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池丰君专利>正文

一种逃生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070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逃生救生器,包括箱式的外壳、输入装置、减速装置和输出装置;外壳内部容纳沿扭力传递方向依次布置的输入装置、减速装置和输出装置;减速装置为蜗轮蜗杆减速装置;输入装置包括用于手动输入扭矩的第一输入轴,用于电动输入扭矩的第二输入轴,并通过该第一输入轴和/或第二输入轴与减速装置驱动连接;输出装置包括相互轴向连接的缆绳转轴和输出轴,以及刹车机构,输出轴与减速装置驱动连接,缆绳转轴卷绕有缆绳,缆绳一端固定连接缆绳转轴,另一端可固定安装挂钩或夹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逃生救生器能够实现从楼层高处载人降下,以及悬吊于一定高度多次载人往返,兼顾火场自救和施救,能够用于家庭的应急物资或户外运动装备。户外运动装备。户外运动装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逃生救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应急装备
,尤其涉及一种逃生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楼房建筑火灾特点是火势发展迅速,楼内短时间内充满有毒烟气,并且楼房逃生通道单一,此类火灾容易造成大量伤亡。使用床单绑结救生索操作时间长,并且不适用高层建筑(5层以上),普通人未经训练使用绳索索降容易摔伤。现有的垂直升降装置多用于运货,有效载荷低。目前能够承载人员的升降装置有的功能单一,只能索降不能提升,还有一些升降装置虽然能实现载人升降,但是多用于专业救援队,价格昂贵无法作为普通家庭的应急物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逃生救生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逃生救生器,包括外壳、输入装置、减速装置和输出装置;输入装置、减速装置和输出装置位于该外壳内并分别与外壳相连接;输入装置与减速装置驱动连接,并且通过减速装置与输出装置驱动连接;减速装置为蜗轮蜗杆减速装置;
[0006]输入装置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和离合器,并通过该第一输入轴和/或第二输入轴与减速装置驱动连接;第一输入轴与第二输入轴相互平行间隔布置;离合器与第一输入轴相连接,或分别与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输入轴径向移动,与减速装置驱动连接或相互错开,或用于驱动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径向移动,使第一输入轴或第二输入轴与减速装置驱动连接;
[0007]输出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缆绳转轴和输出轴,以及刹车机构,输出轴与减速装置驱动连接;当逃生救生器受到重力牵引时,刹车机构拖住输出轴。
[0008]优选地,减速装置包括:蜗杆,该蜗杆与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平行布置,一侧具有第一齿轮,另一侧具有螺旋齿,该第一齿轮位于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的间隔内,蜗杆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输入轴驱动连接;蜗轮,蜗杆通过螺旋齿与该蜗轮相啮合,蜗轮还与输出轴相套接;缆绳转轴与蜗杆相互垂直布置;离合器驱动第一输入轴径向移动,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或相互错开,或用于驱动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径向移动,使第一输入轴或第二输入轴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0009]优选地,第一输入轴一侧设有第二齿轮,用于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二输入轴一侧设有第三齿轮,用于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0010]优选地,减速装置包括:蜗杆,该蜗杆与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平行布置,一侧具有第一齿轮,另一侧具有螺旋齿,该第一齿轮位于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的间隔内,蜗杆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输入轴驱动连接;蜗轮,蜗杆通过螺旋齿与该蜗轮相啮合;输出轴一侧具有螺旋齿,用于与蜗轮相啮合;输出轴和缆绳转轴与蜗杆相互平行布置;离合器驱动第
一输入轴径向移动,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或相互错开,或用于驱动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径向移动,使第一输入轴或第二输入轴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0011]优选地,刹车机构为鼓式刹车装置,包括套装在输出轴上的刹车鼓,和与该刹车鼓相连接并且位于外壳外部的刹车手轮。
[0012]优选地,离合器驱动第一输入轴径向移动,使第一输入轴与减速装置相驱动连接或相分离。
[0013]优选地,离合器具有伸出外壳的离合手柄。
[0014]优选地,第一输入轴具有伸出外壳的第一输入端,该第一输入端具有摇把或手摇轮。
[0015]优选地,还包括与外壳可拆卸连接的折叠吊篮。
[0016]由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逃生救生器,包括箱式的外壳、输入装置、减速装置和输出装置;外壳内部容纳沿扭力传递方向依次布置的输入装置、减速装置和输出装置;减速装置为蜗轮蜗杆减速装置;输入装置包括用于手动输入扭矩的第一输入轴,用于电动输入扭矩的第二输入轴,并通过该第一输入轴和/或第二输入轴与减速装置驱动连接,还包括用于选择性地将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与减速装置相驱动连接或脱离的离合器;输出装置包括相互轴向连接的缆绳转轴和输出轴,以及刹车机构,输出轴与减速装置驱动连接,缆绳转轴卷绕有缆绳,缆绳一端固定连接缆绳转轴,另一端可固定安装挂钩或夹具。本技术提供的逃生救生器具有如下优点:能够实现从楼层高处载人降下,以及悬吊于一定高度多次载人往返,兼顾火场自救和施救,能够用于家庭的应急物资或户外运动装备,还可用于高层建筑的室外清洁维修作业;下降速率以及悬停均由刹车调节,搭配可安装吊篮,下降途中如遇其它需要解救的人员,可以停车等待人员搭乘;采用了蜗轮蜗杆减速机,具有防反转功能,安全可靠,动作平稳承载量较大,一般可搭乘4个成年人;还具有手动与电动输入端,能够根据需要相互切换并且避免相互干扰;输入力度较小,降低使用者臂力要求,还能防止接入电机后急速上升造成附带损伤;电机电源可兼容交流电或直流电,直流电可用电动自行车电瓶,取用方便。
[0017]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逃生救生器的主视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逃生救生器的右视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逃生救生器的传动结构第一种实施例的原理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逃生救生器的传动结构第二种实施例的原理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逃生救生器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4]图中:
[0025]1.外壳 101.保护罩 2.第一输入轴 21.第二齿轮 3.第二输入轴 31.第三齿轮 4.第一齿轮 5.蜗杆 6.蜗轮 7.输出轴 8.缆绳转轴 9.离合器 91.离合手柄 10.刹车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逃生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输入装置、减速装置和输出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减速装置和输出装置位于该外壳内并分别与所述外壳相连接;所述输入装置与所述减速装置驱动连接,并且通过所述减速装置与所述输出装置驱动连接;所述减速装置为蜗轮蜗杆减速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和离合器,并通过该第一输入轴和/或第二输入轴与所述减速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二输入轴相互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离合器与所述第一输入轴相连接,或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输入轴径向移动,与所述减速装置驱动连接或相互错开,或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径向移动,使所述第一输入轴或第二输入轴与所述减速装置驱动连接;所述输出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缆绳转轴和输出轴,以及刹车机构,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减速装置驱动连接;当所述逃生救生器受到重力牵引时,所述刹车机构拖住所述输出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装置包括:蜗杆,该蜗杆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平行布置,一侧具有第一齿轮,另一侧具有螺旋齿,该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的间隔内,所述蜗杆通过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入轴驱动连接;蜗轮,所述蜗杆通过所述螺旋齿与该蜗轮相啮合,所述蜗轮还与所述输出轴相套接;所述缆绳转轴与所述蜗杆相互垂直布置;所述离合器驱动所述第一输入轴径向移动,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或相互错开,或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径向移动,使所述第一输入轴或第二输入轴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丰君
申请(专利权)人:池丰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