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020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外螺套(1)、内螺套(2)和顶推(8),内螺套(2)套装在顶推(8)外并轴向限位,外螺套(1)套装在内螺套(2)外并设置轴向弹性复位机构和周向限位机构,当内螺套(2)通过螺纹连接插座后,顶推(8)将插座内的插针(15)顶入插孔(19)。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视觉到位识别的螺纹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通过“触觉”和“听觉”识别是否对接到位的特点。识别是否对接到位的特点。识别是否对接到位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属于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系统设备的集成化发展,其体积越来越小,内部空间随之减小,进而出现视线被遮挡的情况。作为系统中的关键元器件,电连接器的安装及对接操作难度由此增大。然而目前常用的螺纹连接器,大多只能通过人眼观察连接器上的标记来判断是否对接到位,一旦视线被遮挡,将无法判断连接器是否对接到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视觉到位识别的螺纹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通过“触觉”和“听觉”识别是否对接到位的特点,使其对接操作更加方便、可靠,应用场景更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外螺套、内螺套和顶推,内螺套套装在顶推外并设置轴向限位结构,外螺套套装在内螺套外并设置轴向弹性复位机构和周向限位机构,当弹性复位机构压缩至一定距离时周向限位机构失效;内螺套通过螺纹连接插座后顶推将插座内的插针顶入插孔实现电导通。所述周向限位机构包括外螺套内壁面上周向布置的凸键与内螺套外壁面上的周向布置的凸键,在初始状态下两种凸键相互咬合,随着内螺套与插座的螺纹旋转配合,两种凸键逐渐分离至完全错开。内螺套的凸键一角有倒角。内螺套外壁面上有两圈凸键且每圈凸键的尺寸不同,较大的凸键的一角有倒角,外螺套内壁面上有三圈凸键,这三圈凸键的轴向间距满足内螺套上两圈大小凸键在非咬合状态能够自由转动。所述轴线限位结构包括顶推后半段的台阶面及安装在顶推尾端的挡圈,内螺套尾端有一道向内凸起的限位环,限位环套装在顶推后半段并被台阶面和挡圈限制轴向的可移动范围。顶推中段有一圈凸起部,在凸起部和内螺套之间设置内弹性垫圈。内螺套外壁上的凸起部被限制在外螺套内壁的台阶面和尾端挡圈之间,并在内螺套外壁凸起部和外螺套内壁台阶面之间安装外弹性垫圈,共安装两个外弹性垫圈并且两者用垫圈隔离。插座的外壳对接端有螺纹用于和内螺套配合,外壳内安装下基座和上基座,上基座上安装有插针,下基座上对应插针的位置安装有插孔,下基座和上基座之间设置弹簧实现分离。插针和插孔呈圆周布置,下基座上安装橡胶垫和中基座,插孔穿过橡胶垫和中基座上的通孔,弹簧安装在上基座和中基座的凹槽中。所述插针为U形结构,用于与相邻的两个插孔插合后实现相邻插孔间的电导通。上基座上安装罩壳,罩壳外壁上有台阶和外壳内腔的台阶配合定位,使罩壳不会从外壳中脱出;外壳内腔的台阶转角处安装密封圈。
顶推插入端的外径略小于外壳对接端的内径,在顶推插入端有环形槽用于安装O形圈,顶推插入外壳后将罩壳及上基座向内压缩。外壳尾端的外壁上有法兰盘,法兰盘前侧有环形槽安装O形圈,外壳装入设备面板后法兰盘卡住设备面板的内壁面,O形圈用于安装界面的密封,在法兰盘和内壁面之间设置导电橡胶垫。外壳尾端内壁面有螺纹并安装固定螺母,固定螺母的外螺纹和外壳的内螺纹配合,固定螺母套装在下基座上并通过台阶和下基座的台阶配合固定。顶推尾端部分掏空形成台阶状盲孔,用于安装挂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插头与插座对接到位后,继续顺时针旋拧外螺套会使其相对内螺套转动(打滑),在弹性垫圈的弹力作用下,外螺套上的凸键与内螺套上的凸键之间会形成间歇性的干涉发生撞击,继续旋转便会出现间歇性的“咔咔
……”
声,由此实现插头与插座对接到位的听觉识别功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具有通过“触觉”和“听觉”识别是否对接到位的特点,使其对接操作更加方便、可靠,应用场景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的插头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的插头外螺套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的插头内螺套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的插头内、外螺套凸键啮合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的插头内、外螺套凸键分离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的插座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安装及对接到位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其由插头和插座组成,其中插头为自由端,插座为固定端,通过法兰盘安装固定。插头、插座结构分别如图1、图6所示,插头、插座对接到后如图7所示。由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插头通常由外螺套1、内螺套2、外弹性垫圈3、垫圈4、挡圈5、挡圈6、内弹性垫圈7、顶推8、O形圈9和挂件10组成。外螺套1内腔设计有三列周向均布的凸键1

1(如图2所示),用于与内螺套2外圆上的凸键2

1(如图3所示)啮合实现防转功能(如图4所示);当外螺套1上的凸键1

1与内螺套2上的凸键2

1分离时,防转功能解除。外螺套1内腔靠近尾端的两列凸键2

1之间安装挡圈5,用于内螺套2的轴向限位。内螺套2对接端有内螺纹,用于与插座进行螺纹连接,实现产品的对接;内螺套2靠近尾端外圆上设计有两列周向均布的凸键2

1,用于与外螺套1内腔上的凸键1

1啮合实现防转功能,内螺套2上靠近对接端的一列凸键2

1的一侧设计有倒角2
‑1‑
1(如图3所示),用于插头、插座插合到位后与外螺套1上的凸键1

1过渡配合(如图5所示)。外弹性垫圈3安装于外螺套1、内螺套2之间,通过
预压缩产生弹力,用于内螺套2的自动复位。垫圈4安装于两个外弹性垫圈3之间,用于物理隔离,防止相邻的外弹性垫圈3出现交叉错位而影响其弹性变形。挡圈5安装于外螺套1尾端两列凸键之间,用于内螺套2的轴向限位,防止内螺套2从外螺套1尾端脱出。挡圈6安装于顶推8尾端的环形槽内,同样用于内螺套2的轴向限位,防止内螺套2从外壳尾端脱出。内弹性垫圈7安装于内螺套2与顶推8之间,通过预压缩产生弹力,用于插头、插座螺纹连接到位后的防松。顶推8前端设置有环形槽,用于安装O形圈9,尾端外表面设置有环形槽,用于安装挡圈6,尾端部分掏空形成台阶状盲孔,用于安装挂件10。O形圈9用于插头、插座对接后插合端的密封。挂件10是根据使用需求安装,用于提供警示标识或方便携带、悬挂等。由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插座通常由外壳11、罩壳12、密封圈13、上基座14、插针15、弹簧16、O形圈17、导电橡胶垫18、插孔19、中基座20、橡胶垫21、下基座22、固定螺母23和封线体24组成。外壳11用于保护连接器内部零部件,对接端内腔有台阶和键槽,用于与罩壳12的台阶、凸键进行配合定位;外壳11对接端有外螺纹,用于与插头进行螺纹连接,实现产品的对接,靠近尾端的法兰盘用于插座的安装固定,尾端的螺纹及止动齿用于安装尾部附件。罩壳12安装于插座对接端,用于对插座内部进行隔离保护,并对上基座14进行固定和支撑。密封圈13安装于外壳11与罩壳12之间,在弹簧16的作用力下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其特征在于:插头包括外螺套(1)、内螺套(2)和顶推(8),内螺套(2)套装在顶推(8)外并轴向限位,外螺套(1)套装在内螺套(2)外并设置轴向弹性复位机构和周向限位机构,当内螺套(2)通过螺纹连接插座后,顶推(8)将插座内的插针(15)顶入插孔(19),弹性复位机构压缩至一定距离时解除外螺套(1)套装与内螺套(2)之间的周向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限位机构包括外螺套(1)内壁面上周向布置的凸键与内螺套(2)外壁面上的周向布置的凸键,在初始状态下两种凸键相互咬合,随着内螺套(2)与插座的螺纹旋转配合,两种凸键逐渐分离至完全错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内螺套(2)的凸键一角有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内螺套(2)外壁面上有两圈凸键且每圈凸键的尺寸不同,较大的凸键的一角有倒角,外螺套(1)内壁面上有三圈凸键,这三圈凸键的轴向间距满足内螺套(2)上两圈大小凸键在非咬合状态能够自由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内螺套(2)和顶推(8)的轴向限位结构包括顶推(8)后半段的台阶面及安装在顶推(8)尾端的挡圈,内螺套(2)尾端有一道向内凸起的限位环,限位环套装在顶推(8)后半段并被台阶面和挡圈限制轴向的可移动范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顶推(8)中段有一圈凸起部,在凸起部和内螺套(2)之间设置内弹性垫圈(7)。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内螺套(2)外壁上的凸起部被限制在外螺套(1)内壁的台阶面和尾端挡圈之间,并在内螺套(2)外壁凸起部和外螺套(1)内壁台阶面之间安装外弹性垫圈(3),共安装两个外弹性垫圈(3)并且两者用垫圈(4)隔离。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非视觉到位识别螺纹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插座的外壳(11)对接端有螺纹用于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飞周山鹏刘贲陈世平勾红璋刘磊余贵龙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