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宝才专利>正文

高楼逃生轨道及逃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20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楼逃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楼逃生轨道及逃生器,所述逃生轨道包括轨体和支架,在轨体的侧面装有齿条,该逃生轨道竖向安装在靠近窗口或阳台的建筑外墙上,它的下端伸到地面;所述逃生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装有夹轨机构、刹车机构、握持手柄、限速齿轮和安全带吊耳,其中限速齿轮通过壳体内的传动齿轮与恒速机构转连接。使用时将逃生器夹在逃生轨道上,将安全带钩挂到逃生器的安全带吊耳上,即可沿轨道安全降落到地面,一条轨道可供各楼层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楼逃生轨道及逃生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在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或遇到地震等意外灾害时能帮助受困人员快速逃离险境,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楼逃生轨道及逃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楼逃生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在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或意外灾害时可供多人逃生的轨道及逃生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高层楼房日益增多,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必须在高层楼房里工作、学习和生活。 高层楼房的大量应用给人们带来了舒适的环境和生活的便利,但也带来了火灾隐患多、疏散不通畅、救援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
[0003]由于高层楼房体量庞大、设施复杂、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危害很多人的生命,现有的地面消防装备举升高度有限,无法从外部对高楼层人员实施救援,因而导致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时有发生,在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如何让人们快速逃离险境,至今仍是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此外,由于高层楼房的电梯井、通风井、管道井等竖向通道过多,发生火灾时会形成烟囱效应,加速火势蔓延,有毒烟气会很快充满走廊、楼梯间等,切断了人们的逃生通道,致使很多人被困在房间内,此时窗口就成了人们逃生的唯一途径,所以开发可供多人从窗口逃生的装置,让受困人员及时疏散到地面,是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
[0004]国内外对高楼逃生装置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多年,也开发出许多产品,如:家用降落伞、火箭筒背包、充气救生垫、高楼救生梯、多人逃生箱、柔性逃生滑道、链式逃生器 、缓降逃生背包等等。 虽然这些产品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但都没有得到普及应用,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以下问题:1)有的产品是靠电力驱动,发生火灾时常会伴随停电或断电,使其无法发挥作用;2)有的产品结构复杂,操作繁琐,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不会使用;3)有的产品不能适应老人、儿童的特殊需求,使用人群受限;4)有的产品下降速度不能控制,下降速度慢的不能尽快脱离险境错过逃生时机,下降速度快的不能躲避身边障碍,逃生人员的自身安全无法保障。
[0005]相对而言,目前技术较为成熟,并有少量应用的是一种往复式逃生缓降器。这种逃生装置主要由缓降器、安全带、钢丝绳、绳索卷盘等组成。使用时要将缓降器挂到外墙的挂钩上,再将绳索卷盘从窗口抛到地面,逃生人员套上钢丝绳一端的安全带,利用缓降器的限速功能缓慢下降,当逃生人员降到地面后钢丝绳的另一端回到顶部供第二个人使用,依次往复循环。这种逃生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但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以下缺陷:第一,它的缓降器比较重,力气小的人难以将其挂到外墙挂钩上;第二,使用时它的绳索卷盘要从楼上抛到地面,这样会对楼下逃生者及地面营救人员造成伤害;第三,楼层过高时,它往复循环的时间过长,无法供多人逃生。
[0006]另外,在现有的高楼逃生装置中,有些是利用电池供电或用气动、液压的方式控制它的下降速度,这类结构也是不可行的。因为高楼逃生装置属于应急器材,它的特点是长期存放偶尔使用,所以要确保其存放时状态完好、使用时性能可靠。而电池长时间存放会耗尽电能,气动、液压机构中会有橡胶密封件,时间长了会老化变形,使逃生装置失效。
[0007]综上所述,已有的高楼逃生装置因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推
广应用受到阻碍,故目前的高层楼房上极少配备这类产品。这就意味着,当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或遇到地震等意外灾害时,会有很多人无法脱离险境,只能坐以待毙。危急时刻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因此要想尽千方百计,让在高层楼房里工作、学习和居住的人群多一些安全保障。 所以,对于高层楼房的应急救援和疏散逃生这类重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尽快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实用的高楼逃生装置,它通过逃生轨道与逃生器的配合,能让多人快速、连续地逃离危险区域。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楼逃生轨道及逃生器,所述逃生轨道包括轨体和支架,在轨体的侧面装有齿条,该逃生轨道竖向安装在靠近窗口或阳台的建筑外墙上,它的下端伸到地面,所述逃生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前面装有夹轨机构,壳体上部装有刹车机构,壳体两侧装有握持手柄,壳体后面设有安全带吊耳,壳体侧面装有限速齿轮,该限速齿轮通过壳体内的传动齿轮与恒速机构转连接,所述逃生器通过夹轨机构和限速齿轮夹在逃生轨道上,限速齿轮与逃生轨道的齿条相啮合。
[0010]所述逃生轨道的轨体是用长条形板材或型材制成,轨道支架固定安装在轨体的侧面,其中轨体和齿条是由若干根连接而成,轨体的接头用夹板固定或焊接。
[0011]所述逃生器的夹轨机构包括轨道轮、夹轨臂和定位锁,轨道轮安装在夹轨臂上,夹轨臂的上端与壳体转动连接,下端与定位锁相连接,定位锁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下面。
[0012]所述逃生器的限速齿轮是由齿轮与轨轮组合而成,轨轮一侧的出轴穿入壳体内与恒速机构的传动齿轮相固定。
[0013]所述逃生器的刹车机构包括刹车钳、刹车手柄和刹车拉杆,所述刹车钳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传动齿轮的两侧,钳体下面装有刹车片,所述刹车手柄有两个,分别装在刹车钳的背部,在两刹车手柄之间装有刹车拉杆,所述刹车机构是通过刹车钳与传动齿轮的结合起刹车作用。
[0014]所述逃生器的恒速机构包括传动齿轮和限速盘,在限速盘上装有若干个离心摆臂,在离心摆臂的外缘设有圆形凸台,该圆形凸台与壳体的内壁摩擦起限速作用,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圆形凹槽。
[0015]所述逃生器的恒速机构包括传动齿轮和限速盘,在限速盘上装有若干个离心甩块,该离心甩块与壳体的内壁摩擦起限速作用,壳体的内壁为圆柱形结构。
[0016]所述逃生器的安全带吊耳通过挂钩与安全带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的高楼逃生轨道及逃生器,与现有的高楼逃生装置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遇到火灾时将逃生器夹装到逃生轨道上,逃生人员系好安全带并用安全带挂钩挂到逃生器吊耳上,便能快速逃离险境,使用非常方便。
[0018]2、各楼层共用同一轨道,只要把逃生器夹到轨道上就能使用,不仅能让多人连续逃生,而且能避免绳类缓降器钢丝绳的重复配备及应用时相互缠绕。
[0019]3、逃生器的恒速机构能自动控制下降速度,下降途中不用进行任何操作,逃生人员不用进行专业训练,老人儿童也能使用,应用范围广。
[0020]4、逃生器的刹车机构能随意改变下降速度,不但能避免同轨人员的相互碰撞,也能避免逃生者与障碍物的碰撞,使逃生过程更为安全。
[0021]5、逃生器与逃生轨道是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控制速度,因而能防止雨水或油污沾染造成的打滑现象,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使用。
[0022]6、逃生器为纯机械结构,可靠性好,造价低,长期存放也能保证使用性能,适用于工厂、学校、机关、家庭等各种场合,易于推广和普及。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高楼逃生轨道及逃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逃生轨道主视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逃生器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右视图;图7是图5的左视图;图8是图7的A-A向剖视图;图9是逃生器恒速机构的结构1示意图;图10是逃生器恒速机构的结构2示意图;图11是图7的B-B向剖视图;图12是逃生器与逃生轨道夹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逃生轨道及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轨道包括轨体和支架,在轨体的侧面装有齿条,该逃生轨道竖向安装在靠近窗口或阳台的建筑外墙上,它的下端伸到地面,所述逃生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前面装有夹轨机构,壳体上部装有刹车机构,壳体两侧装有握持手柄,壳体后面设有安全带吊耳,壳体侧面装有限速齿轮,该限速齿轮通过壳体内的传动齿轮与恒速机构转连接,所述逃生器通过夹轨机构和限速齿轮夹在逃生轨道上,限速齿轮与逃生轨道的齿条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轨道及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轨道的轨体是用长条形板材或型材制成,轨道支架固定安装在轨体的侧面,其中轨体和齿条是由若干根连接而成,轨体的接头用夹板固定或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轨道及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器的夹轨机构包括轨道轮、夹轨臂和定位锁,轨道轮安装在夹轨臂上,夹轨臂的上端与壳体转动连接,下端与定位锁连接,定位锁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下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轨道及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器的限速齿轮是由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才
申请(专利权)人:杨宝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