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技术的风电机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015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技术的风电机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首先根据虚拟同步机的同步轴和功角系统建立虚拟同步机的控制方程;然后通过改变虚拟同步机并网点电压的幅值和相角,控制逆变器向电网传输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最后调整虚拟同步机无功控制环节的无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技术的风电机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风力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技术的风电机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风电机组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能量传输主要由风力机和发电机构成,风力机负责风能的捕捉,发电机负责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发电机的电能控制由变频器来实现。目前,主流的风电机组的发电机类型有永磁同步发电机、双馈异步(DFIG)发电机等类型。
[0003]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是一种运行稳定,成本低廉的风力发电机,属于变速恒频型风机,对于风机系统的控制依赖于双馈异步风电机组中的PWM背靠背变换器实现。为保证稳定的电能转换,双馈异步电极定、转子所分别构建的的旋转磁场需要满足同步速运行的条件。因机组使用的是交流励磁绕线式电机,可以通过改变转子电压的频率,来改变转子的相对磁场转速,使得风力机叶轮的转速不再受电网频率的限制。当转子电角速度大于工频电角速度时,即转差率大于0时,风机运行于超同步状态,转子经变流器向电网输送功率;当转子电角速度小于工频电角速度时,即转差率小于0时,风机运行于亚同步状态,电网反过来经变流器向转子输送功率。同时,因流经变流器的功率与转差率成正比,且转差率一般取值区间为

0.3pu~0.3pu,变流器的容量可大幅减小,极大的节约了设备成本。目前生产实际中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常用的控制为矢量控制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令双馈异步风机定子电压或定子磁链的矢量与同步速旋转的转轴相重合,进而达到有无功解耦控制的目的。双馈异步风机的常规控制虽然很好的满足了风机变速恒频的运行需求,但也使得风机转子的转速与电网频率相解耦,不为系统提供惯量。风力发电机的惯量与阻尼被隐藏。
[0004]随着国家碳中和政策的支持下,风力发电机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随着风电机组的大规模并网,风电在电力系统的所占比重逐渐增高,导致电力系统惯性大幅减弱,同时风能的不确定性加剧了电力系统的负担。双馈风电机组现有的矢量控制虽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以满足风机的正常并网,但其初衷是以满足并网需求为目的而设计,并不能对电网提供惯性支撑,进而导致频率稳定性变差,甚至引发大规模故障,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威胁。另外,双馈机组的有无功是通过变频器来解耦控制,受制于该控制算法,风力发电机组的无功发电能力被限制,不能通过大量无功发挥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技术的风电机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能够改善风力发电机组的涉网性能,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风力发电机组的无功特性。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技术的风电机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包括:
[0008]根据虚拟同步机的同步轴和功角建立虚拟同步机的控制方程;
[0009]通过虚拟同步机的控制方程改变虚拟同步机并网点电压的幅值和相角,控制逆变器向电网传输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0010]根据逆变器向电网传输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调整虚拟同步机无功控制环节的无功

电压下垂系数,实现风电机组最大无功功率输出。
[0011]优选地,虚拟同步机的控制方程为:
[0012][0013]其中,J为VSG控制的虚拟惯量常数,θ为虚拟转子角度,K为比例系数,T
e
为电磁转矩,T
ref
为电磁参考转矩,D
p
和D
q
分别为频率和电压的阻尼系数,ω为VSG虚拟电角速度,M
f
i
f
为虚拟直流励磁,ω
ref
为电网同步电角速度,U
ref
为交流参考电压,U为并网点电压。
[0014]优选地,当虚拟同步机与电网之间传递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均为0时,满足并网点电压与电网电压相匹配的并网条件。
[0015]进一步优选地,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采用下式计算:
[0016][0017]优选地,虚拟同步机在逆变器内部构建有转速体系,通过该转速体系能够建立同步电机的功角关系。
[0018]优选地,将VSG向电网输送的有功与无功功率是否为零,作为虚拟同步机并网和从电网中切除前的判定条件。
[0019]优选地,无功

电压下垂系数D
q
通过下式确定:
[0020][0021]其中,ΔU为电网电压幅值的变化量,负号表示无功参考值的变化与电网电压的变化方向相反。
[002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技术的风电机组无功功率控制系统,包括虚拟同步机控制单元、转子侧变流器、网侧变流器和直流滤波电容;
[0023]虚拟同步机控制单元用于建立虚拟同步机的控制方程,通过改变虚拟同步机并网点电压的幅值和相角,控制逆变器向电网传输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调整虚拟同步机无功控制环节的无功

电压下垂系数;
[0024]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定子与电网连接,转子侧通过转子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与电网连接,转子侧变流器与网侧变流器通过直流滤波电容构成直流控制环;其中,直流控制环
的内环为频率下斜控制环,外环包括外部电路反馈的闭环。
[0025]优选地,并网点设有并网点电压传感器和并网点电流传感器,并网点电压传感器和并网点电流传感器分别与网侧变流器连接。
[0026]优选地,转子侧变流器出口设有转子侧变流器出口电压传感器和转子侧变流器出口电流传感器。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基于虚拟同步技术的风电机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虚拟同步机控制与双馈风电机组定子电压定向控制相结合,使风机在满足并网性能要求的同时,重新构建双馈风电机组转速与电网频率之间的耦合关系,并且当电网出现电压频率跌落后,风力发电机组可以提供无功功率作为支撑,提升风力发电机组的涉网性能和无功能力。虚拟同步机控制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改进电力电子变换装置的控制策略,以实现本身不含惯性器件变流器的类同步发电机运行。通过对逆变器控制策略的改进,将同步发电机中的功角关系重新引入目前基于PLL控制的逆变器中,从而使直流源在并网时获得与同步发电机类似的运行特性。
[0029]双馈异步风机的常规控制虽然很好的满足了风机变速恒频的运行需求,但也使得风机转子的转速与电网频率相解耦,不为系统提供惯量。风力发电机的惯量与阻尼被隐藏,不能对电网提供惯性支撑。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风力发电机组的涉网特性,发挥风力发电机自身的惯量和阻尼,为电网提供坚强支撑。同时,当前风力发电机组有一定的无功能力,该无功能力是通过变频器来实现有无功的解耦控制。基于虚拟同步机的控制策略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风力发电机组的无功特性,当电网出现电压频率跌落后,为电网提供无功功率作为支撑。本专利技术能够改善风力发电机组的涉网性能,并且能够最大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技术的风电机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虚拟同步机的同步轴和功角建立虚拟同步机的控制方程;通过虚拟同步机的控制方程改变虚拟同步机并网点电压的幅值和相角,控制逆变器向电网传输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根据逆变器向电网传输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调整虚拟同步机无功控制环节的无功

电压下垂系数,实现风电机组最大无功功率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同步技术的风电机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虚拟同步机的控制方程为:于,虚拟同步机的控制方程为:其中,J为VSG控制的虚拟惯量常数,θ为虚拟转子角度,K为比例系数,T
e
为电磁转矩,T
ref
为电磁参考转矩,D
p
和D
q
分别为频率和电压的阻尼系数,ω为VSG虚拟电角速度,M
f
i
f
为虚拟直流励磁,ω
ref
为电网同步电角速度,U
ref
为交流参考电压,U为并网点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同步技术的风电机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虚拟同步机与电网之间传递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均为0时,满足并网点电压与电网电压相匹配的并网条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虚拟同步技术的风电机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采用下式计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同步技术的风电机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虚拟同步机在逆变器内部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超王华刘宇赵惠康张敬文严锦涛崔同海杨玉中李勇姚绍飞孙伟杨曦杨鹤松郑亚然张涛和卫强李如东杨时虎赵海涛惠暄王加威张珩郝龙皇忠科金怀康陶明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