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拷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050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系统,该系统是存储系统存储计算机使用的数据、存储系统将该数据传输给其它存储系统并在其它存储系统中保持数据的复制的系统,其中,不向写入数据提供写入时刻的计算机对写入存储系统的数据也保持复制的整合性。正存储系统在向写入请求提供写入时刻的情况下,在记录写入时刻的同时,向收领的写入数据提供该写入时刻,在未提供写入时刻的情况下,向收领的写入数据提供记录的写入时刻,将带写入时刻的写入数据传输给其它存储系统。副存储系统根据写入时刻,存储对副存储系统内的逻辑卷的写入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存储计算机使用的数据、并从计算机接受数据更新的存储系统,尤其涉及在多个存储系统之间保持数据复制的处理。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即存储系统存储计算机使用的数据,并在反映数据的写入顺序的同时,将该数据的拷贝存储在远处设置的其它存储系统中。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处理中,从正侧的主计算机收领写入数据的正侧的存储系统在收领写入数据之后,向正侧的主计算机报告写入数据的收领完成。之后,正侧的主计算机从正侧的存储系统读出写入数据的拷贝。向该写入数据赋予作为发行对写入数据的写入请求的时刻的写入时刻,当在正侧的主计算机读出写入数据时,还将写入时刻传递给正侧的主计算机。并且,正侧的主计算机将写入数据与写入时刻传输给副侧的主计算机。收领写入数据与写入时刻的副侧主计算机将写入时刻等信息写入位于副侧存储系统中的控制用卷中,并且,参照赋予各写入数据的写入时刻,按写入时刻顺序,将写入数据写入副侧的存储系统中。通过按写入时刻顺序将写入数据写入副侧的存储系统中,可在副侧的存储系统中保持具有整合性的数据。这里,若忽视写入顺序、将写入数据反映到副侧的存储系统(下面,也将在副侧的存储系统中存储写入数据表现为反映数据。),则例如就银行帐户的数据库而言,在将存款从帐户A转移到帐户B的处理中,不能将帐户A的减额与帐户B的增额再现为一个交易,例如,就副侧的存储系统而言,在减额帐户A的存款额之前,产生增额帐户B的存款额的期间。此时,在副侧的存储系统减额帐户A的存款额之前,若正侧的存储系统中产生故障不能使用,则副侧的存储系统残留没有整合性的数据,此后,即便副侧的主计算机继承业务,也是执行不正确的处理。因此,通过遵守写入顺序、将写入数据存储在副侧的存储系统中,可保持具有整合性的数据,保证有关联的操作与有关联的数据之间的顺序的正确。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即存储系统存储计算机使用的数据,该存储系统还将存储的数据拷贝到远处设置的其它存储系统,从而,即便一个存储系统因天灾或火灾等不能使用,也可由其它存储系统来保持数据。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即存储系统存储计算机使用的数据,该存储系统还将存储的数据拷贝到远处设置的其它存储系统,并且,还将该其它存储系统接收到的数据拷贝到第三存储系统,从而,得到相对数据的更高水平的冗余性。专利文献1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0672985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6092066号公报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6209002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当将来自主计算机的写入数据反映到副侧的存储系统时,由于使用主计算机提供给写入数据的写入时刻来遵守写入顺序,所以在主计算机未向写入数据提供写入时刻的情况下,不能保持存储在副侧的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复制的整合性。虽然可由所谓的主体(main frame)的主计算机向写入请求提供写入时刻,但所谓的开放系统的主计算机不向写入请求提供写入时刻。因此,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不能对来自开放系统的主计算机的I/O保持存储在副侧的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复制的整合性。另外,在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中,也未公开在主计算机中包含开放系统的主计算机的情况下、存储在副侧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复制的整合性保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就存储系统存储计算机使用的数据、且将该存储系统存储的数据传输到其它存储系统、其它存储系统也保持数据复制的计算机系统而言,公开了如下技术,即便对于如开放系统的主计算机等未向写入数据提供写入时刻的主计算机写入存储系统中的数据,也保持存储在其它存储系统(即副侧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复制的整合性。系统具有第一存储装置系统,其连接于计算机上,并具有存储从计算机接收的数据的第一逻辑卷(logical volume);和第二存储装置系统,其连接于第一存储装置系统上,并具有存储第一逻辑卷中存储的数据的复制数据的第二逻辑卷。第一存储装置系统向从计算机接收的写入数据提供时刻信息,将写入数据与时刻信息发送给第二存储装置系统,第二存储装置系统根据提供给该写入数据的时刻信息,将从第一存储装置系统接收到的写入数据存储在第二逻辑卷中。就存储系统存储计算机使用的数据、且该存储系统将数据传输到其它存储系统、其它存储系统也保持数据复制的计算机系统而言,即便对于如开放系统的主计算机等未向写入数据提供写入时刻的主计算机存储在存储系统中的数据,也保持存储在其它存储系统(副侧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复制的整合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计算机系统构成例的图。图2是表示逻辑卷组一例的原理图。图3是表示存储装置A收领写入请求时的处理一例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组管理信息的一例的图。图5是表示用于管理写入数据的写入数据管理信息的一例的图。图6是表示从存储装置A向存储装置B传输写入数据的处理一例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逻辑卷的对方逻辑卷信息一例的图。图8是表示已到达写入时刻信息一例的图。图9是表示存储装置B中的写入数据反映处理一例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存储装置A收领写入请求时的处理另一例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存储装置A收领写入请求时的处理另一例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计算机系统的构成例的图。图13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计算机系统的构成例的图。图14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存储装置A收领写入请求时的处理一例的流程图。图15是表示管理软件A对存储装置A指示写入请求的处理保留与标记制作时的处理一例的流程图。图16是表示标记序号信息一例的图。图17是表示写入数据管理信息另一例的图。图18是表示实施例3中从存储装置A向存储装置B传输写入数据的处理一例的流程图。图19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存储装置B中的写入数据反映处理一例的流程图。图20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存储装置B中的写入数据反映处理另一例的流程图。图21是表示实施例4中的计算机系统的构成例的图。图22是表示实施例5中的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图例的图。图23是表示实施例5中的管理软件A对存储装置A指示写入请求的处理保留与标记制作时的处理一例的流程图。图24是表示实施例5中从存储装置A向存储装置B传输写入数据的处理一例的流程图。图25是表示已到达标记序号信息一例的图。图26是表示实施例5中对存储装置B中的复制的写入数据反映处理一例的流程图。图27是表示实施例6中的计算机系统的构成例的图。图28是表示写入数据传输部A和写入数据收领部B的处理一例的图。图29是表示写入数据New与写入数据Old的合并处理一例的图。图30是表示写入请求的保留与差分集合的切换处理一例的图。图31是表示写入请求的保留与差分集合的要素变换处理一例的图。图32是表示实施例6中的写入请求接收时的处理一例的图。图33是表示差分集合的切换处理、与存储装置B190中的数据反映处理一例的图。图34是表示在写入数据的反映指示发行中、在存储装置中产生障碍时的一例的图。符号说明100...存储装置A180...存储装置C 190...存储装置B200...控制部210...写入数据收领部A211...写入数据收领部B212...写入数据收领部C220...写入数据传输部A222...写入数据传输部C230...写入数据反映指示部B240...写入数据反映部B250...标记制作部A260...瞬象(snapshot)取得部C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分别与主计算机连接的多个第一存储装置;和    分别与任意一个第一存储装置连接的多个第二存储装置,    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分别根据来自管理部的指示,保留从主计算机接收的写入请求的处理,之后,根据来自所述管理部的指示,重新开始从主计算机接收的写入请求的处理,    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分别管理写入请求的写入数据,作为写入数据集合,该写入请求的写入数据是在按照所述管理部的指示重新开始写入请求的处理开始、直至之后按照所述管理部的指示保留写入请求的处理为止之间处理的写入请求的写入数据,对每个写入数据集合,将写入数据发送给任一第二存储装置,    所述管理部在从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接收写入请求处理的保留完成报告之后,向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指示新的写入数据集合的生成,向该多个第一存储装置生成的写入数据集合赋予共同的识别信息,之后,向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指示写入请求处理的重新开始,    所述多个第二存储装置分别对每个写入数据集合,将从第一存储装置接收到的写入数据存储在该第二存储装置具有的逻辑卷中,所述多个第二存储装置根据来自所述管理部的指示,将具有相同识别信息的写入数据集合的写入数据存储在第二存储装置具有的逻辑卷中。...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2-14 2005-0354041.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分别与主计算机连接的多个第一存储装置;和分别与任意一个第一存储装置连接的多个第二存储装置,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分别根据来自管理部的指示,保留从主计算机接收的写入请求的处理,之后,根据来自所述管理部的指示,重新开始从主计算机接收的写入请求的处理,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分别管理写入请求的写入数据,作为写入数据集合,该写入请求的写入数据是在按照所述管理部的指示重新开始写入请求的处理开始、直至之后按照所述管理部的指示保留写入请求的处理为止之间处理的写入请求的写入数据,对每个写入数据集合,将写入数据发送给任一第二存储装置,所述管理部在从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接收写入请求处理的保留完成报告之后,向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指示新的写入数据集合的生成,向该多个第一存储装置生成的写入数据集合赋予共同的识别信息,之后,向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指示写入请求处理的重新开始,所述多个第二存储装置分别对每个写入数据集合,将从第一存储装置接收到的写入数据存储在该第二存储装置具有的逻辑卷中,所述多个第二存储装置根据来自所述管理部的指示,将具有相同识别信息的写入数据集合的写入数据存储在第二存储装置具有的逻辑卷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部在从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接收写入请求处理的保留完成报告之后,指示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以便对于在执行该写入请求的处理保留之前、包含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分别处理的写入请求写入数据的写入数据集合,向所述多个第二存储装置中任意一个发送写入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存储装置分别具有高速缓冲存储器,将从任意一个第一存储装置接收的写入数据存储在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中,所述管理部在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结束对所述写入数据集合的写入数据发送之后,对所述多个第二存储装置进行指示,以将存储在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所述写入数据集合的写入数据存储在第二存储装置具有的逻辑卷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存储装置分别在写入数据集合的写入数据接收完成时,将赋予该写入数据集合的识别信息记录在该第二存储装置具有的存储器中,所述管理部从所述多个第二存储装置收集记录在所述存储器中的识别信息,在收集到的识别信息的值一致的情况下,将存储在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所述写入数据集合的写入数据存储在第二存储装置具有的逻辑卷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分别在向任意一个第二存储装置发送写入数据集合的写入数据时,将赋予该写入数据集合的识别信息通知给该第二存储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分别根据来自主计算机的写入请求,对接收的写入数据,生成包含该写入数据所属的写入数据集合的识别信息的写入数据管理信息,当向任意一个第二存储装置发送写入数据集合的写入数据时,还向该第二存储装置发送该写入数据的写入数据管理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分别在写入数据集合的写入数据发送完成时,将赋予该写入数据集合的识别信息记录在该第一存储装置具有的存储器中,所述管理部从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收集记录在所述存储器中的识别信息,在收集到的识别信息的值一致的情况下,指示将存储在所述多个第二存储装置分别具有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所述写入数据集合的写入数据存储在第二存储装置具有的逻辑卷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分别在按照所述管理部的指示重新开始写入请求的处理开始、直至按照所述管理部的指示保留写入请求的处理为止之间,在处理针对重复的地址的多个写入请求的情况下,管理最新的写入数据,作为属于写入数据集合的写入数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存储装置分别将属于写入数据集合的写入数据存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在按照所述管理部的指示重新开始写入请求的处理开始、直至之后按照所述管理部的指示保留写入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村卓成荒川敬史二濑健太安积义弘平川裕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