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T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127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动T恤,属于运动衣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运动T恤通过在相应位置设置弧形拉力带、条状拉力带和工字形拉力区,使该运动T恤从肩部至胸部和背部形成了一个多方向受力点,对胸部结构进行有效支撑保护,还可以分散肩部承受力量,大大减轻穿着者在运动时所感受到的肩部压力;同时背部工字形拉力区所形成的对背部肌肉群的拉伸支撑作用,给予背部足够的支撑力和束缚力,从而实现托胸挺背分散肩部压力的作用,防止穿着者肩部内扣背部前弯的现象,让身体在充分活动的同时,感受不到肩背部的不适,减少运动损伤,纠正不良体态。不良体态。不良体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T恤


[0001]本技术涉及运动衣
,尤其涉及一种运动T恤。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运动T恤的胸部和背部结构,普遍具有包裹型保护作用。当穿着者运动时,肩部和背部会承受来自于胸部的全部压力,运动体态不正确时,容易形成肩部内扣或者驼背等倾向。运动时间过长或者运动程度较为激烈的话,很可能会造成肩部和背部的负担过重,让穿着者感到不适或者体态发生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T恤,本技术提供的运动T恤能够有效分散肩部的受力程度并稳定支撑胸部、强化背部肌群的拉伸保护性能,让穿着者感到舒适,且体型不会发生变化。
[000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运动T恤,包括衣身1、衣袖2和领口3,基于侧缝将所述衣身1分为前衣身1

1和后衣身1

2,所述前衣身1

1在侧缝腋下部至肩缝的区域设置弧形拉力带1
‑1‑
1;所述前衣身1

1在沿侧缝腋下部

胸部下方

另一侧缝腋下部的区域设置条状拉力带1
‑1‑
2,所述条状拉力带1
‑1‑
2为两条,分别为第一条状拉力带1
‑1‑2‑
1和第二条状拉力带1
‑1‑2‑
2;所述第一条状拉力带和第二条状拉力带在胸部正下方交叉;
[0006]所述后衣身1
>‑
2在后领与插肩袖的肩部交点至腋下以脊椎为竖向中心区域设置工字形拉力区1
‑2‑
1。
[0007]优选地,所述弧形拉力带1
‑1‑
1的宽度由侧缝腋下部至肩缝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所述弧形拉力带1
‑1‑
1在肩缝处的宽度为4~5cm。
[0008]优选地,所述条状拉力带1
‑1‑
2的宽度为2.5~3.5cm。
[0009]优选地,所述工字形拉力区1
‑2‑
1在后领处的宽度为12~14cm。
[0010]优选地,所述工字形拉力区1
‑2‑
1包括中部竖直区1
‑2‑1‑
1和下部横条区1
‑2‑1‑
2,所述下部横条区的宽度为6~7cm。
[0011]优选地,所述后衣身1

2在肩胛骨区1
‑2‑
2为镂空。
[0012]优选地,所述领口3为圆领。
[0013]优选地,所述衣袖2的长度为32~35cm。
[0014]优选地,所述衣身1、衣袖2和领口3的面料为聚酯纤维与氨纶混纺而成的面料。
[0015]优选地,所述弧形拉力带1
‑1‑
1、条状拉力带1
‑1‑
2和工字形拉力区1
‑2‑
1的面料为棉、涤纶与氨纶丝交织而成的弹力纤维面料。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运动T恤,包括衣身1、衣袖2和领口3,基于侧缝将所述衣身1分为前衣身1

1和后衣身1

2,所述前衣身1

1从侧缝腋下部至肩缝的区域设置弧形拉力带1
‑1‑
1;所述前衣身1

1在沿侧缝腋下部

胸部下方

另一侧缝腋下部的区域设置条状拉力带
1
‑1‑
2,所述条状拉力带1
‑1‑
2为两条,分别为第一条状拉力带1
‑1‑2‑
1和第二条状拉力带1
‑1‑2‑
2;所述第一条状拉力带和第二条状拉力带在胸部正下方交叉;所述后衣身1

2在后领与插肩袖的肩部交点至腋下以脊椎为竖向中心区域设置工字形拉力区1
‑2‑
1。
[0017]本技术提供的运动T恤通过在相应位置设置弧形拉力带、条状拉力带和工字形拉力区,使该运动T恤从肩部至胸部和背部形成了一个多方向受力点,对胸部结构进行有效支撑保护,还可以分散肩部承受力量,大大减轻穿着者在运动时所感受到的肩部压力;同时背部工字形拉力区所形成的对背部肌肉群的拉伸支撑作用,给予背部足够的支撑力和束缚力,从而实现托胸挺背、分散肩部压力的作用,防止穿着者肩部内扣背部前弯的现象,让身体在充分活动的同时,感受不到肩背部的不适,减少运动损伤,纠正不良体态。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运动T恤前衣身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

1为前衣身,1
‑1‑
1为弧形拉力带,1
‑1‑
2为条状拉力带,1
‑1‑2‑
1为第一条状拉力带,1
‑1‑2‑
2为第二条状拉力带,2为衣袖,3为领口;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运动T恤后衣身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

2为后衣身,1
‑2‑
1为工字形拉力区,1
‑2‑1‑
1为中部竖直区,1
‑2‑1‑
2为下部横条区,1
‑2‑
2为肩胛骨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运动T恤,包括衣身1、衣袖2和领口3,基于侧缝将所述衣身1分为前衣身1

1和后衣身1

2。在本技术中,所述衣身和衣袖之间、衣身中的前衣身和后衣身之间优选通过缝合结合在一起,本技术对所述缝合的参数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将衣身和衣袖、前衣身和后衣身缝合在一起即可。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运动T恤的结构如图1~2所示。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运动T恤中前衣身1

1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对前衣身1

1进行描述。在本技术中,所述前衣身1

1在侧缝腋下部至肩缝的区域设置弧形拉力带1
‑1‑
1;所述弧形拉力带的宽度由侧缝腋下部至肩缝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所述弧形拉力带在肩缝处的宽度优选为4~5cm。在本技术中,所述弧形拉力带的设置便于肩部和大臂的自由活动。
[0024]在本技术中,所述前衣身1

1在沿侧缝腋下部

胸部下方

另一侧缝腋下部的区域设置条状拉力带1
‑1‑
2,所述条状拉力带1
‑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T恤,包括衣身(1)、衣袖(2)和领口(3),基于侧缝将所述衣身(1)分为前衣身(1

1)和后衣身(1

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衣身(1

1)在侧缝腋下部至肩缝的区域设置弧形拉力带(1
‑1‑
1);所述前衣身(1

1)在沿侧缝腋下部

胸部下方

另一侧缝腋下部的区域设置条状拉力带(1
‑1‑
2),所述条状拉力带(1
‑1‑
2)为两条,分别为第一条状拉力带(1
‑1‑2‑
1)和第二条状拉力带(1
‑1‑2‑
2);所述第一条状拉力带和第二条状拉力带在胸部正下方交叉;所述后衣身(1

2)在后领与插肩袖的肩部交点至腋下以脊椎为竖向中心区域设置工字形拉力区(1
‑2‑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T恤,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拉力带(1
‑1‑
1)的宽度由侧缝腋下部至肩缝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所述弧形拉力带(1
‑1‑
1)在肩缝处的宽度为4~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T恤,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服装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