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泡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050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具领域,一种感应泡茶器,包括壶体、壶体底座和杯体,所述壶体底座内部设有转盘组件,所述壶体底座顶部设有平台,所述平台设有沉槽,所述沉槽内设有托盘,所述托盘与所述壶体底面贴合接触,所述托盘设有托盘落水孔,所述壶体底面设有壶体落水孔,所述托盘底部设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倾斜延伸至所述平台一侧的出水口;所述壶体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与设于所述平台一侧的支柱传动连接,所述支柱内部设有开盖组件,所述开盖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盖体开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泡茶器,有助于解决现有茶壶结构过于简单,操作麻烦,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泡茶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感应泡茶器。

技术介绍

[0002]茶叶中因含有茶多酚等有益身体健康的成分,成为备受欢迎的饮品之一。在泡茶时,往往是将茶叶放在茶壶中,加入滚烫的开水冲泡,而茶壶一般采用陶瓷材料,这使得在加入开水后,茶壶本身温度上升,导致握取时烫手,影响泡茶的操作,且现有茶壶的结构过于简单,泡茶需要用到多种结构不同的茶具组合,存在摆放杂乱,操作麻烦,自动化程度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泡茶器,有助于解决现有茶壶结构过于简单,操作麻烦,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感应泡茶器,包括壶体、壶体底座和杯体,所述壶体底座内部具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转盘组件,所述壶体底座顶部设有用于承载所述壶体的平台,所述平台中心位置设有沉槽,所述沉槽内设有水平的托盘,所述托盘与所述壶体底面贴合接触,所述托盘设有托盘落水孔,所述壶体底面设有壶体落水孔,所述托盘底部设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倾斜延伸至所述平台一侧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壶体的转动,来调整所述壶体落水孔与托盘落水孔的位置,两者重合时,所述壶体内的茶水会下落至所述流水槽内;所述壶体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与设于所述平台一侧的支柱传动连接,所述支柱内部设有开盖组件,所述开盖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盖体开合;其中,所述壶体与所述转盘组件之间设有起定位联动作用的磁性件,所述转盘组件能够通过自身旋转带动所述壶体转动,所述转盘组件上设有电源元件、控制元件,以及设于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第三感应元件,所述杯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感应元件相对应的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能够触发不同的第三感应元件,导致所述转盘组件驱动所述壶体转动或所述开盖组件驱动所述盖体开合。
[0005]优选的,所述转盘组件包括转盘、中盘和底盘,所述中盘上设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和竖直的转轴,所述转轴向上延伸至所述中盘顶部外侧,并与所述转盘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源元件和控制元件设于所述中盘上;所述底盘可拆卸设于所述中盘底部,所述底盘底部外侧与所述壶体底座贴合连接;所述转盘具有水平的盘体,所述盘体顶部设有多个延伸柱,所述延伸柱顶部设有第四磁性件。
[0006]优选的,所述平台一侧设有连接座,所述支柱设于所述连接座顶部,所述连接座设有用于穿设连接线的接线孔,所述开盖组件包括有开盖电机,所述开盖电机顶部传动连接竖直的丝杆,所述丝杆顶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底部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装设有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能够驱动所述滑块纵向移动并延伸至所述支柱顶部
外侧与所述盖体接触,所述支柱顶部位于所述滑块外侧设有与所述盖体枢接的支柱枢转部。
[0007]优选的,所述壶体顶部开口,底部设有多个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四磁性件一一对应,并相互吸引。
[0008]优选的,所述盖体顶部设有壶体把手,所述壶体把手外侧底部设有凸缘部和盖体枢转部,所述盖体枢转部位于所述凸缘部外侧,并与所述支柱枢转部枢接,所述滑块向上移动能够与所述凸缘部相抵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支柱一侧设有与所述开盖电机电性连接的第一感应元件,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感应元件相适配的第五磁性件,所述第五磁性件能够触发所述第一感应元件,控制所述开盖电机的启停。
[0010]优选的,所述中盘顶部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旋转电机电性连接的第二感应元件,所述盘体底部设有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能够触发所述第二感应元件,控制所述旋转电机的启停。
[0011]优选的,所述壶体内侧底部设有过滤网。
[0012]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干电池盒,以及无线和/或有线充电模块。
[0013]优选的,所述平台位于所述沉槽外侧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所述流水槽连通。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感应茶壶通过设置相互磁吸定位的转盘组件和壶体,并利用旋转组件控制壶体的转动,进而控制壶体落水孔与托盘落水孔的位置关系,达到控制是否进行出茶动作,并将盖体结构与支柱内部的开盖组件传动连接,而这两部分的控制还结合第三感应元件和设于杯体上第二磁性件,实现杯体放置在壶体底座一侧不同预设区域时,即可触发盖体开合动作或壶体转动出茶启停动作,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利用磁感应控制,无接触控制,减少泡茶过程中与茶具的接触,避免烫伤,也使得泡茶过程更加便捷;本专利技术结构装卸便利,壶体出水与旋转驱动结构绝缘分离,有利于避免茶水接触到电子元件,对其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实施例中感应茶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壶体底座的剖视图。
[0017]图3为图1中壶体的剖视图。
[0018]图4为图1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2中转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图2中中盘与底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注:1

壶体底座;11

平台;111

沉槽;112

流水槽;113

连接座;114

接线孔;12

出水口;13

支柱;131

支柱枢转部;132

第一感应元件;2

壶体;21

盖体;211

壶体落水孔;212

安装槽;213

第一磁性件;22

盖体把手;221

凸缘部;222

盖体枢转部;3

杯体;31

第二磁性件;32

杯体把手;4

转盘组件;41

转盘;411

盘体;4111

第三磁性件;412

延伸柱;413

第四磁性件;42

中盘;421

中盘插件;422

中盘安装座;423

中盘通孔;424

第二感应元件;425

电源元件;426

控制元件;43

底盘;431

台阶;432

底盘插座;4321

插座
孔;433

底座安装座;434

第三感应元件;435

密封圈;5

托盘;51

托盘落水孔;6

旋转组件;61

旋转电机;62

转轴;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泡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壶体底座和杯体,所述壶体底座内部具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转盘组件,所述壶体底座顶部设有用于承载所述壶体的平台,所述平台中心位置设有沉槽,所述沉槽内设有水平的托盘,所述托盘与所述壶体底面贴合接触,所述托盘设有托盘落水孔,所述壶体底面设有壶体落水孔,所述托盘底部设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倾斜延伸至所述平台一侧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壶体的转动,来调整所述壶体落水孔与托盘落水孔的位置,两者重合时,所述壶体内的茶水会下落至所述流水槽内;所述壶体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与设于所述平台一侧的支柱传动连接,所述支柱内部设有开盖组件,所述开盖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盖体开合;其中,所述壶体与所述转盘组件之间设有起定位联动作用的磁性件,所述转盘组件能够通过自身旋转带动所述壶体转动,所述转盘组件上设有电源元件、控制元件,以及设于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第三感应元件,所述杯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感应元件相对应的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能够触发不同的第三感应元件,导致所述转盘组件驱动所述壶体转动或所述开盖组件驱动所述盖体开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组件包括转盘、中盘和底盘,所述中盘上设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和竖直的转轴,所述转轴向上延伸至所述中盘顶部外侧,并与所述转盘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源元件和控制元件设于所述中盘上;所述底盘可拆卸设于所述中盘底部,所述底盘底部外侧与所述壶体底座贴合连接;所述转盘具有水平的盘体,所述盘体顶部设有多个延伸柱,所述延伸柱顶部设有第四磁性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一侧设有连接座,所述支柱设于所述连接座顶部,所述连接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村南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