车安全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241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包括:排气筒体,所述排气筒体密封设置在气袋的排气孔上且其内部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拉带,所述拉带的一部分环绕在所述排气筒体的外筒面上,当所述拉带被拉紧时,所述排气筒体在所述拉带的拉力作用下进行收缩并进入关闭状态,当所述拉带松脱时,所述排气筒体在排气压力作用下打开并进入打开状态;以及激发装置,所述激发装置与所述拉带连接并将所述拉带拉紧,当所述激发装置接收到点火信号时,所述激发装置被点爆,使得所述拉带松脱。还公开了包含有上述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的汽车安全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拉带控制排气筒体的打开或者关闭来调节气袋内的压力,有效地保护车内乘坐人员的安全。乘坐人员的安全。乘坐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及汽车安全气囊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气囊
,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及汽车安全气囊。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安全气囊是汽车被动安全约束系统中的一种安全装置,能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瞬时点爆,从而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汽车安全气囊中作为重要部件的气袋在气囊点爆时充满气体,将车内人员与方向盘或仪表板隔开,从而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气袋在展开的过程中所需气体压力非常大,对于正常体重和正常坐姿的车内人员是具有保护作用的,但由于有的乘坐人员的体重较小或者坐姿不正,导致气袋在展开的过程中可能会对乘坐人员造成伤害,尤其是对前排的驾驶人员和乘坐人员。
[0003]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该结构可根据实际状况来调整气袋内的输出压力,以避免在展开时对乘坐人员造成伤害。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包含有所述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的汽车安全气囊。
[0006]作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包括:
[0007]排气筒体,所述排气筒体密封设置在气袋的排气孔上且其内部与所述排气孔连通;
[0008]拉带,所述拉带的一部分环绕在所述排气筒体的外筒面上,当所述拉带被拉紧时,所述排气筒体在所述拉带的拉力作用下进行收缩并进入关闭状态,当所述拉带松脱时,所述排气筒体在排气压力作用下打开并进入打开状态;以及
[0009]激发装置,所述激发装置与所述拉带连接并将所述拉带拉紧,当所述激发装置接收到点火信号时,所述激发装置被点爆,使得所述拉带松脱。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筒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三角形或者多边形。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筒体由至少一片布料围合而成。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筒体通过缝纫或者粘贴的方式密封固定在气袋的侧片上。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筒体远离气袋的一侧向外翻折形成有一翻边,所述拉带的一部分环绕在所述排气筒体远离气体的一侧的外筒面上并由所述翻边进行限位。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排气筒体的外筒面上周向间隔布置有若干加强筋,每一加强筋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排气筒体的翻边上,其一部分固定连接在气袋的侧片上。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激发装置安装在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的集气盒内;当汽车发生碰撞事件且车内传感器探测到车内存在体重较小的乘坐人员或者坐姿不正的乘坐人员时,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向所述激发装置发出点火信号,点爆安装在所述集气盒内的激发装置,使得所述拉带松脱。
[0016]作为本技术第二方面的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包括气囊模块,所述气囊模块内设置有上述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
[0017]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可通过拉带控制排气筒体的打开或者关闭来调节气袋内的压力,从而有效地保护车内乘坐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的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排气筒体未被拉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排气筒体被拉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排气筒体未被拉紧)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的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排气筒体被拉紧)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的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的拉带的一种实施例的缠绕方式。
[0024]图6是本技术的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的拉带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缠绕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6]参见图1至图4,图中给出的是一种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包括排气筒体100、拉带200以及激发装置300。
[0027]排气筒体100密封设置在气袋10的排气孔11上且其内部与气袋10的排气孔1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排气筒体100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或者其他形状,其可由一片布料或者多片布料围合而成。排气筒体100通过缝纫或者粘贴的方式密封固定在气袋10的侧片12上。
[0028]拉带200的一部分环绕在排气筒体100的外筒面上。当拉带200被拉紧时,排气筒体
100在拉带200的拉力作用下进行收缩并进入关闭状态,此时气袋10内的气体不会排出去,如图2或图4所示;当拉带200松脱时,排气筒体100在排气压力作用下打开并进入打开状态,即排气筒体100会被气袋10内膨胀的气体吹着向外展开,此时气袋10内的气体经由气袋10的排气孔11和排气筒体100排出,如图1或图3所示。为了对拉带200环绕在排气筒体100的部分进行限位,排气筒体100远离气袋10的一侧向外翻折形成有一翻边110,拉带200的一部分环绕在排气筒体100远离气袋10的一侧的外筒面上并由翻边110进行限位。
[0029]激发装置300安装在汽车安全气囊的集气盒20内,在正常状态时,激发装置300与拉带200连接并将拉带200拉紧,此时排气筒体100在拉带200的拉力作用下进行收缩并进入关闭状态。当汽车发生碰撞事件且车内传感器探测到车内存在体重较小的乘坐人员或者坐姿不正的乘坐人员时,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向激发装置300发出点火信号,点爆安装在集气盒20内的激发装置300,使得拉带200松脱,此时排气筒体100在排气压力作用下打开并进入打开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激发装置300优选地为小型气体发生器(MGG),小型气体发生器由点火装置和壳体组成。拉带200通过壳体两侧壁上的孔穿过壳体内部,壳体尾端打有薄弱槽;当点火装置接收到点火信号时,就会被点爆,壳体内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就会将尾端的薄弱槽打开,同时也将穿过壳体内部的拉带200冲开,拉带200就从激发装置300上松脱了。
[0030]此外,为了提高排气筒体100的收缩稳定性,在排气筒体100的外筒面上周向间隔布置有四条加强筋120,每一加强筋12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排气筒体100的翻边110上,其一部分固定连接在气袋10的侧片1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筒体,所述排气筒体密封设置在气袋的排气孔上且其内部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拉带,所述拉带的一部分环绕在所述排气筒体的外筒面上,当所述拉带被拉紧时,所述排气筒体在所述拉带的拉力作用下进行收缩并进入关闭状态,当所述拉带松脱时,所述排气筒体在排气压力作用下打开并进入打开状态;以及激发装置,所述激发装置与所述拉带连接并将所述拉带拉紧,当所述激发装置接收到点火信号时,所述激发装置被点爆,使得所述拉带松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筒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多边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筒体由至少一片布料围合而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筒体通过缝纫或者粘贴的方式密封固定在气袋的侧片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红孙超逸陈旭郝玮晏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