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翻转茶叶的茶壶
[0001]本技术涉及茶壶
,尤其是一种便于翻转茶叶的茶壶。
技术介绍
[0002]茶壶是泡茶时十分常见的生活器具。常用的茶壶由壶体和壶盖组成,壶体上设有壶嘴和把手,壶体的底端设有环形底座,壶盖的顶端中央设有手持部。泡茶时,先将适量的茶叶投入壶体内,然后倒入适量的开水,再盖好壶盖,稍等片刻即可倒出茶水饮用。为了使茶叶得到充分的浸泡,人们必须不时揭开壶盖,用镊子翻转茶叶,这样,泡茶时需要配备镊子,翻转过程也颇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的茶壶,只需用手指压住壶盖,顺时针转动壶体上的摇把,即可轻松、方便地解决茶叶的翻转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便于翻转茶叶的茶壶,包括壶体和壶盖,壶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壶嘴和把手,壶体的底端外沿周圈设有一体成型的环形底座,壶体开口端的内侧周圈设有环状凸台,壶盖的顶端中央设有一体成型的手持部。
[0005]本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所述壶体的壶体内腔内还设有茶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翻转茶叶的茶壶,包括壶体(15)和壶盖(2),壶体(15)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壶嘴(26)和把手(27),壶体(15)的底端外沿周圈设有一体成型的环形底座(14),壶体(15)开口端的内侧周圈设有环状凸台(20),壶盖(2)的顶端中央设有一体成型的手持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5)的壶体内腔(31)内还设有茶叶翻转装置;所述的茶叶翻转装置包括左半球形腔体(16)和呈镜像结构的右半球形腔体(3),左半球形腔体(16)的右端部周圈和右半球形腔体(3)的左端部周圈分别设有对称的左圆环(24)和右圆环(25)并分别采用焊接固定,左圆环(24)的右端部周圈和右圆环(25)的左端部周圈分别设有对称的左环形凹槽(13)和右环形凹槽(11),磁性相吸的左磁圈(12)和右磁圈(10)分别牢固地嵌设在左环形凹槽(13)和右环形凹槽(11)内,左半球形腔体(16)与右半球形腔体(3)之间吸合在一起后,形成用于放置茶叶(17)的球形内腔(30),茶叶(17)的高度小于等于壶体内腔(31)内的水位线(18);所述的左半球形腔体(16)和右半球形腔体(3)的壁厚分别均布与球形内腔(30)和壶体内腔(31)内外相通的左滤孔(23)和右滤孔(4),左滤孔(23)和右滤孔(4)的孔径均设为1mm;所述的左半球形腔体(16)的左端外径表面和右半球形腔体(3)的右端外径表面分别设有左转轴(22)和右转轴(5)并分别采用焊接固定,左转轴(22)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与右转轴(5)的外径和长度相同,左转轴(22)和右转轴(5)的轴线与左圆环(24)和右圆环(25)的轴线相同;所述的壶体(15)开口端的环状凸台(20)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下半圆柱形凹槽(19)和右下半圆柱形凹槽(9),左下半圆柱形凹槽(19)和右下半圆柱形凹槽(9)的顶端均呈敞开状态,左下半圆柱形凹槽(19)和右下半圆柱形凹槽(9)的轴线与左转轴(22)和右转轴(5)的轴线相同,左下半圆柱形凹槽(19)和右下半圆柱形凹槽(9)的内径与左转轴(22)的直径和右转轴(5)的外径相同,左下半圆柱形凹槽(19)和右下半圆柱形凹槽(9)的槽底高于壶体内腔(31)内的水位线(18);所述的壶盖(2)的底端外侧周圈向下延伸形成壶盖腔体(32),壶盖腔体(32)围成足够容纳左半球形腔体(1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