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保暖棉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057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保暖棉服,包括前身、后背、腰部、腋下以及左右衣袖,所述前身、后背、腰部、腋下以及左右衣袖均由填充层和包裹层组成,所述包裹层包括三层,所述填充层包括两层,所述包裹层、填充层依次交叉设置。在三层包裹层之间形成两个填充层,两个填充层分别填充了天然棉填充层和涤棉填充层,天然棉提供合适的保暖需求,内层的涤棉在阴冷潮湿环境中或大运动量活动中避免大量湿气聚集而减弱保暖效果。能够达到体内的湿循环,能够迅速排出体内湿气或避免环境湿气对保暖性能的影响,从而提升保暖时间和热平衡。外层填充天然棉材料,可大大降低产生静电的产生。可大大降低产生静电的产生。可大大降低产生静电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保暖棉服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棉服,尤其是一种多层保暖棉服。

技术介绍

[0002]在寒冷的天气,人们都会穿上保暖的棉服进行御寒,棉服是以棉花、羽绒等物料为填充制作而成,用于防寒的服饰。普通的棉服大多在两层布料之间以棉花或者羽绒为填充物直接进行填充,以达到保暖的效果。但这种填充方式较为单一,仅用单一填充物提供保暖,普通的棉填充产品在潮湿环境中保暖性能会有下降,现有技术中产品虽然有较好的防湿保温性的填充物,但其舒适保暖程度不如普通棉。不仅穿着的舒适性降低,还容易出现静电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在三层的包裹层中进行两种棉填充以达到热平衡的多层保暖棉服。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多层保暖棉服,包括前身、后背、腰部、腋下以及左右衣袖,所述前身、后背、腰部、腋下以及左右衣袖均由填充层和包裹层组成,所述包裹层包括三层,所述填充层包括两层,所述包裹层、填充层依次交叉设置。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包裹层包括全棉高支高密梭织平纹布层和全棉水刺无纺布层,所述全棉高支高密梭织平纹布层位于外层和内层,所述水刺无纺布层位于中间层。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填充层包括天然棉填充层和涤棉填充层,所述天然棉填充层位于外层、涤棉填充层位于内层。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身、腰部、以及左右衣袖的天然棉填充层和涤棉填充层的比例相同。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背和腋下的天然棉填充层和涤棉填充层的比例为4:6。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多层保暖棉服设置了三层包裹层,在三层包裹层之间形成两个填充层,两个填充层分别填充了天然棉填充层和涤棉填充层,天然棉提供合适的保暖需求,内层的涤棉在阴冷潮湿环境中或大运动量活动中避免大量湿气聚集而减弱保暖效果。同等厚度或克重的天然棉服和涤棉服产品对比下,在湿环境中,本技术的结构较单一运用天然棉或涤棉的产品具有更好的保暖性,并且能够达到体内的湿循环,能够迅速排出体内湿气或避免环境湿气对保暖性能的影响,从而提升保暖时间和热平衡。
[0011]同时,外层填充天然棉材料,可大大降低产生静电的产生。同时由于材料特性,纤维内会存储极少量的水分,有一定的平衡皮肤湿度的作用,触感舒适安全不致敏没有异味,
且不会产生静电。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填充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1、全棉高支高密梭织平纹布层;2、全棉水刺无纺布层;3、天然棉填充层;4、涤棉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17]参照图1、图2,通常的保暖棉服大多在两层布料之间以棉花或者羽绒为填充物直接进行填充,以达到保暖的效果。但这种填充方式较为单一。仅用单一填充物提供保暖,保暖效果差,且普通的单一填充产品不能适应各种环境需求,容易产生潮湿、静电等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层保暖棉服,包括前身、后背、腰部、腋下以及左右衣袖,所述前身、后背、腰部、腋下以及左右衣袖均由填充层和包裹层组成,所述包裹层包括三层,所述填充层包括两层,所述包裹层、填充层依次交叉设置。
[0018]所述包裹层包括全棉高支高密梭织平纹布层1和全棉水刺无纺布层2,所述全棉高支高密梭织平纹布层1位于外层和内层,所述水刺无纺布层位于中间层。采用全棉80S高支高密梭织平纹布,布局安稳,密度高、布面平坦,悬垂时通常不呈现驰垂现象,合适各种取舍办法,且梭适用于各种印染收拾办法,能够保证棉服的外形整洁美观,更加坚韧耐磨。中间的全棉水刺无纺布层2是用天然纤维纯棉,通过开棉、松棉,利用尖端梳理机和铺网机及牵伸机将纯棉整理成网后,利用加压后形成的大密度众多的针状水柱,经过水刺机促成棉纤维缠结成布。全棉水刺无纺布从原棉到成布仅用5分钟时间,比传统织造布省出了纺纱、织布环节,缩短了工时,大量节约了能耗、人工和设备,低碳环保,节能减排,降低成本30%左右。且位于中间层的全棉水刺无纺布轻薄,透气性高,在将两种填充物分离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填充物保暖、透气的性能。
[0019]所述填充层包括天然棉填充层3和涤棉填充层4,所述天然棉填充层3位于外层、涤棉填充层4位于内层。天然棉提供合适的保暖需求,内层的涤棉在阴冷潮湿环境中或大运动量活动中避免大量湿气聚集而减弱保暖效果。同等厚度或克重的天然棉服和涤棉服产品对比下,在湿环境中,本技术的结构较单一运用天然棉或涤棉的产品具有更好的保暖性,并且能够达到体内的湿循环,能够迅速排出体内湿气或避免环境湿气对保暖性能的影响,从而提升保暖时间和热平衡。同时,外层填充天然棉材料,可大大降低产生静电的产生。同
时由于材料特性,纤维内会存储极少量的水分,有一定的平衡皮肤湿度的作用,触感舒适安全不致敏没有异味,且不会产生静电。
[0020]为了满足棉服在穿着时适应不同的状态,使穿着的人能尽量在运动出汗时能尽快的散热,保持衣服本身的保暖喝舒适,在棉服的前身、腰部、以及左右衣袖的天然棉填充层3和涤棉填充层4的比例相同。但后背和腋下的天然棉填充层3和涤棉填充层4的比例为4:6。这样后背和腋下在出汗后能尽快进行排汗,保证这些位置的干燥与舒适性。
[0021]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保暖棉服,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身、后背、腰部、腋下以及左右衣袖,所述前身、后背、腰部、腋下以及左右衣袖均由填充层和包裹层组成,所述包裹层包括三层,所述填充层包括两层,所述包裹层、填充层依次交叉设置;所述填充层包括天然棉填充层和涤棉填充层,所述天然棉填充层位于外层、涤棉填充层位于内层;所述后背和腋下的天然棉填充层和涤棉填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全马世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